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渤治水

張渤治水,是傳說張渤在安徽省廣德縣治水的故事,被列入廣德縣第一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張渤在廣德縣治水、理水,開鑿運河,除害興利,為民造福,是在生產力還非常落後,物資生活十分匱乏,人們的認識能力還有很大局限的時代,以其獨具的智慧和勇氣,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挑戰自然、利用自然的偉大壯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渤治水
  • 性質:傳說
  • 傳說區域:安徽省廣德縣
  • 非物質文化:縣級
簡介,大禹訪賢,背景,張渤出世,太湖降蛟,張渤治水被神化,娘娘米,

簡介

張渤治水,是傳說張渤在安徽省廣德縣治水的故事,被列入廣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張渤在廣德縣治水、理水,開鑿運河,除害興利,為民造福,是在生產力還非常落後,物資生活十分匱乏,人們的認識能力還有很大局限的時代,以其獨具的智慧和勇氣,認識自然、改造自然、挑戰自然、利用自然的偉大壯舉。

大禹訪賢

背景

遠古時代,顓頊和共工為了爭奪天帝的寶座,在神國發生了一場激烈的戰爭。共工的臣子相柳、浮游,以及顓頊的幾個兒子和部屬,也都投入了這場戰爭。戰爭是殘酷的,雙方使用了各種法寶,從天上一直打到了凡間,最後打到了西北方向的不周山下。不周山本是女媧時代用以撐天的巨大的柱子,足有數萬丈長,直插雲霄。雙方的部隊在這裡打得難解難分,不分勝負。共工一時不能取勝,陡然怒氣發作,火冒三丈,猛地一頭向不周山撞去。這位天將在神國本來以身長力大而聞名,不周山經他這么一撞,只聽得轟隆一聲巨響,霎時間便把這根撐天的柱子攔腰撞斷,橫坍下來了。
天柱被撞斷,整個宇宙發生了一場大變動,西北的天空失去了支撐,頓時傾斜下來,東南大地也受到了山崩地裂的巨大震動,鋪天蓋地的洪水從天上傾瀉下來了,廣袤的大地上一片汪洋,情形悽慘,可怕極了。人民沒有地方居住,有的爬上山去找洞窟藏身,有的在樹梢上學鵲鳥一樣做窠巢。可憐的人們吃沒吃的,住沒住的,還要隨時提防毒蛇猛獸的侵害,真是饑寒交迫,哀鴻遍野,人口一天天地減少。
做天子的,憂心如焚,就派去治理洪水,為人剛愎自用、任意妄為,從不接受民眾意見。在治水過程中,他採取填堵、打壩作埂的辦法攔截洪水,結果洪水反而越漲越高。就這樣一治治了九年,勞民傷財,絲毫沒有成就,終於失敗,被堯在羽山(今江蘇贛榆縣西南)將他殺死。
到了做國君,就任命鯀的兒子禹去治理洪水,禹吸取他父親鯀的失敗教訓把填堵的方法改為疏導的方法,結果成功了。可是滔天的洪水泛濫了整個世界,要平息洪水,把人民從苦海中得到拯救,談何容易,必須要有一大批能幹善戰的賢能之士才能勝任,因此禹求賢若渴,遍尋天下治水人才。
禹在治水中得到了一匹名叫“飛菟”的神馬,一天能馳行三萬里,能眼觀萬里之外的事物,還能說話,它告訴禹,在南方有一大部落名故鄣的地方,幾年前它看到那裡紅光沖天,祥瑞徵象,此處必有治水能人,可以到那裡去尋訪治水人才。於是禹騎著神馬就來到了江南。

