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貴(河南理工大學教授)

張玉貴(河南理工大學教授)

張玉貴,中共黨員,博士,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身患強直性脊柱炎,他與病魔整整抗爭了十多年,在這十多年時間裡,張玉貴以頑強的毅力攻讀完博士學位,完成省部級以上項目20多項,目前承擔著3項國家級項目,先後榮獲河南省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焦作市優秀青年專家等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玉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65年
  • 職業:教師
  • 主要成就:焦作市優秀青年專家
人物經歷,教育背景,工作經歷,研究方向,主要貢獻,論文專著,專利,學術兼職,榮譽獎勵,媒體報導,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98.9―2006.6太原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博士
1995.2-1996.1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專業 進修
1985.9―1988.7 淮南礦業學煤田地質與勘查專業 碩士
1981.9―1985.7 淮南礦業學煤田地質與勘查專業 學士

工作經歷

1988.7―1991.9 焦作礦業學院地質系 助教
1991.9―1997.9 焦作礦業學院地質系 講師 教研室副主任
1997.9―2000.6 焦作工學院地質系 副教授 教研室副主任、系科研秘書
2000.6―2005.10焦作工學院瓦斯地質研究所 副教授
2005.11―2008.10 河南理工大學地質研究所 教授
2008.10―  河南理工大學地質研究所 副所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瓦斯地質、煤田地質、煤化學等。

主要貢獻

1992.1―1994.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煤岩顯微構造與脆韌性變形轉化條件研究(編號 49102033)”,第四完成人
2001.1―2004.12 河南省科技攻關重點項目“煤礦瓦斯信息綜合決策支持系統”,負責人
2005.1-2006.12 國家“十五”科技重點攻關課題“新密煤田瓦斯地質規律和突出危險區域預測研究(2005BA813B07-02)” 第二負責人
2006.1―2009.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煤礦瓦斯災害地質控制機理研究(編號 50534070)”之子課題“構造煤結構與表面性質”,負責人
2007.1―2009.12 教育部創新團隊項目“瓦斯預測與治理”之專題“構造煤與瓦斯突出煤體(IRT0618-07)” 負責人
2008.1―2010.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構造煤形成的力化學作用機制及地球化學標誌(編號 40772094)”,負責人
2008.1―2010.12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課題“煤層氣低滲富集區地面開發關鍵技術(2007AA06Z221)”,負責人
2008.1―2010.12 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全國重點煤礦區瓦斯賦存分布規律與控制因素( 2008ZX05040-005)”,第二負責人
2008.1―2010.12 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任務“全國重點煤礦區構造煤成因與分布( 2008ZX05040-005-006)”,負責人
2009.8-2010.12 河南省能源局項目“河南省煤層氣(煤礦瓦斯)開發利用“十二五”規劃”,負責人
2011.1―2015.12 國家“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全國重點煤礦區瓦斯(煤層氣)賦存規律與控制因素( 2011ZX05040-005)”,第二負責人
2011.1―2015.12 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任務“煤層各向異性與滲透性(08ZX05040-005-004)”負責人
2004.1-2011.12 大型煤炭企業委託項目10餘項,負責人

論文專著

張玉貴. 鏡煤和絲炭自燃傾向性研究[J]. 煤礦安全,1991,(12):20-22+29.
張玉貴,樊孝敏,王世國. 測井曲線在研究構造煤中的套用[J]. 焦作礦業學院學報, 1995,(01): 76-78.
曹運興,張玉貴,李凱琦,侯泉林,郭德勇. 構造煤的動力變質作用及其演化規津[J]. 煤田地質與勘探, 1996,(04):15-18.
張玉貴,曹運興,李凱琦. 構造煤順磁共振波譜特徵初探[J].焦作工學院學報,1997,(02):37-40.
張玉貴,王寶俊,田亞峻,謝克昌,魏賢勇. 撫順鏡煤和樹脂煤CS2­可溶物族組成[J].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3,32(3): 267–274.
張玉貴,王寶俊,曹運興,張子敏. Coal Mechanochemstry Action and Colliery gas Disaster[J]. 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 876-880.(EI: 71510545073)
張玉貴,張子敏,曹運興. 構造煤結構與瓦斯突出[J]. 煤炭學報,2007,(3):281-284.(EI:)
張玉貴,曹升玲,閆江偉,張子敏. Mechanism of Coal-Gas Outburst based on Deformed Coal [J]. PROGRESS IN MINING AND SAFETY TECHNOLOGY, 2007: 1382-1386.( ISTP收錄)
張子敏,張玉貴,等. 瓦斯地質學[M]. 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9

專利

1. 專利名稱:煤層瓦斯在位密封取樣裝置公開號:ZL. 2011.2 0005495.9
2. 專利名稱:煤層定點取樣裝置公開號:ZL. 2011.2 0005495.9.

