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繹(1071~1108),字思叔,壽安東七里店(今宜陽縣錦屏鎮東店村)人。理學家程頤晚年所收的兩個弟子之一,北宋著名鄉賢,卒贈翰林學士。建祠在錦屏山麓,史傳為思叔讀書處,今已不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張思叔,伊川高弟也。本一酒家保,喜為詩,雖拾俗語為之,往往有理致。謝顯道見其詩而異之,遂召其人與相見。至則眉宇果不凡,顯道即謂之曰:“何不讀書去?”思叔曰:“某下賤人,何敢讀書?”顯道曰:“讀書人人有分,觀子眉宇,當是吾道中人。”思叔遂問曰:“讀何書?”曰:“讀《論語》。”遂歸,買論語讀之。讀畢,乃見顯道曰:“某已讀《論語》畢,奈何?”曰:“見程先生。”思叔曰:“某何等人,敢造程先生門!”顯道曰:“第往先生之門,無貴賤高下,但有志於學者,即受之耳。”思叔遂往見伊川,顯道亦先為伊川言之,伊川遂留門下。一日侍坐,伊川問曰:“《記》曰: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正卻在何處?”思叔遂於言有省。其後伊川之學最得其傳者,惟思叔。今《伊川集》中有伊川祭文詩十首,惟思叔之文理極精微,卓乎在諸公之上也。
思叔天資聰穎。因家道貧寒,以至年壯無學,為生活計,常在市上當僱工。某日,見縣令鳴鑼清道,護人甚嚴,顯赫於市。思叔問:“何如得以飛黃騰達?”眾說:“讀書科選,才能登上仕途。”從此思叔發憤讀書,後適程頤自四川還河南,思叔投在程頤門下受業求學,讀《孟子》“志士不忘在溝壑”句,豁然開朗,遂以功名為輕,道德為重,並作《座右銘》以自省。思叔飽學博文,才思敏捷,雖然有“取青紫如拾芥”的高才,卻視“駟馬高蓋如過目浮雲”。昔日羨慕縣令之思,煙散冰消,不以功名為念。朝廷三次徵召他出任,都被他婉言謝絕。
思叔與洛陽人尹焞並列程夫子門下,為程門高足,長於文章。程頤從流放地涪陵遇赦回洛陽,又被蔡京列入奸黨碑,昔日的弟子為避政治嫌疑,多不敢接近他。但張繹、尹焞卻一直跟隨著程頤學習,並照料著他的生活。程頤患病去世的時候,洛陽地區的朋友和門生都不敢去送葬,只有張繹、尹焞、范域、孟厚四個弟子為他送終。程頤在涪陵寫成的《易傳》,擱在身邊七八年了,一直沒有讓其流傳,臨死前才將《易傳》傳思叔和尹焞。這說明程頤對他們二人格外信任,他們是程頤學術的直接傳人。
程頤去世後,張繹、尹焞承其遺訓,在洛陽聚徒講學和專心著述。思叔整理了二程的著作,並寫作了《明德錄》,卒後,北宋朝廷贈其翰林學士,人們在錦屏山麓(今宜陽縣)為其修建了祠堂。思叔年僅37歲去世,況又晚學,所以筆墨世不多見,僅存有《張思叔座右銘》、《師說》、《祭程伊川文》等篇及《明德錄》行世,傳布不廣。直至清同治三年(1864)秋知縣恆倫崇敬思叔人品高潔,托人遍訪思叔遺著,力求一讀。三載後,門人張某攜書進見,恆倫視為珍寶。又輯得思叔《送友詩》一首,《絳州思堂記》一首,由邑人庠生吳象九初鐫成《明德錄》原本。
《張思叔座右銘》:“凡語必忠信,凡行必篤敬。飲食必慎節,字畫必楷正。容貌必端正,衣冠必肅整。步履必安詳,居處必正靜。作事必謀始,出言必顧行。常德必固持,然諾必重應。見善如己出,見惡如己病。凡此十四者,我皆來深省。書此當坐隅,朝夕視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