張渤出世


張姓的始祖是張揮,孫名張秉,即張渤的父親。張秉曾跟隨禹治水十年,跑遍了神州大地,奔波勞累,造福於民。張秉為人忠厚,吃苦耐勞,深得大禹信賴。由於忙於在各地治水,人到中年還無暇顧及成家,此事感動了天上的女媧,在他四十二歲時女媧送來了她身旁的侍女名張媼,即後來的祠山聖母。
一天,張秉在桐河之濱治水,忽見天邊飄來一團五彩祥雲,仙樂嘹亮旌幢翳天,前有鸞鳳盤繞碧空,後有眾仙子翩翩起舞,其中一位國色天仙的少女端坐在華麗的彩車中,張秉驚呆了。仙女按下雲頭,上前拉著張秉的手說:“我名叫張媼,奉女媧娘娘懿旨,君治水勞苦功高,特派我下凡與你婚配,為你生子,以合張姓香火綿延,光宗耀祖。”喜得張秉連連向天叩拜,感謝女媧娘娘的大恩大德,從此夫唱婦隨,恩愛有加。
一年後的二月初八,張媼夜夢女媧來到床前,將一團血球扔向她懷裡,哈哈大笑飄然而去。此時只見一道白光閃過,接著霹靂一聲,滿室紅光,芳香四溢,張媼醒來就生了一個胖胖的男嬰。此小兒寬額頭,高鼻樑,英威奇特,見風就長,三天內就長成了九尺高的彪形大漢,能言善辯,聰慧敏捷,深知水火之道。父母為他取名叫張渤,要他立志一生治水,造福人民。此後,故鄣一帶,經過張渤父子幾年來的精心打造,把原來一片汪洋澤國治理好,變水害為水利,人民紛紛從洞穴和樹梢窠巢中遷到了高崗和土坡上安家,過起農耕生活。為把這一帶變成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他們父子夜以繼日地帶領百姓們辛苦地戰鬥在治水工程的最前線。
大禹騎著神馬,騰雲駕霧,縱橫馳騁,來到了洪水橫流的工地,見一老一少兩個巨人正在疏導江河。禹王和張秉本是老熟人,久別重逢,格外親切。使禹王大為驚訝的是這位後生身材高大,神力無窮。只見他正召集龍蛇水族,化成神兵天將,因山勢走向,水流行徑,從南至北,疏浚出了桐汭、無量溪河流,並打通了橫亘在下游的獅子口,使水流經南漪湖直達長江。他又搖身一變,成了位高大的巨人,一肩挑起了太首山、金龍山,將它們排列在上游和四周,嘩嘩的洪水,非常馴服地隨著他指引的方向,向北奔去。禹王想,這正是我要找的能人,經張秉介紹後,後生說:“這叫因勢利導的疏導法。”此法正與禹王倡導的治水辦法相同,禹王連連稱讚說:“英雄所見略同。”
禹王繼續說:“我剛從防風國來(即德清縣一帶),防風王治水有方,他們那裡水患平息,百姓安居樂業,你們這方圓數百里,可將各部落聯盟起來,也可成立為國,以便統一協調治理水患。”張渤說:“我們聯盟為國後,要廣施恩惠,以德治理和教化百姓。”禹王大喜,連連稱好:“你們這裡就叫廣德王國吧。待洪水平息後,我將在塗山(即安徽懷遠)會庥天下英雄,論功行賞。現在防風王在東方治水,你們在南方治水,我在西北方治水,北方還缺治水能人,我將前往繼續訪賢。”臨別時禹王贈給了張渤神鞭,此鞭能趕山涉水,法力無邊,要他竭心盡力,不畏艱險,為治理洪水再立新功。

太湖降蛟


禹王西巡北去,張渤遵照禹王分工,日夜操勞,忙於現在的蘇、浙、皖、贛、閩省一帶治水工程,只見他手持神鞭將一座座高山趕到長江兩岸,又用腳一蹬,神鞭一揮,出現了淮河流域。長江、淮河的洪水很順暢地流入了東海。
張渤不僅是治水能人,也是大孝子。一天他乘空回廣德王國探望雙親,此間他早已娶李氏為妻,生有兒女,正當全家團圓,享天倫之樂時,有甘、董二佐將來報,太湖出了狗頭蛟,危害生靈,張渤立即帶領甘、董二佐將,趕往太湖察看。
太湖坐落在無錫一帶,他的下游有蠡湖,是無錫匯洪蓄水的天然水庫。連線太湖的出入方向又橫堵著中犢山,極大地影響了它的調控能力。每年雨季,太湖中住著的一個狗頭蛟就興風作浪,毀滅莊稼,摧毀房屋,沖毀良田,吞食牲畜,還襲擊人類。它還要無錫百姓每年奉送童男童女供它享用,弄得太湖兩岸百姓紛紛逃離家園。
張渤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懲惡揚善,待到查明真相後,騎著“豬婆龍”,深入湖底,一把就揪出了隱藏很深的狗頭蛟。豬婆龍上前嘴一張,將狗頭蛟就吞食了。張渤神鞭一揮,飛沙走石,一下子打通了“犢山門”,疏通了“浦嶺門”,使蠡湖和太湖水路暢通。從此梁溪之畔的無錫,成為鳶飛魚躍、五穀豐登的魚米之鄉。為了紀念張渤為民除害和治水的無量功德,百姓們就建起了張王廟,俗稱張元庵,又在太湖上以張渤之名建造了“渤公島”,塑了張渤身跨豬婆龍英俊威武的神像。每年二月初八,張渤的生日,百姓用白面做成肥狗,代替水怪,作為祭祀他的供品。二月初八,張大帝吃凍狗肉,就成為無錫地區特有的氣象諺語。

