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臨,鄒平市人,明朝張延登《長白先生祠堂記》記載:“鄒平縣南十里,層巒疊嶂,亘綿如翠屏者,長白山也。元張先生臨,字慎與,嘗讀書山中,淹貫經史,教授生徒,三征不起,稱長白先生雲。明興建‘徵士坊’以旌表之。縣東七里,相傳為先生讀書故址………稱長白先生祠。”
基本介紹
- 本名:張臨
- 所處時代:元朝
- 出生地:鄒平市
- 主要成就:平民教育家
一生好學,開辦書院,長白先生祠,
一生好學
張臨小時候並不聰明,自己家裡請不起先生,就到別人家學習,每天晚上回家,父親張克忠必定檢查他的作業,如果有錯誤就不高興並不吃飯。因為是獨子,他的母親心疼孩子,也不吃飯。直到張臨回答正確之後,他的父親才肯吃飯,母親也才吃,所以,張臨養成了日日讀書的習慣,時刻不敢懈怠,70多歲後,雖然晚上看書眼睛有些模糊,張臨仍堅持讀書。張克忠提舉宿遷時,張臨已經50歲了,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和父親在一起,每逢見到兒子有所閒暇,張克忠就嚴厲地說:“讀書!”於是,張臨趕忙拿起書來讀,這時,張克忠就面有喜色。
開辦書院
張臨在長白山中讀書並開辦書院,以一介布衣聞名天下,被人們稱為長白先生,從遼東半島到中原一帶的讀書人,不遠千里慕名前來求學。他的門生知名的有狀元張起岩,中丞張朴,張誠,李憲等。元朝至大四年(1311年),仁宗即位,下詔征薦天下知名儒士到國子監擔任教官,說:“勿限資格,果材而賢,雖白身亦授職。”張臨因為德才兼備,也被推選擔任了國子監司業,但是,他不願意為官,僅半年就返回長白山中繼續主持書院。
長白先生祠
嘉慶年間,因為長白先生祠的祭田,曾經引起過訴訟。有張珊、張敷求二人互相控告對方侵占祭田。代理知縣張繼榮把涉案人員全部召集到祠前,他當眾寫下祭文:“不有先生何以裕後昆,不有後昆何以嗣先生。今以祭田之故告之有司,有司不能決,請決之先生。先生之高,巍巍峨峨;先生之靈,昭昭明明。是者,默佑其衷;非者,天奪其魄。神其不遠來,格來憑上饗。”讀後焚毀。他自己則坐在柳樹底下,觀察了眾人有羞愧的反應後,斷案說:“此田,置者無據,種者無據,嗣者亦無據,且無賦稅,何事爭執?相應官收官租春秋祭,令張珊四分等,輪轉值年,領租資以供犧牲,余資以光祠宇,庶香菸易永而廟貌常新矣。”張繼榮的斷案贏得了當事雙方和士紳們的一直稱讚,7年的官司,一朝冰釋,嘉慶五年(1800年),大家相約立碑紀事並請張繼榮撰文。張繼榮則謙虛地將事情的圓滿解決歸功於長白先生的恩德。
清朝末年,長白先生祠敗落,張開東《過長白先生祠》:“寂落荒祠懷古余,茂草殘碑周道左。軟塵日日飛十丈,靜若南山雲歸壑。石橋一線引河流,激斷橫田分百曲。霜暗空庭杳蒼煙,數鳥爰集啼枯樹。任將後樂見希文,豈以清操擬仲子。於人濃處獨能淡,奔趨世風愧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