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浙江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

張澤(浙江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

張澤,1953生於天津,中共黨員,材料科學晶體結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材料系教授,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

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83年、1987年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其博士導師為著名晶體物理學家郭可信院士。1987和1990年分別被晉升為副研究員和研究員。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委員。2012年2月張澤院士被推選為新一屆亞太顯微學會理事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澤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53年1月
  • 職業中國科學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
  • 畢業院校吉林大學
  • 主要成就:準晶等國際材料界重要問題
  • 性別:男
個人經歷,擔任職務,研究方向,主要貢獻,科研成果,主要作品,榮譽獎項,

個人經歷

1980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1983年、1987年在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其博士導師為著名晶體物理學家郭可信院士。
1984年至1985年首先在急冷鎳鈦合金中發現五次對稱準晶。
1985年至1986年在NiTi準晶中觀察到局部周期誒,並指出這是準晶向晶體連續轉變的中間狀態。
1987年6月任中科院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1987年至1988年首先發現一維準晶。
1988年5月赴聯邦德國核研究院(Juhch)固體物理研究所任訪問學者。從事準晶結構及其向晶體雷聲變的中間過程和準晶中的缺陷的研究。1988年至1989年首先在準晶中以位錯層錯
1990年被晉升為研究員。
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委員。
2003年2月-2010年3月,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
2012年2月張澤院士被推選為新一屆亞太顯微學會理事長。
2012年11月,張澤院士當選為浙江大學新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

擔任職務

張澤院士現任國家重大基礎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數學物理科學部第四屆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國材料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理事長,中國電子顯微鏡學會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中國創新方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晶體學會常務理事,亞太顯微學會理事長,
湖南大學“985工程”化學與生物創新平台——電子顯微學在低維納米科學的套用研究方向首席科學家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北京工業大學固體微結構與性能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
北京工業大學納米交叉學科學術委員會主任。
曾任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正校級)、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中科院技術科學部常務委員會委員、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北京電子顯微鏡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亞洲晶體學會主席、國際晶體學會執行委員,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等職務。2010年3月起全職出任浙江大學材料系教授,組織和引領浙大乃至長三角地區高校電子顯微結構領域的相關研究。

研究方向

張澤院士長期從事準晶、低維納米材料等電子顯微結構研究,將原子層次顯微結構分析與材料科學中重要問題相結合,系統研究解決了準晶、低維納米材料等國際材料科學界的一些重要問題,取得了創造性研究成果。
在急冷條件下複雜晶體生成及其特殊衍射現象探索中,發現Ti-Ni-V五次對稱準晶。將晶體中衍射襯度理論方法引入準晶缺陷研究,在Al-Cu-Co十次對稱準晶中發現位錯,系統研究了五次對稱準晶位錯布氏矢量,為準晶缺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理論。
在低維納米材料的顯微結構及其物性關係研究中,發現了GaN過渡層中的新結構,揭示了缺陷組態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發現了孿晶等缺陷對納米矽線生長的影響,提出了新生長機理。

主要貢獻

科研成果

在急冷條件下複雜晶體生成及其特殊衍射現象探索中,發現Ti-Ni-V五次對稱準晶。將晶體中衍射襯度理論方法引入準晶缺陷研究,在Al-Cu-Co十次對稱準晶中發現位錯,系統研究了五次對稱準晶位錯布氏矢量,為準晶缺陷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理論。在低維納米材料的顯微結構及其物性關係研究中,發現了GaN過渡層中的新結構,揭示了缺陷組態對結構穩定性的影響。發現了孿晶等缺陷對納米矽線生長的影響,提出了新生長機理。

主要作品

張澤院士發表論文200餘篇,其中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80餘篇,被國際同行引用千餘次;
代表論文有:《A New Lcosahedral Phase with the m35 Symmetry 》、《Quasicrystallinc to Crystalline Transformation Rapidly solidified alloys》。
合作編著《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在材料科學中套用》和《納米結構及納米材料》英文專著兩部。

榮譽獎項

1987年首屆吳健雄物理獎(與王大能合得),1988年全國科協青年科學家獎,1988年北京市科學家獎。
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首屆"吳健雄物理獎"、首屆"青年科技獎"、首屆"中國青年科學家獎"、 "何梁何利獎"、"求是"獎等9項國家及部委級獎勵;承擔多項國家重大和其它基金研究項目,並獲得突出研究成果。其主要學術成果被寫進多本國內外學術專著及教科書中。編著《高分辨電子顯微學在材料科學中套用》和《納米結構及納米材料》英文專著兩部。主要學術成果被寫入多本國內外學術專著及教課書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