張渤治水被神化

塗山慶功大會本來是個隆重的喜慶大會,由於禹王錯殺了防風氏,遭到張渤和眾諸侯的紛紛指責。禹王自知理虧,為了平息眾怒,只得為防風氏昭雪洗冤,並在他的封地(今德清縣三合鎮)立廟祭祀,世代綿延。
張渤從塗山回到廣德王國後,專心致志於治理水患,教民農作,決心要把這塊荒蠻之地,改造成富裕之鄉。除此他還在盱眙、溫州、漳州、昌國(舟山)、湘陰一帶,疏通江河,引水入海。在漫長的治水過程中,勤勞賢淑的夫人李氏一直伴隨著他,隨著歲月的流逝,張渤雖已進入晚年,還是寶刀不老,雄心勃勃地要在廣德開發“聖瀆”工程。一天他和夫人計議,意圖自浙江長興、安吉引苕溪、霅溪之水貫通廣德。途經孝豐、高峰、東亭,通無量溪到桐汭河,再經郎川,通南漪湖直達長江,即開闢一條杭嘉湖的長廣運河水系。它的建成,不僅可以宣洩洪水,還可收舟楫之利。李夫人表示極力支持。
聖瀆工程浩大,可謂是宏偉藍圖,壯志凌雲。張渤囑夫人開工後不必再像以往那樣辛苦,把飯送到前沿工地,就送到青林塘,飯送來後,以鳴鼓為號,聞鼓響即來用餐。至今東亭水東橋還有一村名“掛鼓壇”,即李氏昔日送飯擊鼓處。
有一天張渤因飯後遺飯於鼓上,第二天一群烏鴉啄食遺留飯粒致鼓響,張渤聞鼓聲,忙來楓林,未見夫人送飯來,又急返工地,等到夫人真的送飯來,張渤聞鼓聲,似以雀啄為誤,而未前去。眼看正午已過,夫人只得提著飯盒親往前沿工地去了。張渤本有善於變通之術,此時他正在驅使大小數千條豬婆龍馱泥拱土,開河築湖,夫人見狀大駭,驚叫一聲,扔下飯盒就往回跑。張渤變形未及,一路追趕,夫人氣急敗壞,隱於城東。張渤恢復原形後,羞見夫人,就遁跡廣德橫山修煉。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成土灰,英雄有志,歲月無情。據《祠山志》載,張渤此後歿身於廣德橫山之頂石壇。由於群龍無首,聖瀆工程半途而廢,涸為民田。至今,在東亭仍有張渤開河十多里的“拖鍬沖”遺蹟。為了紀念張渤治水、造福百姓的功德,西漢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百姓們在橫山上建造了第一座祠山殿昭德宮(見《祠山志》),廣德城關東門亦建造了娘娘殿。
唐朝天寶七年(公元748年),京城大旱,唐明皇立壇祭雨而應,唐明皇封張渤為水部員外郎,封橫山為祠山來紀念這位治水英雄。從此,祠山就成了張渤的代名詞,加之以後世代帝王的加封,張渤被神化了。
聖王垂範,世代景從,祠山神話,異彩耀光。祠山菩薩、祠山大帝的歷史神話就一直傳到了今天。

娘娘米


廣德縣山區盛產箬竹。此竹竿雖不粗,但葉大而平韌,人們常用它來裹粽,故又叫粽葉。箬竹結出的子很好看,一串串,一吊吊,形似麥穗,粒粒飽滿,嗅之清香。起初,人們不知它為何物,更不知它還可以代替糧食。
然而,是誰最先發現它能療飢度荒的呢?是張渤的夫人李娘娘。
張渤來廣德開鑿運河時,李娘娘專門為其做飯,豈料這年久旱無雨,田裡顆粒無收。不僅百姓缺糧斷炊,餓殍遍野,就連李娘娘也常因無米下鍋而犯愁。為使開河工程不受影響,李娘娘經常帶領家人到處採挖野菜,煮熟之後為丈夫和民工充飢。
一天,她採挖野菜來到山中,猛然發現箬竹之上長出一吊吊類似麥穗的異物,她順手摘下一粒放進嘴裡,細嚼之後,不僅沒有異味,而且清香可口,頓時喜出望外,立即吩咐家人採集許多帶回家中。經過一番清洗加工,煮熟之後,糍和和,香噴噴,與米飯幾無二致。也許是久未聞飯香之故,當夫人將“米飯”送到工地之時,大家又驚又喜,垂涎難抑。於是,你一碗我一盆吃得捨不得放手。正為糧荒憂愁的張渤尤其高興,他一邊吃一邊誇獎道:“夫人,你為開河工程立了一大功!”
李娘娘的重大發現不僅解決了工地上的燃眉之急,也給當地老百姓帶來福音。她吩咐家人將訊息四鄉傳播,並親自帶領鄉鄰上山採摘箬竹子。有了箬竹子,老百姓得救了。沉寂多日的村莊又升起了裊裊炊煙,許多因飢餓而瀕於死亡的人又獲得了生的希望。後來老百姓為感謝李娘娘的功德,便將箬竹子命名為娘娘米。
箬竹子並非年年都有,據傳,每逢大旱之年,它便開花結子。究竟何因,筆者未作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