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著作
《中華散文賞析大辭典》(合作)
《狼禍》(小說集,南海出版公司1995)
《三天謀殺一個鄉村作家》(小說集,海南出版社2005)
《海南民間文學與海南旅遊經濟》(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
《新時期海南小說創作述略》 (南方出版社2008)
《沉默的言說》(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長在床上的植物》 (
小說集,南方出版社 2011)
《絕秦書> (長篇小說,40萬字太白文藝出版社 2012)
學術論文(部分篇目)
1、傳統文化中的婦女人格模式與當代文學中婦女形象的關係 海南師院學報1988、2
2、中國淫穢文學探源 海南師院學報 1991、4 《新華文摘》 1991、11全文轉載
3、自然·藝術·人 ——論文學藝術的超越性 藝術界 1992、3
4、福地之光 椰城 1993、1
5、混沌中的一縷清風 椰城 1994、2
6、女性最後的花園 椰城 1994、3
7、新炒賣 海南師院學報 1994、4
8、尷尬的自戀 學習 1994、4
9、崽崽的小說與隨筆 椰城 1995、1
10、把真誠交給心靈 文學報 1995、3、2
11、文壇新炒賣 學習 1995、5
12、走近韓少功 椰城 1995、5
13、解讀韓少功 文學報 1995、11、16
14、符浩勇小小說散論 小小說月報 1995、11-12合刊
15、“以意逆志”的現代重構 新東方 1996、6
17、小說的化繁為簡 小說評論 2005、2(核心期刊)
18、論海南民間文學對海南旅遊經濟的促進作用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5年 第03期
19、宗教的藝術啟示 藝術廣角 2005、3
20、效率原則與網路小說 小說評論 2005、5(核心期刊)
21、網路文學的死穴 文藝報 2005、6、16(核心期刊)
22、試論中國古典文學中女性形象的變形之謎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 2006年第2期
23、去隔與貼近——當前農村題材文學創作的問題與應對 文學報 2006、6、1
24、就劃一根火柴吧 文藝報 2006、10、28(核心期刊)
25、誰來朗誦詩歌 今晚報 2006、12、19
26、新時期海南小說千姿百態 海南日報 2007、3、3
27、批評家的另類書寫 雲南日報 2007、6、1
28、警惕口號綁架文學 文藝報 2007、11、8(核心期刊)
29、海南新時期小說創作異軍突起 海南日報 2008、4、29
30、孔見小說的寓言化敘述策略 海南師範大學學報 2008、4
31、新時期海南小說創作 新東方 2008、5
32、才子型的書寫 文學自由談 2008、4
33、輪迴與鏡鑒 張浩文 2009年01月22日(核心期刊)
34、農村題材60年:在負重中前行 文藝報 2009、7、4(核心期刊)
35、“兩難原則”的突圍圖騰 海南日報 2009、8、9
36、“兩難原則”在小小說創作中的運用 小說評論 2009、3(核心期刊)
37、“震”出一個新文學?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09、8
38、越界的批評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09、9
39、文學經典:時間的朋友和敵人 文藝報 2010、2、24(核心期刊)
40、有“光”的文學 文學自由談 2010、1
41、文學的單純和複雜 文藝報 2010、10、16 (核心期刊)
42、關於文學經典的非經典說法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2010、10
43、文學批評的可能性 當代文壇 2011、2(核心期刊)
44、文學:複雜的泡沫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11、3
45、作為泡沫的網路文學 邊疆文學·文藝評論 2011、8
文學作品(代表作)
1、驢換(短篇小說) 延河 1990、2
