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益州畫像記

《張益州畫像記》是北宋文學家蘇洵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先記事,後議論,末系以詩作結,以多種手法塑造了一個寬政愛民的封建官吏形象。全文記事重在寫蜀地將亂之嚴重局勢,以及處理這種局勢之難度,以襯托張公此行責任之重大,並以“至之日,歸屯軍,撤守備”即解除蜀地困境的簡略表述,突出張公舉重若輕、臨危沉著的非凡才幹,並提及“畫像”事以點題。議論則採取作者與眾人對話形式,一借分析張公處理蜀地局勢的高明與不易,提出治民之道,讚揚張公“愛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二論張公不必有像,亦不可無像,欲予先奪,道出“像亦不為無助”,有曲折之妙。最後以數語引起以詩頌揚之意,詩為四言,雖有溢美之辭,但古雅而有餘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張益州畫像記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蘇洵
  • 作品出處:《嘉祐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張益州畫像記1
至和元年秋2,蜀人傳言有寇至3。邊軍夜呼,野無居人4。謠言流聞,京師震驚5。方命擇帥,天子曰:“毋養亂6,毋助變。眾言朋興7,朕志自定8。外亂不足9,變且中起10。既不可以文令11,又不可以武競12,惟朕一二大吏,孰為能處茲文武之間13,其命往撫朕師14?”乃推曰15:“張公方平其人。”天子曰:“然。”公以親辭16,不可,遂行。冬十一月至蜀,至之日,歸屯軍17,撤守備,使謂郡縣18:“寇來在吾,無爾勞苦19。”明年正月朔旦20,蜀人相慶如他日21,遂以無事。又明年正月,相告留公像於淨眾寺22,公不能禁。
眉陽蘇洵言於眾曰23:“未亂,易治也;既亂,易治也;有亂之萌,無亂之形,是謂將亂。將亂難治,不可以有亂急,亦不可以無亂弛24。惟是元年之秋,如器之欹25,未墜於地。惟爾張公26,安坐於其旁,顏色不變27,徐起而正之28。既正,油然而退29,無矜容30。為天子牧小民不倦31,惟爾張公。爾繄以生32,惟爾父母33。且公嘗為我言34:‘民無常性35,惟上所待36。人皆曰:蜀人多變37,於是待之以待盜賊之意,而繩之以繩盜賊之法38。重足屏息之民39,而以砧斧令40。於是民始忍以其父母妻子之所仰賴之身,而棄之於盜賊,故每每大亂。夫約之以禮41,驅之以法42,惟蜀人為易。至於急之而生變43,雖齊魯亦然44。吾以齊魯待蜀人,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其身。若夫肆意於法律之外45,以威劫齊民46,吾不忍為也。’嗚呼!愛蜀人之深,待蜀人之厚,自公而前47,吾未始見也。”皆再拜稽首曰48:“然。”
蘇洵又曰:“公之恩,在爾心;爾死,在爾子孫,其功業在史官,無以像為也。且公意不欲,如何?”皆曰:“公則何事於斯49?雖然50,於我心有不釋焉51。今夫平居聞一善52,必問其人之姓名,與其鄉里之所在,以至於其長短大小美惡之狀,甚者或詰其平生所嗜好53,以想見其為人。而史官亦書之於其傳,意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存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固54。由此觀之,像亦不為無助。”蘇洵無以詰,遂為之記。
