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秋傳》是2012年長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蕾、楊雪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琴秋傳
- 作者:李蕾、楊雪燕
- 出版時間:2012年
- 出版社:長征出版社
- ISBN:9787802046542
- 類別:傳記
《張琴秋傳》是2012年長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蕾、楊雪燕。
《張琴秋傳》是2020年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鐘桂松。內容簡介張琴秋(1904—1968),浙江桐鄉人。曾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長等,為鄂豫皖蘇區、川陝革命根據地和西路軍作出過重要貢獻的紅軍女將...
《花開花落,無銜女將的美與痛:張琴秋傳》是長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蕾、楊雪燕。內容介紹 本書是第一部公開出版全面披露張琴秋一生的傳記作品,也從側面再現了紅軍曲折變化的歷史。本書語言生動,感人至深,史料嚴謹,權威可讀,真實披露了張琴秋與新文化運動闖將沈澤民、西路軍最高統帥陳昌浩、中共中央軍委總...
《張琴秋傳》是2012年長征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蕾、楊雪燕。內容簡介 本書語言生動,感人至深,史料嚴謹,權威可讀,真實披露了張琴秋與新文化運動闖將沈澤民、西路軍最高統帥陳昌浩、中共中央軍委總衛生部部長蘇井觀經歷的三段婚姻和愛情,並獨家揭秘了“張國燾的權術鬥爭”、“西路軍大潰敗”“陳昌浩最後的人生...
張琴秋(1904-1968),1904年生於浙江省崇德縣石灣鎮(現桐鄉市石門鎮)。她是紅軍長征時期級別最高的女將領,曾任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中共中央西北局委員等重要職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是共和國第一代女部長,擔任紡織工業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張琴秋是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批黨員之一,1924年入黨,積極推動...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利用業餘時間,長期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茅盾、豐子愷等浙江現代文化名人研究。已出版《茅盾評傳》《沈澤民傳》《張琴秋傳》等,另有《夜宿烏鎮》《熱海之夜》等散文集。主編有《茅盾全集》《茅盾文集》等,選編《茅盾家書》等。2022年2月,出版十卷本《鐘桂松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
隨後,曾中生任方面軍參謀長(後倪志亮),張琴秋任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12月,紅四方面軍乘四川軍閥混戰及其在川北兵力薄弱之機,向川北進軍。至1933年2月,開闢了以通江、南江、巴中為中心的川陝蘇區。2月中旬,川陝邊區“剿匪”督辦田頌堯以近6萬人的兵力分三路進攻川陝蘇區,紅四方面軍採取“收緊陣地”的作戰方針...
為了將這些機器設備搬運到根據地,時任川陝省蘇維埃工農銀行行長鄭義齋和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動員了5000多名根據地軍民,肩挑背扛、水陸兼程,行程150餘公里,將這些機器設備運回通江。鄭義齋親自出面,動員原造幣廠的技師工人到根據地工作,並組織他們負責設備的拆卸和安裝。重要發展 1933年11月18日,紅四...
為了將這些機器設備搬運到根據地,時任川陝省蘇維埃工農銀行行長鄭義齋和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動員了5000多名根據地軍民,肩挑背扛、水陸兼程,行程150餘公里,將這些機器設備運回通江。鄭義齋親自出面,動員原造幣廠的技師工人到根據地工作,並組織他們負責設備的拆卸和安裝。1933年11月18日,紅四方面軍造幣...
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長張琴秋被押到西寧後,化名苟秀英,被同志們掩護起來,領導大家與敵人作鬥爭。這些在戰場上同敵人展開殊死戰鬥的英雄,被俘後面對敵人的殘酷迫害,以各種手段堅持鬥爭,表現出了視死如歸、忠貞不屈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發生,中國共產黨從國家、民族命運大義出發,促成...
婦女獨立師由方面軍總指揮部直接領導,師長張琴秋,政委曾廣瀾。獨立師下轄兩個團,第1團張琴秋任團長兼政委,該團戰鬥力較強,為總指揮部機動團,駐旺蒼壩、張家灣、黃洋場一帶。第2團曾廣瀾任團長,劉伯新任副團長,吳朝祥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該團主要任務是保衛機關、紅軍醫院、倉庫、運送彈藥、轉送傷員等,駐...