學術兼職

1996.10―  中國煤炭學會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1996.10―   中國地質學會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2005.10―  河南省地質學會煤田地質專業委員會委員

榮譽獎勵

1995年度焦作礦業學院董事會優秀青年教師
1998年第二屆焦作市優秀青年專家
2005年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力行柸”教學競賽一等獎
2006年度河南理工大學師德先進
2006年河南省“555”人才工程教育廳科學技術帶帶頭人
2008年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
2008年河南省十佳師德標兵
2008年河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
2008年河南省文明教師
2010年河南省優秀共產黨員
2011年全國師德建設標兵

媒體報導

《光明日報》4月2日“人物副刊”(第12版)以《張玉貴:笑對厄運》為題,配發圖片詳細報導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玉貴與病魔頑強搏鬥、在教學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績的感人事跡,全文如下:
一個人若能捧起陽光,他也會給人光明與溫暖。43歲的河南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玉貴,在很多人眼裡就是這樣一個人。
讀懂國運
楊沖川門是安徽省天柱山腳下雙峰鄉的一個普通小山村。27年前,張玉貴拿著淮南礦業學院地質勘探系的大學錄取通知書,成為走出這片山村的第一個大學生。
家鄉是張玉貴永懷感恩的地方,不僅因為家鄉山水的養育之情,還因為一個人讓張玉貴讀懂了國運,慶幸自己遇到了改革開放新時代。2月11日,河南理工大學,張玉貴滿懷深情地向記者談起了這個人——父親。
父親是讀過私塾的舊知識分子,解放前就參加了革命,新中國成立後,成了縣裡的領導。這本應該成為一個知識分子新的人生起點,事實上,卻是父親的命運轉向低谷的開始。到年幼的張玉貴記事時,父親已經由鄉長降為公社會計。
張玉貴上國小時,村里年底結賬就已離不了他了,因為他的珠算比村裡的會計還準。就像教張玉貴學打算盤卻不事聲張一樣,父親並未把珠算給兒子帶來的讚譽掛在嘴上。
讓張玉貴仰慕的既有每年春節前,父親提前買來紅紙,義務給人寫對聯時的那份從容,還有村里每逢爭議父親必到場,沒有一次解決不了的那份鎮定。張玉貴還從母親那裡聽說了父親的一次壯舉:
那還是人民公社時期,一場不期而至的大雨引發了洪水。父親作為公社一把手帶領人投入了轉移災民的奮戰中。為了救人,父親被洪水困在了樹上,三天后洪水退去,被人從樹上救下的父親已經不能說話了。
父親的威嚴令心生敬畏的張玉貴不敢面對面去求證事情的詳細經過,他從一向淡定的父親身上,隱約感受到了一個熱血男兒剛毅的一面。那還是將家庭出身當成人生通行證的年代,一個出身地主的知識分子連降幾級的人生挫頓,遠不是一個孩子可以理解的。
直到進了大學校門,知識視野漸漸寬闊之時,張玉貴才從父親郁靜與暴烈相互矛盾的性格反差中,慢慢體會出父親在命不可測的政治風浪中頂住無形的生存壓力,帶給家人的那份保護和關愛。
自從張玉貴研究生畢業,離開家鄉被分配到河南理工大學前身焦作礦業學院,父親的來信明顯增多,且內容多是大談國運昌盛、國運和暢,改革開放新時代,僅在結尾時囑咐一句“天寒勿忘添衣加蓋”之類問候語。
父親的信都是毛筆行楷,語句簡短,書法與文采俱佳,讀起來簡直就是一種美不勝收的享受。讓張玉貴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沒有任何先兆,父親突然於1995年去世,他所收藏的信竟成了父親的遺言。
重溫一封封散發著墨香的信,張玉貴積蓄的所有人生知識幡然升華至讀懂國運:生逢國運昌盛之時,不正是自己這一代知識分子難得的人生“機遇期”嗎?
坦對厄運
人瘦個低的張玉貴很內斂。突然有一天喜從天降:升任系副主任或讀博士為成立新專業作準備,他可以任選其一。他選擇了讀博士,出人意料之處在於,跨專業讀博士,這被行內人視為大忌,因為那幾乎是重打鼓另開張,再挖地基建高樓。
張玉貴心想,父親讓自己讀懂了國運,如果自己再錯過讀書提高的最佳機遇,那將是繼失去接父親進城與自己一起生活的機會之後,又一個無法原諒的遺憾。1998年,經過一番準備,張玉貴考到中國科協副主席謝克昌院士門下,前往太原理工大學讀化學工程與技術專業博士。