公,南京人55,為人慷慨有大節,以度量雄天下。天下有大事,公可屬56。系之以詩曰:“天子在祚57,歲在甲午58。西人傳言59,有寇在垣60。庭有武臣61,謀夫如雲。天子曰嘻62,命我張公。公來自東63,旗纛舒舒64。西人聚觀,於巷於塗65。謂公暨暨66,公來於於67。公謂西人:‘安爾室家,無敢或訛68。訛言不祥,往即爾常69。春而條桑70,秋爾滌場71。’西人稽首,公我父兄72。公在西囿73,草木駢駢74。公宴其僚,伐鼓淵淵75。西人來觀,祝公萬年。有女娟娟76,閨闥閒閒77。有童哇哇78,亦既能言。昔公未來,期汝棄捐79。禾麻芃芃80,倉庾崇崇81。嗟我婦子82,樂此歲豐。公在朝廷,天子股肱83。天子曰歸,公敢不承84?作堂嚴嚴85,有廡有庭86。公像在中,朝服冠纓87。西人相告,無敢逸荒88。公歸京師,公像在堂。”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張益州:即張方平,字安道,自號樂全居士,北宋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官至參知政事。當時任益州知州(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
  2. 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和,宋仁宗趙禎的年號。
  3. 蜀人:四川人。寇:強盜,敵人。
  4. 邊軍:邊防軍。居人:居民。
  5. 妖言:怪誕不經的傳言。流聞:流傳。京師:京城,京都。指當時的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
  6. 毋(wú)養亂:不要釀成禍亂。毋,不要,別。
  7. 朋興:群起。
  8. 朕(zhèn):古人自稱,自秦始皇開始,專做皇帝的自稱。
  9. 外亂不足:邊境騷亂不能解決。外,外部,這裡指邊境地區。
  10. 變且中起:事變將會在內地發生。且,將要,將會。中,內,里,這裡指內地。
  11. 文令:文教政令(感化)。
  12. 武競:以武力與之競爭。
  13. 孰:誰,哪個。茲:這。
  14. 其:用在謂語前面,表示命令語氣。撫:安撫,撫慰。
  15. 乃:於是,就。推:推舉,推選。
  16. 以親辭:用侍奉父母親為理由來推辭。
  17. 歸屯軍:即“使屯軍歸”。歸,使動用法。屯軍,駐防的軍隊。
  18. 使謂郡縣:派人對所屬郡縣的長官說。使謂,即“使使謂”。
  19. 無爾勞苦:不用你們辛苦。爾,你們
  20. 明年:第二年。正月朔旦:正月初一。朔,農曆每月的初一。
  21. 如他日:像往年一樣。他,別的,另外的。
  22. 淨眾寺:又名萬福寺,在成都西北。
  23. 眉陽蘇洵:蘇洵是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於:對,向。
  24. 弛(chí):放鬆,鬆懈。
  25. 欹(qī):傾側不平。這裡指傾斜將倒的狀態。
  26. 惟:只有。用於句首,表示對事物的限定。
  27. 顏色:臉色,容貌。
  28. 徐:緩慢,慢慢地。正:使……正。
  29. 油然:溫謹而自然的樣子。退:退下,坐下來。
  30. 無矜(jīn)容:沒有居功自傲自誇的表情。
  31. 牧:治理,管理。古代統治者蔑視勞動人民,把官吏統治人民比作牧人放牧牛羊。
  32. 繄(yī):是,此。一說是句首語氣詞。以生:即“以之生”,意思是依靠他生存。以,依靠。之,指代張公。