2、黑煙(短篇小說) 延河 1991、9
3、牛禍(中篇小說) 天涯 1991、8—9合刊
4、一方水土(短篇小說) 天津文學 1991、10
5、河邊的故事(短篇小說) 椰城 1993、3
6、卦 (短篇小說) 天涯 1993、3
7、剃頭匠(短篇小說) 天涯 1993、4—5合刊 獲海南省1993年度優秀精神產品獎
8、羅老師(短篇小說) 椰城 1994、4
9、圍困(中篇小說) 天涯 1995、5
10、繡花鞋(短篇小說) 山花 1997、2
11、殺狗(短篇小說) 天涯 1997、5 《小說選刊》全轉載 1997、12
12、國小的愛情(短篇小說) 椰城 1997、4
13、失蹤的女孩(短篇小說) 文學世界 1999、3
14、白饃(短篇小說) 延河 1999、7
15、牆上有個老鼠洞(中篇小說) 黃河 1999、5
16、雞蛋要案(短篇小說) 上海文學 1999、9(核心期刊)《中華文學選刊》全文轉載 1999、6
17、殺頭公豬上西安(短篇小說) 小說界 2000、5
18、你是一棵草(中篇小說) 鐘山 2000、6(核心期刊)
19、裁員(中篇小說) 山花 2000、12
20、棺材裡的手(短篇小說) 花城 2001、2(核心期刊) 《短篇小說》全文轉載2001、5
21、誰是那個賊(短篇小說) 創作 2001、2
22、求證(中篇小說) 上海文學 2001、12(核心期刊)
23、關於一座城市的獸話(中篇小說) 黃河 2002、2
24、鞋子去找鞋子的朋友(短篇小說) 大家 2002、4(核心期刊)入選《2002年度中國最佳短篇小說》(花城出版社)
25、批鬥兩隻狗(短篇小說) 山花 2003、6(核心期刊)
26、三天謀殺一位鄉村作家(中篇小說) 大家 2003、4(核心期刊) 《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2003、9轉載(核心期刊)
27、何時握住兄弟的手 大家 2005、3(核心期刊)
28、潛伏 福建文學 2006、5 《朔方》2007A 入選《21世紀年度小說選·2006短篇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
29、兩個小偷 青春閱讀 2006、6
30、誰能弄醒我的弟弟 延河 2007、1
31、白玉燈(中篇小說) 中國作家 2007、6(核心期刊)
32、殺雞給雞看(中篇小說) 大家 2007、4(核心期刊)
33、五條腿的生活(中篇小說) 天涯 2008、6(核心期刊)
34、長在床上的植物(中篇小說) 陽光 2010、4
35、秦人酒狀圖 (散文) 天津文學 1996、6 《中華文學選刊》全文轉載 1997、1
36、城市:飄零與固守 (散文) 天津文學 1994、8
37、胡說警匪片(散文) 椰城 1994、8
38、手足之情(散文) 天涯 1997、5
39、大話莫辯(散文) 天津文學 1998、3
40、無言的同桌(散文) 椰城 1998、5
41、馬與汽車之比較研究(雜文) 今晚報 2000年8月14日 入選《2000年度全國最佳雜文》(灕江出版社)
42、被劫持的村莊 (隨筆) 天涯 2007、3(核心期刊)入選《2007中國年度隨筆》(灕江出版社)
43、無援的村莊(隨筆) 天涯 2009、4(核心期刊)
獲獎
1、《剃頭匠》獲1993年度海南省優秀精神產品獎
2、1998年獲海南省第三屆青年文學大獎
3、2000年入選海南解放以來文學創作三十強作家
4、《新時期海南小說創作述略》獲海南高校科研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 教育廳
5、《新時期海南小說創作述略》獲首屆海南省文藝評論獎 特別獎 省文聯
長篇小說
海南作家
張浩文一向以構思精妙、意蘊深厚的中短篇小說為主要創作題材。雖然眾人一直期待他能拿出一部卓然不群的長篇小說來,可是這個身材高大、笑聲爽朗的陝西漢子,面對眾人疑惑的眼神時,卻始終只是神秘一笑。而今,他終於推出了一部32萬字的長篇小說《絕秦書》。這是一部記錄民國十八年陝西大災荒的小說。
2012年,
劉震雲的小說《溫故1942》被拍成電影,將河南大饑荒搬上螢屏。海南作家張浩文推出了自己的長篇小說《絕秦書》,以紀念陝西大饑荒(民國十八年饑饉)。臨近的兩個省份,同樣為產糧大省,相似的大饑荒情景,這究竟是巧合還是一種必然?