謝克昌院士要求很嚴,教學也很靈活。張玉貴本就是生活簡單的人,為了方便做實驗,他乾脆星期天購來一周要吃的白菜、蘿蔔、掛麵放到實驗室,一日三餐就這樣就地解決,省得跑食堂吃飯浪費時間。
轉眼到了畢業時間,張玉貴的論文卻意外地沒有通過,正當他急著再努一把力儘早拿到博士學位時,一場厄運降臨了——強直性脊椎炎引起的疼痛伴隨了他7年之後,突然大爆發,將他死死困到了床上,沒人扶著連翻個身也翻不了。
丈夫的病痛讓妻子江林華心生恐懼,張玉貴反倒冷靜了下來。他一面像過電影一樣尋找疼痛的起點,“研究”自己的病情,一面把《南華經》作為床頭書來讀,讓自己暢遊於太虛中,以防忍不住發出的呻吟擾了熟睡的妻子和女兒。
超劑量藥物已無法再緩解病痛,經過多種治療後,張玉貴分別於2002年與2003年兩次手術,對雙側髖關節進行了置換。病痛限制了身體自由,張玉貴卻沒有因此放鬆自己的學術責任。“安全技術與工程”學科兩獲河南省優秀學科獎,申報和評估材料都是他在病床上執筆完成的,他還起草了教育部煤礦災害預防與搶救工程中心和瓦斯預測與治理研究創新團隊的申報材料。2006年他被評為河南省“555人才工程”教育廳學術技術帶頭人時,也順利拿到了博士學位。
至今,張玉貴仍天天離不開止痛藥和安眠藥,行走、彎腰、低頭、扭頭都極不方便。他的女兒毛毛已經18歲,現在是東南大學大一學生,自信、健談,她向記者講起了記憶中的爸爸:為了治病,我爸爸吃的苦太多了,痛成那樣還堅持學習工作,還那樣樂觀向上,在我的印象里,爸爸從來沒有愁眉苦臉過。
開朗而且有點頑皮的毛毛,談起自己坦對厄運的爸爸,竟然潸然淚下。記者也情不自禁兩眼模糊,心想:張玉貴臉上洋溢著陽光般的微笑,不正是因為他心中有顆太陽嗎?
不負幸運
身患嚴重強直性脊椎炎,撕心裂肺的疼痛是實實在在的煎熬,但源源不斷湧來的關心愛護又讓張玉貴深深覺得幸運加身。
在張玉貴最需要錢到北京做手術時,河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王少安特批了8萬元送到他手上。妻子江林華從1988年大學畢業後就在焦作市農科所工作,三秋三夏還要下鄉,校長鄒友峰親自出面協調,將江林華調入了河南理工大學,方便她照顧張玉貴。
搬入新居之前,張玉貴與大家一起坐班車往返於新老校區之間,無論何時上車,也不論車上有多么擁擠,他都會有一個大家讓出來的專座,許多並不相識的師生,常常給他一幫一扶,還沒聽到謝謝就已悄然離開。
往日的同學和老師也向張玉貴伸出了友愛之手,謝克昌院士在慶賀張玉貴獲得博士學位碰杯時含著熱淚說:“不讓你的論文通過,何嘗不是我心靈的一種煎熬”,謝老心裡藏了6年的肺腑之言,轟然粉碎了疼痛罩在張玉貴身上的精神枷鎖,他眼淚奪眶而出,感受到了別樣的幸運。
河南理工大學是所有著近百年歷史的高校,瓦斯地質學科是這座歷史悠久的象牙塔上最具光彩的明珠,濃縮了幾代學者心血的第一張《1:200萬中國煤層瓦斯地質圖》就誕生於此,張子敏教授是編制出版該圖的專家中唯一健在的一位。在張玉貴臥床不起時,張子敏教授給了他親切的關懷,而他身上所表現的一位優秀專家的學術勇氣和膽略,也讓張玉貴欽佩不已。
2004年10月20日,鄭州煤業集團大平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震驚全國。
災難是不幸的,沒有人不會哀其不幸,但它能否成為避免下一次災難的機遇,尤其需要專家學者擔負起探索的責任。
“10·20”事故直接原因分析會上,張子敏教授大膽提出自己的推斷。就像醫生髮現病人的骨頭裂縫一樣,張子敏教授憑知識勇氣判斷的地面下600多米深處的逆斷層,與實際事故定性挖掘結果僅差兩米,證實了事故的不可抗拒性,拓展了學界對瓦斯地質的認識。
張玉貴慶幸自己能夠與張子敏教授結伴,加入教育部“瓦斯預測與治理研究”創新團隊,在大家支持下共同攀登國家重點學科的科研高峰,而他首次採用化學方法研究瓦斯地質的成果,也為國家高新技術發展計畫項目(863項目)奠定了基礎。如今,張玉貴已經完成省部級以上項目20餘項,出版了3部專著,申請專利5項,他並不以這些與病痛抗爭的成果為驕傲,而更看重與張子敏教授以“10·20”特大事故原因斷定為起點的心領神會的合作。談及成就,他不願多言,只說:俯首甘為孺子牛。說完,他朗朗一笑,似乎忘了自己是個離不了消炎痛栓止痛的人。
記者的三次造訪讓張玉貴有點不安,“不值得寫,我唯一能與大家分享的就是病治不好不要怕,真要寫,千萬別把我寫得那么好,你把我女兒春節前給我拍的照片拿去,讓大家看看,我長得很醜陋的”。
張玉貴臉上陽光男孩般的笑容,照亮了很多人,也溫暖著很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