  33. 惟爾父母:意思是他就是你們的父母。
  34. 為:對,向。言:說。
  35. 常性:固定不變的性情。
  36. 待:對待,對付。
  37. 多變:多生變亂。
  38. 繩:原是木工取直用的墨線,這裡用作動詞,按定的標準去衡量,糾正。
  39. 重(chóng)足:迭足而立,不敢前進。形容十分害怕的樣子。屏(bǐng)息:形容由於恐懼而不敢出大氣。屏,忍住,抑制住。息,氣息,出氣。
  40. 以砧(zhēn)斧令:即“以砧斧令之”。用刀斧等刑具命令他們,使他們畏懼而服從。砧,古代刑具,即鍘刀下面的砧板。令,役使,差遣。這裡用作“命令”。
  41. 夫(fú):發語詞,用於句首表示將發議論。約之以禮:即“以禮約之”。禮,禮教。約,約束。
  42. 驅:驅趕,驅逐。這叩指役使。
  43. 急:使……急,逼迫。這裡是使動用法。
  44. 雖:即使。齊魯:古代齊國和魯國是教化最好的地區,號稱“禮儀之邦”。這裡指中原一帶文明地區。然:這樣,如此。
  45. 若夫:起連線上文的作用,有“至於”的意思。
  46. 齊民:齊等的民眾,平民。齊,同等,齊等。
  47. 自:在。
  48. 稽(qǐ)首:叩頭到地,古代的一種跪拜禮。稽,叩頭至地。
  49. 則:同“乃”,表承接關係,語氣比“乃”急促。何事於斯:即“於斯何事”,為何如此於,對。斯,這。
  50. 雖然:雖然這樣,那么。這是兩個詞,和現代漢語的“雖然”不同。
  51. 釋:放下。
  52. 平居:平日,在日常生活中。
  53. 詰(jié):追問,進一步深問。下文“蘇洵無以詰”的“詰”,是反詰、無話可說的意思。
  54. 也:用在句中,表示語氣的停頓,以引起下文。固:牢固,不會忘記。
  55. 南京:治所在今河南商丘縣。
  56. 屬(zhǔ):通“囑”,囑託,囑咐。
  57. 祚(zuò):皇位。
  58. 歲:歲星。古代用它來紀年。甲午:甲午年,即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
  59. 西人:西方的人,指四川人。四川在我國西部也在宋時京城汴梁之西。
  60. 垣(yuán):牆。這裡指邊境。
  61. 庭:通“廷”。朝廷,廟堂。
  62. 嘻(xī):嘆詞,表示驚嘆。
  63. 東:和上文的“西”相對,指京城。
  64. 纛(dào):古代軍隊或儀仗隊的大旗。舒舒:形容旗幟漫捲的樣子。
  65. 於:在。塗:通“途”,道路。
  66. 暨(jì):果斷剛毅的樣子。
  67. 于于:行動舒緩自得的樣了。
  68. 或:作語助詞,無義。訛(é):謠言。
  69. 往即爾常:要去做你們平常該做的事情。
  70. 條桑:修剪桑樹。條,用作動詞,修剪,砍去多餘的枝條。
  71. 滌(dí)場:清掃場地。滌,掃除,打掃。
  72. 公我父兄:即“公乃我父兄”。乃,是。
  73. 西囿(yòu):西園。囿,畜養禽獸的園地。
  74. 駢(pián)駢:茂盛的樣子。
  75. 伐:敲打。淵淵:鼓聲。
  76. 娟娟:美好的樣子。
  77. 閨(guī)闥(tà):舊時指婦女居住的地方。閒閒:從容自得的樣子。
  78. 哇哇:象聲詞,小兒學語聲。
  79. 期:預定,構想。棄捐:拋棄,捨棄。
  80. 禾麻:泛指農作物。芃(péng)芃:植物茂密旺盛的樣子。
  81. 倉庾(yǔ):糧倉。庾,露天堆谷處。崇崇:高大。
  82. 嗟(jiē):讚嘆。
  83. 股肱(gōng):比喻帝王左右輔助得力的大臣。股,大腿。肱,手臂。
