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楨(原中顧委委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維楨(1901-1993),中共中央顧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湖南省華容縣人,1901年2月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1923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曾任上海總工會第四辦事處秘書主任、上海紗廠總工會巡視員、上海總工會幹部訓練班主任、上海紗廠總工會主任、五金總工會主任和日本紗廠工會委員會主任。抗戰勝利後,任遼吉省委職工運動委員會秘書長、哈爾濱市總工會主席、東北總工會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維楨
  • 出生地:湖南省華容縣
  • 出生日期:1901
  • 逝世日期:1993
  • 職業:原中共中央顧委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
  • 主要成就:參加過五卅運動和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
    曾任上海總工會第四辦事處秘書主任、上海紗廠總工會巡視員
    抗戰勝利後,任遼吉省委職工運動委員會秘書長
領導早期的工人運動,多次組織起義罷工,在延安,解放後,

領導早期的工人運動

張維楨長期從事工人運動,是傑出的工人運動領導人。1920年,隻身到湖南第一紗廠當搖紗工。他有強烈的求知慾,迷上了收發室的報紙,從北京的《工人周刊》、《民國日報》的副刊《覺悟》、湖南勞工會出版的《勞工周刊》等報刊上,看到了自己從未看到過的事情,知道了從不知道的道理,開始參加工人鬥爭。1922年初因參加罷工被當作“暴徒”開除出廠。他一邊打工謀生,一邊繼續參加工人運動。肖石月發起成立了第一紗廠工人俱樂部,他被選為俱樂部的幹事,並加入了湖南工團聯合會和社會主義青年團。1924年又因搞暑期鬥爭被開除回家。

多次組織起義罷工

1925年4月,他與吳芳一起到上海,團中央組織部長任弼時接待了他們,被安排到上海總工會第四辦事處任秘書主任,隨後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25年5月15日,日本資本家槍殺上海工人顧正紅。他同上海總工會第四辦事處主任劉華一道積極支持總工會的工作,組織各廠工人示威遊行,控訴日本資本家的罪行。5月30日,學生、工人集結南京路演講募捐,遭到帝國主義大屠殺,釀成五卅慘案。上海總工會遭封閉,被迫轉入秘密工作。他調到滬東新怡和紗廠工會任組織員,領導該廠罷工鬥爭。1926年春,又兼恆豐紗廠工會組織員,領導工人取得恆豐紗廠罷工的勝利。他組織工人成立糾察隊,除漢奸,懲流氓,參加三次武裝起義。在組織第二次起義時,他與陳雲一同被捕,後經組織營救出來。1927年2月,周恩來到滬東準備第三次起義。他在周恩來的教導下懂得了槍桿子的重要性,組織了武裝,在起義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起義勝利後,他負責紡織業總工會的工作,培養發展黨員。1927年6月任江蘇省委委員,9月任上海特派員,組織恆豐紗廠工人罷工。1928年2月由於叛徒告密,他與陳延年、趙世炎等一同被捕。在敵人的監牢里,堅持鬥爭,忍受敵人的酷刑,保守黨的秘密,保護革命同志。先後被關押在清河涇監獄、蘇州監獄和南京中央軍人監獄,受盡非人的折磨。1933年底被判刑6年。刑滿出獄後,任上海紗廠總工會主任,發動工人與資本家鬥爭,與反動勢力鬥爭,組織指揮了上海日本紗廠總罷工。

在延安

1937年6月,到延安入抗大學習。12月底到河南工作,歷任中心縣委書記、縣委書記、地委書記、省委書記等職。1941年撤退到延安。在中央黨校學習3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遼吉省委職工運動委員會秘書長、省委副秘書長、省委民運部長。

解放後

全國解放後,歷任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東北總工會主席、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東北人民政府勞動部部長、中國輕工業工會全國委員會主席、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
1993年3月21日在北京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