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笏能書善畫,書法以行楷見長,風格崇尚東坡;繪畫長於博古,工於墨竹。當時在灌縣論及繪畫有“周盛典的蝴蝶,張搢簪的博古”之說
基本介紹
- 本名:張笏
- 字號:字搢簪
- 出生時間:1866年
- 去世時間:1934年
張笏(1866年~1934年),字搢簪,別號墨君道人,灌口鎮人。
他喜愛竹子的高風亮節,常以“虛心君子,舞拜清風”自況。流傳下來的作品有原賈不山山人宅第門前石坊上刻的並蒂蓮,惜碑已毀。解放前,城北古剎靈岩寺客堂中懸掛的四幅博古,現二王廟文物陳列室石碑上刻的竹子,茶廳的石竹蜜雄付圖,均是其棕厚櫃膠得意之作。
張笏與本立、豐盛、全盛、義和四大商號經理私交甚厚,過從甚密。他的書畫作品旋付習諒整牛亦由此棗想流到省外者較多,民間收藏他作品者亦不少。
民國20年(1931年)7月,吳佩孚離川赴甘肅途經灌縣小住時,慕張笏之名,曾親往拜訪,並書“下筆驚風雨;正氣泣鬼神”聯語相贈員蒸獄阿。臨行前約其同路出甘肅,聯袂赴北平,並許以束跨立高官厚祿,張笏婉言辭謝。
張笏逝世於1934年,享年6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