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道

張維道

張維道,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安徽省第二屆十大最美農民工、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志願者。蘇州好人榜榜上首位90後,首位安徽籍獲獎者一個農村走出的90後農二代,22歲的他卻讓蘇州城的1060.4萬人民為之感動,被江蘇衛視、蘇州電台、江蘇省文明辦多家單位譽為“90後暖男”。其本人的事跡也被錄製成一段1分58秒的公益廣告,每天在蘇州新聞廣播FM91.1黃金時段循環播放。

2016年12月,獲得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

2017年1月,獲得蘇州市道德模範·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

2017年5月,與著名演員胡歌、張藝興等人一同獲得2017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維道
  • 民族:漢
  • 出生地:安徽渦陽
  • 職業:工人
  • 畢業院校:河南農業大學
  • 主要成就: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
人物簡介,事跡簡介,

人物簡介

先後榮獲“阜陽市十佳優秀學生幹部”、“阜陽市優秀共青團員”、“渦陽縣五一勞動獎章”、“亳州好人”、“2015淀湖風帆榜樣人物”、“感動藥都志願服務典型”、“首屆蘇州最美志願者”、“首屆鹿城最美志願者提名獎”、“蘇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崑山市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蘇州第二屆優秀星級志願者”、“崑山好人”、“蘇州好人”、“第四屆感動崑山道德模範”、“第十一屆愛心中國公益大使”、蘇州市道德模範·精神文明建設十佳新人、亳州市十大最美勞動者、安徽省第二屆十大最美農民工、安徽省五一勞動獎章、第十一屆中國青年志願者優秀個人獎、2017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諸多榮譽稱號。