  84. 承:接受,承受。表示下級接受上級的命令或吩咐。
  85. 作:建造。嚴嚴:嚴肅莊重的樣子。
  86. 廡(wǔ):堂周的廊屋。庭:廳堂。
  87. 朝服:古時君臣朝會時所穿的衣服。這裡用作動詞,穿朝服。冠纓:用作動詞,戴帽子系帽帶。
  88. 逸荒:安逸荒廢。逸,安閒,安逸。

白話譯文

宋仁宗至和元年的秋天,有謠言從四川一帶傳過來,說是敵人要侵犯邊界,駐邊軍士夜裡都惶恐不堪,老百姓基本上逃跑了。謠言四起,震動了京城。皇上正準備選派、任命禦敵的將帥,天子說:“別造成大的禍亂,也不要促成事變。雖然現在謠言很猖狂,但我已經打定主意了,外患是不會造成大災難的,事變是在內部引起來的。這事既不可一味用文教感化,也不可以付諸武力解決。只需要派一兩個大臣前去就能處理好的。誰能夠處理好這既需文治又需武功的事情去帶領軍隊?”於是眾人推薦說:“張方平恰好是合適的人選。”天子贊同道:“好!”張公卻藉口要奉養父母拒絕前去,但是皇上沒有批准他的請求,於是他就出發前去了。十一月到達蜀地,就在他上任的當天,就下命令讓駐軍回去,並解散守備人員,他還派人對郡縣長官說:“敵寇由我來對付,你們就不必勞心了。”到第二年正月初一早上,蜀地百姓還和以前一樣慶賀新春,一直都沒有什麼敵寇前來入侵。很快到了第三年的正月里,百姓私下裡商量在淨眾寺里擺放張公的像,張公沒有阻止住百姓的這一行動。
眉陽人蘇洵告訴眾人說道:“沒有發生禍亂,還是很容易控制的;禍亂已經發生了,也還是容易治理;可是已經出現了禍亂的苗子,但是還沒表現出禍亂,這種情況叫做將要發生禍亂,禍亂馬上要發生但是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是最難治理的。因為我們不可以出現了禍亂的苗子就急著去做,又不能因為禍亂還沒出現就放鬆警惕了。現在至和元年秋季的局勢,正好像是器物現在已經傾斜,可是還沒有倒地的情形。只有你們的張公,還能穩穩地坐定,面色不改,慢慢地站起來扶正器皿。扶正之後,他又慢慢地坐下,沒有一點驕傲的神色。為天子管理百姓,能做到孜孜不倦,只有你們的張公了。你們因為張公的智慧得到了生存,他就是你們的再生父母。還有,張公曾對我說:‘老百姓的性情是可以改變的,只是要看官吏怎么對待他們。眾人傳言說,蜀地人小亂不斷。上司於是就用對待叛亂的人的辦法來對待這裡的老百姓,對他們用管束叛亂的人的刑法來約束他們。那些百姓本來就已經很害怕了,現在還用殘酷的刑法對待,這樣百姓才狠下心來拋棄父母妻兒,不顧性命,變成了叛亂的人,所以大亂常常發生。要是對他們施以禮儀教化的話,按照法律來差使他們,這裡的人就變成最容易管理的了。要是把他們逼急了導致變亂發生,那么即使是齊魯的百姓也會叛亂的。我用對待齊魯百姓的方法來對待他們,那么蜀人也會認為自己是齊魯有教化的人了。假如任意胡來不按法律來辦事,一味靠武力來威脅平民,我是不會幹的。’啊!愛惜蜀人是多么真誠啊,對待蜀人是多么厚道啊,在張公之前,我沒有見過這樣的人。”大家聽了,一齊重新行禮說:“是。”
蘇洵又說:“張公的恩情,一定要記在心裡;即使你們死了,也要讓你們的子孫記在心裡。他的豐功偉績,已經在史官的史冊上有記錄了,不需要再畫像了。況且張公不想這樣做,那又怎么辦呢?”眾人都說:“張公不會理會這些事的。就是這樣,我們的心裡很是過意不去的。就是在平時聽說有人做件好事,還要問那人的姓名和他的住處,還有那人的身形、年齡大小、面容等基本情況呢;還有一些人,還要問到他的生平愛好,是為了更好地推測他的人品。這些人也是史官寫入他的傳記里的,主要是想讓天下人不僅記在心裡,還要時刻出現在眼前。音容在人們的眼睛中時常閃現,所以才會記得更加久遠啊。因此,畫像也還是有一定意義的。”蘇洵聽了,無言以對,就為他們寫了這篇畫像記。
