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清華(古代文學學者)

1936年生,河南鄭州人。1960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現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韓愈研究所所長,韓愈研究會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清華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河南鄭州
  • 畢業院校:河北大學
  • 專業方向:古代文學及戲曲
  • 學術代表作:《清忠譜校注》、《王維詩選注》、《王維年譜》
個人概述,主要著作,

個人概述

張清華1936年出生,河南鄭州市邱砦人。1960年畢業於河北大學,留校致力於古代文學及戲曲的教學與研究。1973年調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1981年調鄭州市委,1983年調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為研究員。曾任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孟縣韓愈研究所所長;現任孟州市韓愈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唐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會長。鄭州詩詞學會常務副會長兼常務副秘書長。喜詩詞、散文、書法。多年來一直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的研究。勤於筆耕,著作富贍,對"兩個文明"建設做出突出貢獻,被評為河南省優秀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其研究著作及與人合作編寫的大型電視連續劇本《韓愈》曾多次獲省市獎。
自1961年在《天津日報》學術版上發表《也談西廂記的作者》後,先後在《光明日報·文學遺產》、《河北日報·探求》、《中州學刊》、《鄭州大學學報》、《河北大學學報》、《文學遺產》、《文學評論叢刊》、《唐代文學研究》等報刊及專集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如《論中國戲曲的產生》、《王維的詩學觀與盛唐詩的繁榮》、《王維的文賦》、《韓愈的文氣說》、《韓文的風格》、《雄深雅健的柳文:兼論韓柳文風格之異同》等。先後出版專著《清忠譜校注》(中州書畫社1982年出版),該書出版後,范寧、趙景深、塗宗濤等老一輩學者給予肯定和讚譽,認為“這是《清忠譜》的第一個校注本,十分難得。”趙先生還感慨地說:“《清忠譜校注》一出,壓住幾部書稿未能出來。”詹鍈先生稱讚其在政務繁忙中出此學術專著,甚是可喜。《王維詩選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獲優秀選本獎。《王維年譜》(上海學林出版社1987年出版),此書稿拿到1986年在洛陽舉辦的“中國唐代文學討論會”上,一經傳閱,就受到程千帆會長,朱金城、周祖撰等幾位老先生的肯定,稱道說:“說不定它將成為王維研究的一家之言。”程先生當即題了書名。朱先生把書稿帶回上海,在酷熱的夏天審閱作序,親送出版社;此《序》先後發表在香港《大公報》、《唐代文學研究年鑑》上,評價切當。故周勛初先生約其為他主編的《唐詩大辭典》撰稿的信中說:“王維年譜,向稱難治,你能捜集材料,縷析編纂成書,誠為難得。”又說:“王維條目,非兄莫屬。”《王摩詰傳》(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獲優秀著作獎。《韓愈詩文評註》(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獲河南省社科三等獎,《唐代文學研究年鑑》等幾個書刊發表評論文章,給予肯定;不少學者認為此書有注有評和點睛提要,韓愈代表詩文盡皆收入,數量最多,是一部十分有用的書。《韓學研究》(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共893900字,上冊《韓愈通論》,下冊《韓愈年譜匯證》)獲華東地區優秀圖書獎、河南社科優秀圖書一等獎,不少書刊發表書評,傅璇琮先生、卞孝萱先生作序,欲以此書為“韓學”研究之實績,正式提出建立“韓學”的問題。