事跡簡介

1300多個日日夜夜,即便有朋友疏遠,有親人冷眼,他始終不離不棄,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暖男”的內涵,用愛心與堅守,為愛滋病病人驅散生命的陰霾。他是一位90後,像是一棵生機勃發的大樹,頑強生長,成為他人堅實的依靠。為2000餘名愛滋病病人撐起一片天,更為800餘名愛滋病病人提供過心理輔導、生活幫助,他是在奉獻中成長的90後,用一雙溫暖的手,溫暖了整座蘇州城。短短四年間,他無償獻血達到6200毫升,更不顧好友勸阻加入志願身後遺體器官全部捐獻的佇列中。當我們還在睡夢中時,他已洗漱完畢出發,與希望老人周火生一同前往學校愛心義賣,為山區的孩子們籌集善款,就這樣一年復一年,成為周火生老先生的“親密戰友”。他還是留守兒童的守望者,他有一個“家”,這個家庭里有很多孩子,因為父母不能在身邊,這些孩子們缺失了父愛母愛,但是他成為了這些孩子們的“大哥哥”,他用一顆淳樸的心容納了這些孩子。就是這樣一位暖男,獲得江蘇衛視、亳州電視台、安徽青年報、亳州晚報、崑山日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多次報導,先後受到省市縣20餘次表彰。
引:
6年前,朋友染上愛滋病離世,深深觸動了他的內心,由此開啟了他從事愛滋病志願者服務的征程。如今,他創建的QQ群成了“艾友之家”,加入的愛滋病患者已超過4000人。他就是崑山澱山湖鎮愛滋病志願者張維道。“我希望儘自己的綿薄之力給他們提供一些幫助。”這位渦陽籍的90後小伙說。
正文
短短6年時間,渦陽小伙張維道的愛滋病交流諮詢群便吸引了4000餘人加入,並為近2000人提供了心理輔導與生活幫助。與此同時,他還通過網路遠程直播向高危人群義務宣傳愛滋病防治知識100餘場,“艾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愛心弟”。
1993年,張維道出生在一個單親家庭,僅靠母親擺地攤的微薄收入勉強讀完國中,在好心人的資助下重返校園。從那時起,“幫助別人、回報社會”就成了張維道執著的追求。走向社會後,每天他為公益忙個不停,哪裡有需要,哪裡就能看到他的身影。他還通過自學考試取得了大專、本科文憑。
2010年4月的一天,一條QQ空間動態刺痛了張維道的心:“再見了!這樣就不會再累了……”短短几個字,卻模糊了張維道的視線。小川(化名)是張維道的摯友,因無安全措施性行為,他不幸被確診為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承受不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年輕的小川選擇了輕生。摯友的離開讓張維道難以釋懷,他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愛滋病患者們做些什麼!”
從那時起,張維道便開始主動參加紅十字會舉辦的專業培訓,並用自己勤工儉學存下的“私房錢”購買專業書籍學習。他深知許多患者不願曝光自己的身份,害怕受到人們的歧視,於是便想到通過建立QQ群的方式吸引“艾友”。
“我最近經常發燒、腹瀉,是不是真的‘中獎’了?”、“我吃了拉米夫定片後腹瀉嚴重,能不能不吃?”……在群里,張維道經常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每當這時,張維道總會積極地鼓勵他們放平心態。
小東和豆豆(化名)在2013年均被查出感染愛滋病病毒,起初二人心灰意冷,不願接受任何治療。張維道通過QQ群認識他們後,主動前往二人居住的出租屋中拜訪,並用其他“艾友”通過積極治療獲得康復的故事激勵他們重燃希望。
他們比平常人更需要關愛
2013年12月對於張維道一家來說,是一段刻骨銘心的黑暗日子。在前往一位“艾友”家中拜訪時,他在阻止患者過激行為的過程中導致二人血液發生交叉感染。為此,張維道不得不開始服用阻斷性藥物。在那段煎熬的日子裡,藥物帶來的種種副作用讓這個1米8的大男孩從120多斤瘦到僅有90多斤,同時還要忍受身體上的種種不適。
此時,張維道身邊的親朋好友才得知他一直默默從事著愛滋關愛互助志願者工作。出於對愛滋病的不了解與恐懼,一些親朋好友漸漸開始疏遠他,同事們也唯恐避之不及。最終,公司將他解聘。面對接二連三的打擊,張維道與母親唯有選擇沉默。
慶幸的是,三個月後,張維道因服藥及時成功阻斷了愛滋病毒。那次危險的經歷不僅沒有使他打消從事愛滋關愛互助志願者的念頭,反而更加堅定了他繼續幫助愛滋病患者的信念。
“正是那段煎熬的日子使我真切感受到了‘艾友’們的窘境與無奈,他們比平常人更脆弱、更需要關愛。希望通過我的幫助使他們堅強樂觀地活著,也希望社會對他們多一分理解與包容。”張維道說。
每月捐血小板,簽下遺體器官全捐志願書
多年來,張維道幾乎每個月都要坐3個多小時公交往返澱山湖鎮與市區捐獻血小板,至今已捐獻7200毫升,並帶動身邊工友一起加入了義務獻血隊伍。當了解到白血病病人只要成功配型造血幹細胞就可重獲新生希望時,張維道又加入了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隊伍。
如今,他除了擔任崑山未成年志願者隊隊長,還成了農民工子女、未成年人的守護者。他視這些孩子如親人,給他們輔導功課,帶他們社會實踐,教他們感恩生活。他開展60餘場關愛民工子女活動,志願服務時長達1200多個小時。