張公出生於南京,為人很高潔,有高尚的節操,很有雅量,聲明傳播於天下。國家有重大事情,都可以託付給他的。在文章的末尾我作一首詩,內容如下:大宋天子坐龍廷,甲午之年日月新。忽然蜀人謠言起,邊關敵寇將興兵。朝廷良將紛如雨,文臣謀士多如雲。天子讚嘆說聲嘻,命我張公遠出征。張公方平來東方,西風獵獵大旗揚。蜀人圍觀睹風采,人山人海滿街巷。齊道張公真堅毅,神色鎮靜又安詳。張公開口諭蜀人:“各自還家且安頓,謠言莫傳自安寧。謠言不祥且勿聽,回去照常作營生。春日動手修桑枝,秋天穀場要掃清。”蜀人磕頭拜張公,稱他就像父與兄。公在蜀國園林居,草木繁茂郁蔥蔥。宴請文官與武將,擊鼓作樂咚咚響。蜀人慶賀來觀望,共祝公壽萬年長。姑娘佳麗美嬋娟,幽嫻貞靜閨房間。幼兒哇哇向人啼,牙牙學語已能言。當初張公不來蜀,你輩早已填溝壑。如今莊稼多茂盛,糧倉高聳堆滿谷。可感我們婦與子,歡歡喜喜慶豐足。張公本是朝中臣,天子左右得力人。天子下詔命返駕,張公豈敢不允承。修起殿堂好莊嚴,又有廊房又有庭。公像掛在正當中,朝服冠帶宛如真。蜀人紛紛來稟告,不敢放蕩做懶人。張公放心回京城,像掛殿堂傳美名。

創作背景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益州地區發生騷亂,傳言儂智高將入蜀,因而人心惶惶,軍隊也調集起來了。朝廷委派張方平去處理這一事件。他採取寬政愛民的安撫辦法,號召人民安居樂業,各事農桑,很快就穩定了局勢,恢復了社會秩序。兩年後,張方平奉召回京,當地人民為了表示對他的深切懷念,給他建祠堂,立畫像。蘇洵為蜀地人,與張方平也有私人交往,對張方平的為人很尊重,為此他寫下了這篇文章。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蘇洵的散文以議論文的成就最為出色,但他的雜記體記敘文也有寫得很好的體現了蘇洵文章的另一種風格。《張益州畫像記》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文章記敘了張方平處理益州將亂局面的功績,進而通過他對益州人民的愛護和益州人民對他的懷念,兩者呼應,論述了留下畫像的意義。全文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敘事,簡勁親切,言近旨遠。第二部分議論析事理,委婉周至;議畫像,轉折有致。最後的頌詩部分,是第一、二部分內容的復疊和補充,顯得古樸典雅,余韶悠長。
文章開篇大處落筆,以極省儉的筆墨,交代了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起因,渲染了異常緊張的氛圍。“蜀人傳言,有寇至邊”,局勢危惡。張方平臨危受命,“歸屯軍,撤守備,使謂郡縣:寇來在吾,無爾勞苦”。作者對張方平的頌揚欽佩之情深蘊於簡勁高渾的言辭之中。
第二段重在議論。作者首先給這次事件定性,並指出這種“將亂”的局面是最難以治理的,原因是在具體處理時的分寸難以掌握。在簡略評述了張方平處理益州將亂局勢後,又借張方平之口,提出“民無常性,惟上所待”的觀點。接著作者先從反面申說,明確指出益州這種“將亂”局面產生的根源是人們認為“蜀人多變”,於是官府就用對付盜賊的辦法來對待他們,即使對那些忠厚善良、膽小怕事的老百姓,也要用酷刑去壓迫他們。官逼民反,蜀人只好鋌而走險、附盜作亂。這段分析入情入理,反駁恰中要害。繼而作者從正面論述,如果當官的以禮教來約束,以法治來規範,那么蜀人是最容易治理的。這裡,既稱道了張方平處理得當,又為蜀人作了辯護,筆力委婉,情理周至,可見用心之良苦。作者又由蜀人被逼作亂,推及到“雖齊、魯亦然”;以齊、魯待蜀人”,故而“蜀人亦自以齊、魯之人待自身”。一方面再度稱頌張方平抓住了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使事態得以平息。另一方面駁斥了“蜀人多變”的流言,又一次為蜀人辯解。最後,“若夫肆意於法律之外,以威劫齊民,吾不忍為也”,蘇洵發抒感慨,盛讚張方平深諳下情,體恤民意,愛護蜀人。同時,對當時的世風,特別是官風,頗有微辭。
