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翔(1893—1964),湖北漢口人,曾留美獲心理學碩士, 回國後從事心理學教學以及實踐研究,先後擔任多所大學心理學教授以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是中國最早傳播西方心理學學者之一、中國心理學會的奠基者。
1921年,中華心理學會成立時張耀翔首任會長。1922年,張耀翔創辦了中國第一本心理學雜誌 ——《心理》,並擔任主編。在高校任職期間,張翔耀組織建立心理實驗室,並撰寫論文論述和探討人類的生理、性格、情緒、智慧 等心理活動過程。
張耀翔畢生從事心理教學和科學研究工作、心理學科普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耀翔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北漢口
- 出生日期:1893年2月23日
- 逝世日期:1964年7月9日
- 職業:心理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清華學堂
- 主要成就:1928年,被列入美國《世界名人錄》
- 代表作品:《中國心理學的發展史略》《心理學講話》、《心理感覺》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學術成就,人才培養,榮譽獎勵,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1893 年 2 月 23,日生於湖北省漢口市,自幼家境貧寒,其父以教書為業。張耀翔幼隨父讀,後入文華學校。10 歲時失去雙親。
1913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
1915年,清華畢業,由校保送赴美留學。初入麻省安麥斯大學。
1916年,轉入哥倫比亞大學,獲心理學碩士學位。以題為《中國古代學者關於“性”說的介紹與剖析》論文參加博士學位考試,適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陳寶泉赴美國考察教育,聘其回國任教。
1920年,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講授普通心理、實驗心理、兒童心理、教育心理等課,並每年利用暑假進行學術演講,足跡遍及南京、武漢、開封、天津、太原、濟南、哈爾濱、長沙、杭州、福州等地。其《心理測量》一文,時論為測驗運動在中國的第一聲。
1921年夏,應邀到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所辦暑期教育講習會,講授“教育測驗”和“教青統計”課,歷時40餘天。會後由學員發起成立“中華心理學會”,被推為會長兼編輯主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改為國立北京師範大學,兼任教育研究所(即研究生院)主任。籌辦心理學會和《心理》雜誌,先後發表《中國學者心理學之研究》等29篇文章。
1923年夏,與李大釗、梁啓超等發起非宗教同盟,破除迷信,提倡科學。
1926年,與陸志韋、謝循初等合譯《1925年心理學》一書,由北京文化出版社印行。
1928年,應上海大夏大學校長歐元懷之約赴滬任教,後又兼南京大學教育系主任,往返滬寧,輪換授課。並受《生活周刊》主編鄒韜奮之約,在該刊發表《厭世心理》一文,轟動一時,其名被列入美國《世界名人錄》。
1929年,辭去南京大學教職,在上海暨南大學和大夏大學任教。
1931年,為商務印書館《教育大辭書》特約編輯。後在《教育叢刊》發表《改造漢字芻議》,提出中國文字改革。同年秋,兼任暨南大學教育系主任,課餘為編寫《中國心理學史》蒐集資料,達10餘年,惜未成書。
1934年,任暨南大學教務長,有人勸其加入國民黨,被拒絕。
1945年秋,因在暨大新生考場制止考生作弊,遭到干涉,憤而辭職,經校方多次挽留,始允僅任教授一席。
1940年,從事整理編寫《心理學集成》一書,約80餘萬字。
1941年,暨南大學西遷貴州,在私立滬江大學任教,並在私立大夏和華光兩校兼課。
1943年,應中華書局之約,編撰《兒童之語言與思想》一書。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戰勝利後,仍回暨南大學、復旦大學任教。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復旦大學教育系教授。
1951年,隨教育系調整至華東師範大學,同年冬至安徽宿縣參加土地改革運動。
1955年,任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主任兼工會主席。
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心理學會上海分會理事。
1964年7月9日病逝,享年72歲。
主要成就
學術成就