由於常年為公益活動奔波和飲食無規律,張維道患上了嚴重的胃病,有兩樣東西他一直不離身,除了一枚褪色的志願者徽章,就是一粒粒胃藥。2013年底,張維道身體狀況不斷惡化,母親一再催他去醫院檢查。他說:“如果我能倒在志願服務崗位上,那也是我的光榮。”2014年1月,張維道因急性闌尾炎不得不住進崑山第一人民醫院做手術。在那裡,他徵得母親同意,簽下了身後遺體器官全部捐獻的志願書。
張維道說,自己還欠母親一筆陪伴“債”。“媽,明年您生日我一定陪你過”“下周末我一定在家陪您吃飯”“明年一定把女朋友帶回來讓您看看”……一次次對母親的許諾,卻又一次次食言。然而,母親並沒有責怪過他:“兒子心裡的那點想法我都知道,他打小就立志把志願服務當做自己的事業,我這個做母親的,能做的就是理解兒子並全力支持。”張維道說:“但願我的行為能像一顆火種,不斷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形成志願服務的燎原之勢。”
月月捐獻血小板,只為不想看到自己的遺憾再次上演
2011年4月19日,伯母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對於的張維道來說,作為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伯母是他除了媽媽最親近的人,每天眼睜睜看著伯母受著病痛的折磨卻經常因為血庫沒有血小板而不能化療,他恨不得自己趕緊十八歲。所以自18歲成年那天起,他每個月都堅持跑到血液中心花上兩個小時時間來捐獻血小板,而且還自願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交通方便,卻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獻血,很難想像一個距離市區需要乘車一個多小時的他,是如何堅持下來每月都去捐獻血小板的?有一次張維道去採集血小板的時候,被告知肝指標超標不能採集血小板,原來是那段時間張維道胃不好,吃藥導致的肝指標升高,為了能給白血病病人提供血小板,他回家後忍著胃疼停掉了胃藥。四年間無償獻血達到6200毫升!在被評為年度“澱山湖好人”後,鎮文體站“好人宣講團”走進社區讓張維道的事跡漸漸在身邊同事之間流傳,他帶動了身邊幾十名工友一起加入了義務獻血和遺體器官志願捐獻隊伍。如今他還有了自己組建的“無償獻血諮詢QQ群。張維道說,獻血的事業即使到我60歲了,不能獻了,我還要帶動我的子女、孫子繼續傳承下去!
(亳州市好人評審會羅賢武點評張維道:他把真誠的陽光灑向社會的角落,一份責任,一份執著,他把鮮活人生的無限精彩展現得淋漓盡致!他用一顆滾燙的心,一雙熱情的手,溫暖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他是在奉獻中成長的90後。一個信念,一股熱情,他將善行走一路做了一路!)
被感動中國候選人點讚的“90後暖男”,兩個孩子一個爸
在崑山當地流傳著一段佳話“安徽崑山一家親,安徽有一位希望老人93次捐資助學是我們崑山人,現在我們崑山也有了一個安徽的90後暖男在這裡開花結果”。每到月中無論颳風下雨,天氣再熱、再冷張維道都陪著希望老人周火生一大早起床來到事先聯繫好的學校愛心義賣圖書。清晨五點多,很多人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張維道已經洗漱好出發前往學校擺攤準備義賣的事情,臨近八點又要匆匆收拾好趕回公司上班,但他從無怨言,他說自己做這些很開心。作為一個90後青年,要有擔當。2015年4月張維道成為了蘇州好人榜上的首位安徽籍和首位90後獲獎者,家鄉政府在第一時間趕到了蘇州慰問張維道,面對政府送來的慰問金,雖然自己家境拮据,但他還是毫無保留的將慰問金捐給了甘肅的兩個小學生。雖然素未謀生,但志願者們說小孩子喊張維道“張爸爸”,兩個孩子從國小一年級起每年張維道都會轉給他們500元生活費,張維道說:“我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我媽一個人含辛茹苦將我帶大,如果不是這么多好心人幫助我們,我們也沒有今天。雖然我們母子倆日子清貧,但尚可餘力幫助到別人,人活著就要學會感恩”這是我媽教我的。 (感動中國候選人、中華慈善獎提名獎、安徽省愛心慈善楷模獲獎者周火生點評張維道:安徽崑山一家親,張維道的義舉也感動了崑山人!我的事業後繼有人!)
渦陽人在崑山的娘家人
在崑山的渦陽老鄉大多都知道張維道,他們把張維道比喻成“娘家人”。原來張維道是渦陽縣總工會駐崑山農民工服務站的站長,自服務站成立起,張維道就負起了站長的責任,搭建了常態化的“就業幫扶”、“返鄉來昆最後一公里”項目平台,先後為在崑山的安徽務工者,提供工作介紹近200人次。協調農民工子女暑假回鄉班車十餘次,在崑山務工四年多的王森說道:“來崑山打工這么多年了,之前感覺在這裡無依無靠,現在好了,感覺有了歸屬感”。
(崑山市總工會維保部部長宗文明點評張維道:這樣的有志青年,崑山歡迎他!)
這樣的90後正能量小伙,不僅僅是渦陽人的驕傲,也是安徽人的驕傲,他用實際行動,擔負起90後的社會責任,他用質樸的行動,向全國人民展示安徽青年的風采!
崑山日報評論:
作為我市志願者隊伍中湧現出的優秀典型,張維道的故事讓人感動,他盡己所能地關愛和幫助社會弱勢群體和邊緣人群,用溝通跨越隔閡,用理解化解冷漠,用愛心傳遞溫暖,讓有需要的人們感受到強大的精神支持,這種精神的力量遠遠超乎物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