為了將這些機器設備搬運到根據地,時任川陝省蘇維埃工農銀行行長鄭義齋和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動員了5000多名根據地軍民,肩挑背扛、水陸兼程,行程150餘公里,將這些機器設備運回通江。鄭義齋親自出面,動員原造幣廠的技師工人到根據地工作,並組織他們負責設備的拆卸和安裝。1933年11月18日,紅四方面軍造幣...
1934年7月,時任紅四方面軍總醫院政治部主任張琴秋主持修建了“紅四方面軍英勇烈士之墓”(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始建)1934年,川陝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陵園始建,原名王坪紅軍烈士墓,位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是全國安葬紅軍烈士最多、規模最大的紅軍烈士陵園。這裡長眠著25048名紅軍烈士,其中無名烈士17225位,...
紅軍女將領張琴秋的感情故事 五、人際交往 周恩來與西哈努克的交往 朱德與彭德懷的莫逆之交 鄧小平與船王包玉剛 李先念夜訪恩師 李德生與陳錫聯的戰友情 劉伯承三請陳頤鼎 薄一波與劉伯承的忘年交 賀龍的一封親筆尋“親”信 羅榮桓與奧地利醫生羅生特 方誌敏與獄友胡逸民 蔡暢與周恩來的生死告別 蔡暢與鄧穎超風雨同舟66載 瞿...
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鐘家溝舊址位於陝西省漢中市西鄉縣駱家壩鎮鐘家溝村,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主要領導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曾中生、張琴秋等曾在此居住辦公。歷史沿革 1932年12月12日,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西征轉戰來到西鄉,14000餘人的大部隊先後抵達西鄉廷水、私渡河、鐘家溝、貫子山、峽口和駱家壩一帶,...
7月,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在巴中縣設立了紅四方面軍總指揮部(徐向前任總指揮,王樹聲任副總指揮,陳昌浩任政治委員,倪志亮任參謀長)和總政治部(兼西北軍區,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1935年6月,紅四方面軍放棄川陝革命根據地與中央紅軍會師。同月,根據中共中央政治局兩河口會議決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統一領導中央...
會上曾中生、曠繼勛、余篤三、張琴秋等同志對批評了張國燾的錯誤,迫使張國燾的家長製作風有所收斂,加強了集體領導,堅持了民主集中制。會上宣布成立前敵委員會,為此後上元觀、鐘家溝會議確定進軍川北、建立川陝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決策打下堅實的組織基礎。小河口會議是決定紅四方面軍去向的一次轉折性會議,對川陝革命...
1946年5月,經張琴秋介紹,黃杰與徐向前結為伴侶。新中國成立後,先後任紡織工業部人事司副司長、司長,紡織工業部政治部幹部部部長,後任政治部顧問和紡織工業部顧問。1985年,當選為黃埔軍校同學會理事。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七屆全國政協委員。人物簡介 黃杰(1909—2007),中共松滋縣委第一任書記...
12月8日,張國燾在小河口召開部分師級以上幹部會議,討論行動方針。會上,宣布成立前敵委員會。隨後又委任曾中生為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任命張琴秋(女)為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主任。渡過漢水 小河口會議後,紅四方面軍繼續南進。行抵秦嶺出口處,又遇第十七師第五十一旅兩個團的堵截。先頭紅十師與其展開勇猛...
1936年初,紅四方面軍被迫撤至四川甘孜地區,在這裡陳昌浩和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張琴秋結為伉儷。不久,賀龍、任弼時領導的紅二方面軍與紅四方面軍會師,共組中共中央西北局,陳昌浩當選為委員。在賀龍、任弼時、朱德、劉伯承深入細緻的工作下,經歷南下失敗沉痛教訓的陳昌浩改變了對張國燾的態度,決心壓張國燾再次北上。6月...
紅軍西路軍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張琴秋 紅軍西路軍婦女獨立團團長王泉嬡 紅軍西路軍總部前進劇團股長王定國 1986年,省委副書記盧克儉(前排左七)、省黨史辦主任康和厚(前排左六)、蘭州市委書記王金堂(前排右六)、省婦聯主席童若蘭(前排右五)與在蘭州市的紅軍西路軍部分女戰士座談併合影 1948年,甘肅女子壘球隊...