此篇題目是“張益州畫像記”,但文章除了在第一部分結束寫到蜀人“相告留公像於浄眾寺,公不能禁”外,隻字不提畫像。然而上面的議論又處處與畫像有關,處處皆是說明蜀人留像的原因。而正式寫到畫像時,卻又寫得曲曲折折,翻轉無窮。首先說明張公的恩德已銘刻在人們心上和史書中,因而無須留像。繼而又揭出蜀人留像的用意在於“使天下之人,思之於心,則存之於目。存之於目,故其思之於心也固”,強調斷斷不可不留像。如此四轉折,留像的意義更為突出。
文章結尾,筆鋒一宕,秉承《史記》筆法,介紹張方平的籍貫,並再度頌揚他“慷慨有大節,以度量雄天下”,不只能平息益州局勢,“天下大事”也可以放心大膽地託付給他。敘議至此,尚意猶未盡,情不能已。更附古風一首,再抒胸襟。可謂曲終奏雅,餘韻悠然。

名家點評

南宋·謝枋得:“張公知益州,為蜀有寇。此記有難下語處:一則張公到益州,非有汗馬之勞;一則老泉於蜀為父母之邦,說蜀無寇不得,說蜀會做寇亦不得。看他如何推尊張益州,如何回護蜀人。以未亂、既亂為易治,將亂為難治。見得為有功於蜀人,亦以齊、魯之人待其身。見得蜀人易於從張益州。末一段說像處,先抑而後揚,蓋作畫像記故也。是之謂善尊題。”(《三蘇文范》卷四)
南宋·樓昉:“詞氣嚴整有法度。說不必有像,而亦不可無像,此三四轉奇甚。最好處是善回護人,公蜀人也,所以尤難。”(《三蘇文范》卷四)
明·李贄:“這等文字,從《虞典》《商謨》中脫化來,而氣概舂容,詞調老蒼。類聖世君臣都俞氣象,非後來學操觚者所能仿佛也。”(《三蘇文范》卷四)
明·茅坤:“詞氣嚴重,極有法度。益州常稱老蘇似司馬子長,此記自子長之後殆不多得。”(《唐宋八大家文鈔》)
清·儲欣:“將重若挽百鈞之弓,不遺餘力,詩亦朴雅入情。”(《唐宋十大家全集錄·老泉先生全集錄》卷五)
清·吳楚材吳調侯:“前敘事,後議論。敘事古勁,而議論許多斡旋迴護,尤高。末一段,寫像處說不必有像,而亦不可無像。三四轉折,殊為深妙。系詩一結,更見風雅遺音。”(《古文觀止》卷十)
清·過珙:“為寇警故遣張益州,而敘治處寇反屬甚略,得回護法。為題畫像故及弭寇,而敘畫像處,反說不必,得尊題法。禦寇要有氣魄,故前後都是一片氣魄文字。”(《古文評註》卷九)
清·愛新覺羅·弘曆:“不屑述益州治狀,措詞高渾而精彩,光芒溢於毫楮。”(《唐宋文醇》卷三十六)
清·沈德潛:“歸本於待蜀人之厚,見公之鎮靜。上承天子之意,以下安遠人之心,畫像以祀之,不容己也。詩亦古茂不靡。”(《唐宋八家文讀本》卷十九)

作者簡介

蘇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號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宋仁宗嘉祐初年與蘇軾、蘇轍同到京師,為歐陽修韓琦所稱重,薦之於朝廷,任秘書省校書郎、文安縣主簿等職,留京參與編撰《太常因革禮》,書成而卒,追贈光祿寺丞。蘇洵的文章深受《孟子》《戰國策》的影響,長於策論,其政論、史論辭風穎銳,行文簡潔而有情致,有《嘉祐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