《張良與"素書"》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張良與“素書”
- 作者:吳志軍
- ISBN:7507832473, 9787507832471
- 類別:歷史小說
- 頁數:278頁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8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秦末時期,滿懷家仇國恨的張良行刺秦始皇,雖然失敗卻也一舉成名天下知,此後就步入了反秦之路,輔佐劉邦入關破秦。楚漢爭霸時期,張良淋漓盡致地一展才華,輔佐劉邦充分利用了韓信的軍事才能,以小博大地滅了西楚霸王,建立了西漢王朝。建國之後,張良再一次運籌帷幄,不僅躲過了劉邦的猜忌,而且還出謀劃策地幫助劉邦安撫了眾多功臣,並且在功成名就之後成功地身退。而指導著張良後半生的,正是那部千古奇書《素書》。文章以小說的筆墨,將張良的一生落在紙上,構築了無數個可以動人心弦的細節場面,用一環套一環、步步驚心的歷史情節,展露出張良天才級的謀略大才,並以夾敘夾議之筆不時解析了《素書》。
作者簡介
吳志軍,湖北人,1975年2月生於湖北省紅安縣,大學畢業後來到江南,現為職業經理人,酷愛歷史,業餘喜歡動筆墨。
圖書目錄
寫在前面
第一章天下奇書
第二章博浪沙名揚天下
第三章家仇國恨
第四章圯上老人傳奇書
第五章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第六章足寒傷心,人怨傷國
第七章天下大勢
第八章煎熬
第九章邂逅
第十章借力
第十一章風雲變幻
第十二章重逢
第十三章西征之道:衣不舉領者倒
第十四章推古驗今,所以不惑
第十五章鴻門序幕
第十六章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
第十七章東征之謀: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第十八章神莫神於至誠
第十九章仁者:人之所親
第二十章布局天下: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第二十一章危難時刻
第二十二章短莫短於苟得
第二十三章山峭者崩,澤滿者溢
第二十四章收網之謀
第二十五章見嫌而不苟免之:夢想成真
第二十六章無可奈何將星隕落
第二十七章左手退避,右手出力
第二十八章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第二十九章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第三十章 出手平亂
第三十一章未蓋棺自定論,全身而退
第三十二章生生不息
附錄一北宋張商英為《素書》所作原序
附錄二 《素書》原文
後記
第一章天下奇書
第二章博浪沙名揚天下
第三章家仇國恨
第四章圯上老人傳奇書
第五章潛居抱道,以待其時
第六章足寒傷心,人怨傷國
第七章天下大勢
第八章煎熬
第九章邂逅
第十章借力
第十一章風雲變幻
第十二章重逢
第十三章西征之道:衣不舉領者倒
第十四章推古驗今,所以不惑
第十五章鴻門序幕
第十六章長莫長於博謀,安莫安於忍辱
第十七章東征之謀:橛橛梗梗,所以立功
第十八章神莫神於至誠
第十九章仁者:人之所親
第二十章布局天下: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第二十一章危難時刻
第二十二章短莫短於苟得
第二十三章山峭者崩,澤滿者溢
第二十四章收網之謀
第二十五章見嫌而不苟免之:夢想成真
第二十六章無可奈何將星隕落
第二十七章左手退避,右手出力
第二十八章審乎治亂之勢,達乎去就之理
第二十九章親仁友直,所以扶顛
第三十章 出手平亂
第三十一章未蓋棺自定論,全身而退
第三十二章生生不息
附錄一北宋張商英為《素書》所作原序
附錄二 《素書》原文
後記
後記
我想我應該聲明一點:《素書》原本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奇文,而筆者才疏學淺,諸多地方只能蜻蜓點水般地敞開心扉,聊聊自己的感悟,這些解讀也不一定正確,僅僅只代表我個人的解讀。
再次,筆者想說,關於西漢這一段歷史,諸多地方還是存在著學術爭議的,如韓信是否參與了彭城之戰這類的細節,在學術方面是存疑的,筆者只是按照自己對歷史的理解與研究給出了我的觀點:在筆者看來,韓信是一定參與並指揮了的,雖然此戰終於還是敗給了項羽,但是誰的開始又不曾失敗過呢!