紅四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張琴秋高度重視動員婦女參加革命。在她的領導示範下,何柱成帶領工作隊接收了大量女青年,把她們分別編入總醫院的看護營、被服廠、洗衣隊。因超額完成擴紅任務,何柱成受到川陝省委的表彰,得到了一套衣服和一條毛巾的物質獎勵。11月,何柱成任中共川陝省委黨校校長,負責培訓縣區級黨員幹部。1934年...
張金保、劉群仙、朱秀英等。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前夕婦女部部長先後由李見珍(李堅真)、蔡暢擔任。7月,中央組織部設立婦女部,蔡暢任部長。1938年12月,中央書記處決定成立中央婦女運動委員會,李富春任主任,委員有李富春、張琴秋、孟慶樹、鄧穎超、蔡暢、陳少敏、劉英等。1939年2月,中央書記處決定王明、...
浙江省三十五人 文芸(女)、王國松、包達三、朱之光、何燮侯、宋雲彬、李士豪、沈茲九(女)、沙文漢、周建人、竺可楨、邱清華、邵力子、俞平伯、姚順甫、洪式閭、倪斐君(女)、馬敘倫、馬寅初、張杏花(女)、張琴秋(女)、許寶駒、陳見真、陳叔通、陳雙田、陸士嘉(女)、馮雪峰、馮賓符、楊思一、趙忠堯、...
1933年初,紅四方面軍於在通江縣的泥溪場建立了總醫院,蘇井觀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丁世方任中醫部主任。為了能及時搶救傷病員,不久又在恩陽河畔建立了一個野戰醫院,就近收治前方轉送下來的傷病員。在川陝蘇區反“三路圍攻”中,丁世方率醫護人員夜以繼日地搶救傷病員。尤其是空山壩戰鬥時,醫院工作特別...
文芸、王國松、包達三、朱之光、何燮侯、宋雲彬、李士豪、沈茲九、沙文漢、周建人、竺可楨、邱清華、邵力子、俞平伯、姚順甫、洪式閭、倪斐君、馬敘倫、馬寅初、張杏花、張琴秋、許寶駒、陳見真、陳叔通、陳雙田、陸士嘉、馮雪峰、馮賓符、楊思一、趙忠堯、劉開渠、錢崇澍、羅祥根、嚴景耀、顧功敘 1956年6月15日補選:...
1930年9月,鄂豫皖紅1軍在河南省正陽成立隨營學校,李開達、張琴秋負責該校工作。1931年2月,隨營學校擴建為中國工農紅軍軍官學校第4分校,曾中生任校長,劉杞任政治委員。5月,蔡申熙任校長,劉杞任政治委員。1932年夏,又改稱紅四方面軍彭楊學校。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該校停辦。1933年7月,紅四...
學校學生參加了辛亥革命,參加了五四運動,在抗日戰爭中我校很多學生投筆從戎,奔赴前線.如學生張琴秋在長征中任紅軍婦女獨立團團長.學生李林學業未竟便投身抗日前線壯烈犧牲,年僅二十四歲,被賀龍同志譽為"我們的女英雄".學校在三十年代便已建立地下黨支部,在學生中開展革命工作.至解放前夕,地下黨支部為迎接上海解放作出...
1934年春,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由鸚歌嘴遷駐今沙溪鎮王坪村,周光坦任院長,張琴秋任政治部主任。由於戰事激烈,成百上千的傷病員被送往總醫院救治,雖因缺醫少藥,不少傷病員傷病惡化而光榮犧牲。但紅四方面軍總醫院仍為紅四方面軍和川陝蘇區保存革命力量和生命健康做出了重大歷史貢獻。為了展示紅四方面軍總醫院的...
1930年9月,鄂豫皖紅1軍在河南省正陽成立隨營學校,李開達、張琴秋負責該校工作。1931年2月,隨營學校擴建為中國工農紅軍軍官學校第4分校,曾中生任校長,劉杞任政治委員。4月,第4分校改稱彭楊學校,蔡申熙任校長,劉杞任政治委員。1932年夏,又改稱紅四方面軍彭楊學校。10月,紅四方面軍主力撤離鄂豫皖蘇區,該校...
1931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合編為紅四軍,下設第十、第十一兩個師和一個獨立團。為了充實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軍事力量,中共中央軍委派吳展和張琴秋一起去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工作,吳展任紅四軍第十師參謀長。彭鏡秋仍留在上海。11月7日,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在湖北黃安七星坪改編為紅四方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