1920年,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張耀翔創立了心理學實驗室,這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心理實驗室, 張耀翔也是中國套用心理測驗較早的學者。
1921年,中華心理學會成立,張耀翔為首任會長。
1922年,張耀翔在北京進行了一次近千人的民意測驗,這是中國民意測驗的開端。這次民意測驗涉及多方面內容。
1922年1月,張耀翔主編創辦中國第一本心理學雜誌學會會刊 《心理》雜誌(於1927年停刊),並在該雜誌上發表了 《智慧之定義及其範圍》、 《注意測驗》、 《人生第一記憶》、 《商人心理試驗》等二十九篇文章,這些文章對於在中國傳播心理學起到了促進作用 。
另外,張耀翔還撰寫了許多心理學著作。(1)教育心理方面 :1931年出版了 《成人學習心理的研究 》 ;1940年出版了 《根據交替反應原理討論破除習 慣的方法》等 。(2)在普通心理學方面:1945年出版了 《心理學講話》、 《感覺心理》;1947年出版了 《情緒心理》;1948年出版了 《兒童之語言與思想》等。(3)在心理學史方面:1940年出版了 《中國心理學的發展史略》;1954年出版了《巴甫洛夫的治學精神》;1959 年出版了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派述評》等著名心理學著作 。
1940年,張耀翔發表了 《中國心理學的發展史略 》並提出了九條著名的建議:(1)發揚中國固有心理學關;(2)恢復各大學原有心理系或教育心理系,酌設心理學院及心理研究所;(3)編纂中國心理學辭典 ;(4)獎勵實驗;(5)每年公費留學生中設心理學名額;(6)多介紹西洋心理學名著;(7)多從事創作及專題研究;(8)創辦分科心理學雜誌;(9)竭力提倡套用心理學等九項建議。
人才培養
張耀翔在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任教期間擔任教育心理、普通心理、兒童心理、實驗心理四門功課的講學,四門功課的講義綱要由張耀翔自編 。隨後張耀翔又開始籌備心理實驗室,心理實驗室內分陳列、實驗兩室。張耀翔經常和學生們在心理實驗室共同探討上課的內容與實驗的結果。張耀翔在心理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反對學生在課堂上做筆記他要求學生必須在課外做實驗和閱讀筆記並且安排學生在課外組織問題討論班寫成論文學生的討論、實驗教師可以參加並進行有效的指導 、修改論文。後來張耀翔受邀到文高師保姆科教學“兒童心理”在該校教學期間 張耀翔撰寫了《心理測量 》的報告並發表於《教育叢刊 》上。隨後張耀翔又在 《教育叢刊 》上發表了關於 “ 新法考試”的三篇文章。並將心理測驗列為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入學考試科目之一。
1921年夏,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舉辦暑期教育講習會,聽講者多為各省中等學校教職員及南高的教育系學生。張耀翔在該會擔任“教育測驗”和“教育統計”兩門課,共六星期。
榮譽獎勵
1928年,張翔耀被列入美國《世界名人錄》。
社會任職
1920年回國,曾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兼教育研究科主任,暨南大學教務長、文學院長,滬江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
1921年,任中華心理學會會長。
1922年1月,任《心理》雜誌主編。
1949年後,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教育系主任。
1956年,任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心理學會上海分會理事。
人物評價
程俊英(張耀翔妻子):耀翔一生的主要精力是花在心理學教學工作上。他自己對所教的和研究的都非常有感情,而且興趣一天濃厚一天,四十年如一日。他的教學內容豐富,生動活潑,能將古今中外各家學說融會貫通於自己的主張之中,自成一家之言,又善於將科學性與趣味性熔為一爐,深受同學們的歡迎,甚至有不少同學從此決心走上專門研究心理學的道路。
楊玉婷、陳 巍:自 1920 年回國到 1964 年病逝,張耀翔在我國心理學領域篳路藍縷,把西方先進科學知識與中國古代文化相結合,既有科學理論的介紹、推廣與探索,又有學科建設的實際操作。這些工作大多具有“開風
氣之先,創至善之業”的意義,為科學心理學在中國的確立、發展與普及做出了卓越貢獻。
氣之先,創至善之業”的意義,為科學心理學在中國的確立、發展與普及做出了卓越貢獻。
彭松林:張耀翔畢生從事心理學科學研究以及教育教學實踐工作,他曾任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兼教育研究科主任,暨南大學教務長、文學院長護江大學、復旦大學等校教授,積極參與心理學的教育教學。同時參與 “中華心理學會”學術團體的建立,並且主編 《心理 》專業期刊的發行 還編撰了 許多著名的心理學著作,對中國心理科學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