寫了一年之久的作品終於出版了,有點依依,有些不捨,有些意猶未盡,張良的一生太深、太玄、太厚、太重,但願能撼動讀者的心靈,能讓我們都有所思考、有所領悟……
再次,筆者想說,關於西漢這一段歷史,諸多地方還是存在著學術爭議的,如韓信是否參與了彭城之戰這類的細節,在學術方面是存疑的,筆者只是按照自己對歷史的理解與研究給出了我的觀點:在筆者看來,韓信是一定參與並指揮了的,雖然此戰終於還是敗給了項羽,但是誰的開始又不曾失敗過呢!
寫了一年之久的作品終於出版了,有點依依,有些不捨,有些意猶未盡,張良的一生太深、太玄、太厚、太重,但願能撼動讀者的心靈,能讓我們都有所思考、有所領悟……
序言
在以往兩千年的士大夫心目中大多有著一座誰也不曾逾越的豐碑,這座豐碑就是張良。
應該說,絕大部分的士大夫都只是從這座碑上看到了“亡秦滅楚”、“運籌帷幄”、“帝王師”、“謀略天才”、“全身而退”、“留侯”等諸如此類的標籤。
誠然,這些標籤的確都是史實,都是張良之所以成為士大夫心中豐碑的重要依據,但是這依然只是個表象,事實上這座豐碑的靈魂並非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那些標籤,而是一部掩藏於浩瀚歷史中的一部奇書,這部書就是《素書》。
我一直都想去講一個故事,用樸素的文筆,以通俗的語言、細膩的情節去講述一下張良這位家喻戶曉的歷史奇才和一部世人並不十分熟悉的奇書——《素書》的故事。
但是,這部博大精深、集“道、德、仁、義、禮”的思想學說體系、“抱道潛居”的處世哲學、安邦治國之道、識人識才以及寓用兵之法於一體的、高度濃縮的《素書》卻令我遲遲不敢動筆。
終於,對漢史的熱愛之情還是驅使著我下定決心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領悟開始講述這個故事。今天,我終於講完這個故事了,這就是《張良與素書》。
筆者將在以歷史史實為根基的故事情節中逐一揭示奇才張良與那部奇書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將在故事情節中展示《素書》燦爛的一面、博大精深的一面。
透過故事,我們還將揭示一些核心秘密:其實,運籌帷幄的張良並非天才,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深刻領悟了那部千古奇書《素書》,並且還一板一眼地實踐了恩師黃石公的學說。
如此說來《素書》真有那么神奇嗎?
煮史問道
應該說,絕大部分的士大夫都只是從這座碑上看到了“亡秦滅楚”、“運籌帷幄”、“帝王師”、“謀略天才”、“全身而退”、“留侯”等諸如此類的標籤。
誠然,這些標籤的確都是史實,都是張良之所以成為士大夫心中豐碑的重要依據,但是這依然只是個表象,事實上這座豐碑的靈魂並非是大家都能看到的那些標籤,而是一部掩藏於浩瀚歷史中的一部奇書,這部書就是《素書》。
我一直都想去講一個故事,用樸素的文筆,以通俗的語言、細膩的情節去講述一下張良這位家喻戶曉的歷史奇才和一部世人並不十分熟悉的奇書——《素書》的故事。
但是,這部博大精深、集“道、德、仁、義、禮”的思想學說體系、“抱道潛居”的處世哲學、安邦治國之道、識人識才以及寓用兵之法於一體的、高度濃縮的《素書》卻令我遲遲不敢動筆。
終於,對漢史的熱愛之情還是驅使著我下定決心去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領悟開始講述這個故事。今天,我終於講完這個故事了,這就是《張良與素書》。
筆者將在以歷史史實為根基的故事情節中逐一揭示奇才張良與那部奇書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將在故事情節中展示《素書》燦爛的一面、博大精深的一面。
透過故事,我們還將揭示一些核心秘密:其實,運籌帷幄的張良並非天才,他的成功是因為他深刻領悟了那部千古奇書《素書》,並且還一板一眼地實踐了恩師黃石公的學說。
如此說來《素書》真有那么神奇嗎?
煮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