傅先生說:“河南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張清華先生自80年代中以來,即以主要精力投入於韓愈研究。除了專題論文外,於1987年完成五十餘萬字的《韓愈詩文注》。1992年4月,在河南孟州召開‘韓愈國際學術研討會’,並成立中國唐代文學學會韓愈研究會,張清華先生被推舉為副會長兼秘書長;會後計畫編印《韓愈研究》,為出版此書,清華先生又不顧疲累,奔波操勞。而在這期間,他又超然於仕途,沉潛於書齋,對韓愈進行了全面研究,終於又撰成這部八九十萬字的《韓學研究》。這十餘年來,清華先生於韓愈研究事業,不論是在學會的操作上,還是在學術的研討上,其功不可沒,是有目共睹的。”又說:“我認為,‘韓學’的建立,對我們今天來說,可以說適其時也。”卞先生說:“建立‘韓學’,必須從基礎作起,才能像建高樓大廈一樣,基固樓堅,巍然屹立。張清華先生以他多年研究的實績,出版這部《韓學研究》,就是為了把韓愈研究引向深入而作札實的具體工作。”《唐宋散文》(廣西師大出版社2000年出版)以論帶史,史論結合;以韓文、歐文為軸,以唐宋十大家(唐宋八大家加李翱、孫樵)為骨幹,上下串通,探索了規律,規整了范型,以歷史眼光論述了中國文學散文發生、發展、成熟的歷史進程。第一次從文學散文的視角,寫出了一部中國中古以來的文學散文史論。《韓愈大傳》(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出版)包括韓愈傳、韓愈的主要朋友、門弟子傳,韓愈的家世、韓氏源流及里籍考,得到學界的好評。任繼愈先生閱讀了全書說:“初步瀏覽了一下,內容充實,在當前許多‘大傳’中,這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趕任務是趕不出來的,它是長期積累的自然成果。看到這部書,更加感到目前我國培養研究生的辦法不可取,研究生應當潛心讀書。三年內要求他發表文章,還要在某種等級的刊物上發表才算成績,怎能不助長浮躁?又怎能不使他們急功近利?凡速成者就難以保證質量,科學家、作家‘思如泉湧’的情況是有的,有價值的著作不可能泉涌的。你在河南工作多年,在學術界也有不少學生,是否經常呼籲把踏實學風樹立起來,才有希望培養出韓愈那樣的新人來。”主編《道經精華》(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出版,90萬字)獲長白山杯二等獎。《白話二十二子》(安徽文藝出版社1996年出版580萬字)獲鄭州市社科圖書一等獎。主編《韓愈研究》第一、三輯。與卞孝萱、閻琦合作《韓愈評傳》(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主筆論的部分。亦如文學博士任暉《讀張先生韓愈大傳》所說:“張先生多年來一直在‘韓學’領域裡辛勤耕耘,收穫甚豐,早幾年前有巨著《韓學研究》問世,煌煌90萬字,字字心血凝成,並取得良好社會效益,對‘韓學’研究是一大推動。該書重點是探究韓愈在思想、文學等方面的建樹;並且為後人做了一件極有意義的鋪路之功,那就是完整地給出了韓愈的家世年譜。又有一本《韓愈評傳》,在理論的高度上總結了韓愈的一生。這些研究,都有極高的學術含量,偏重規範學術理論的研究。若視韓學研究為一立體工程,張先生對此所做的努力可以認為在點與線上,點是深入,如對其思想理論;線的連結,那就是關注韓愈的行年。而做為一個對中國文化有如此巨大貢獻的人,韓愈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要想獲取一個完整的韓愈,知其‘全人’,了解他思想理論的背景,情感信仰的來源,執著精神的支點,以及愛與關懷的釋放,這一切都是形成他人格氣魄不可或缺的,所以,全面了解他一生的行跡是必須的,這本《韓愈大傳》正好補這一空缺。”又說這本書以文字的可讀性,學術價值與材料質實的可信性,把韓愈放在一個大背景中,又對他有重大影響或關係密切的親人、朋友、弟子做了傳等使她感受很深。

主要著作

除先後在國家重要報刊上發表重要論文五十餘篇外,正式出版的著作有:《清忠譜校注》、《王維詩選注》、《王維年譜》、《王摩詩傳》、《韓愈詩文評註》、《韓學研究》、《韓愈評傳》(合作)、《唐宋散文》。主編有《道經精華》、《文白對照二十二子》、《中國散文名句辭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