面對這樣的問題,張浩文沉吟半天,然後緩緩道來。張浩文認為,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糧食收成直接受制於自然條件,各種極端氣候都可能導致災荒。局部的災荒並不可怕,以中國地域之大,如果動員各種力量救災,局部的自然災荒未必一定會發展成為大規模的社會災難。因此凡是自然災害最後導致社會災難的,一定有人禍的因素做推手。
陝豫兩省確實是產糧大省,但以當時薄弱的水利條件而言,越是倚重農業就越是受制於老天。更不堪的是在災害發生後政府的應對措施:1942年河南遭災後南京國民政府根本就不相信災情,不但不賑災,反而加征糧稅;1929年陝西(包括整個西北)發生旱災,管制陝西以至西北的西北軍政府為了爭奪地盤,正積極籌備與南京中央政府決戰,不僅不救災,反而加緊催逼軍糧,甚至把外地援陝的救濟糧圈為戰備物資,還以阻止中央軍進陝的名義瘋狂炸毀鐵路,幾乎掐斷了外地援陝的通道。
“正是這種腐敗的政府和無理性的政治行為把自然災害催化成觸目驚心的社會災難。”張浩文認真地說,“在這個意義上說,陝豫兩省時隔十多年的大饑荒絕對不是巧合,它有著深刻的內在必然性,是同樣的天災遇上了同樣的惡政。”
用文字樹立紀念碑
陝西大饑荒已經過去了70多年,雖然災難如此之大,卻有諸多人並不知道,在陝西的近代史上竟然有這樣一場大災難。張浩文稱,自己小時候經常聽村裡的老人講十八年年饉,講到傷心處竟至於悽然淚下。沒有人再講這樣的故事了,也正是他揪心的地方。之所以書寫這樣一部長篇小說,就是為了用文字為那場災難樹立一個紀念碑,用文學給那場災難建立一個形象博物館,讓那場災難時時警醒人們。“我要把老人們講的故事繼續講下去,告訴我們的後來人。”張浩文堅定地說道。
隨著時間推移,災難的親歷者們日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災難,成為一段歷史。而生長在和平如斯的環境之中,當代的人們又該抱著何種心態翻開書頁,開啟災難歷史的大門?“在今天這樣的核武時代,戰爭不會輕易發生,可誰也不敢保證天災不會降臨,人注定不能勝天。”張浩文略一停頓,緩緩說道,“也就是說,無論科技怎樣發達,我們都無法完全避免自然災害。”
在張浩文看來,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會發生自然災害,而在於,一旦發生了自然災害,人們應該怎么辦。“以史為鑑,正是為了未來。”張浩文如是說,“如果我們沒有勇氣直面歷史,就沒有希望走向未來。起碼在我看來,民國十八年的災難告訴我們一個血淋淋的事實:專制殘暴的政府視人民如草芥,正是這樣的黑暗政治把自然災害催化為社會災難。”
張浩文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被稱為窮人經濟學家的阿瑪蒂亞·森專門研究過災荒,他認為自然災害不一定導致大規模的災難,問題的關鍵取決於一個社會公民權利的保障程度。在民主制度下,即使發生了自然災害,信息的透明、輿論的監督、選民的制約等因素必然迫使政府立即投入救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的損失;而在專制制度下,信息的封鎖讓外界難以了解災情,不受制約的政府和官員會利用手中掌握的資源大發災難財,因而迅速把自然災害擴大為社會災難。民國十八年年饉形象地詮釋了阿瑪蒂亞·森的觀點,這場災難既是天災,更是人禍。
“我們不可能完全避免天災,但我們要力爭避免人禍。這正是我們今天回顧十八年年饉的目的所在。我不願意構想我們大家去經歷真實的災難,我寫作《絕秦書》的目的就是要力爭避免民國十八年那樣的災難重演。”說話間,張浩文一臉正色。任何描寫災難的文學作品都是事後對災難的還原,因此都是再現出來的“真實”,《絕秦書》也是如此。“在小說里,我依據掌握的資料儘量真實地還原那場災難的氛圍,然後依據想像把人物置身其中,根據他們的性格演繹他們的行為。”
為善樹立一個標本
大饑荒中,人性的變化極為明顯。《絕秦書》又想表現出何種人性?“災害把人忽然置身於絕境,生死抉擇考驗著每個人。”張浩文嚴肅地說,“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可人不是動物,在本能之上還有理性和倫理的導引,他此時必然會陷入激烈的內心糾結中。”在張浩文看來,中國民間神祇遍地都是,他們都是引導人們向善的路標。中國的文化精神是以倫理代宗教,忠孝節義等道德觀念早已融化於人們的血液中而凝結為信仰。在災難面前中國從來不缺少捨身為人、抗災殉難的英雄,從神話里為治水不顧親情的大禹到現實里汶川大地震中捨身救學生的譚千秋老師,這樣的義士史不絕書。魯迅就說過,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就有拚命硬幹的人,就有為民請命的人,就有捨身求法的人。
也由此,張浩文在《絕秦書》中力爭為善樹立一個標本。他說,《絕秦書》中,主人公周克文為了賑災獻出了兩個兒子的生命,儘管他的粥棚最後被難民們踏平了,全家人也被難民潮裹挾而去不知所終,可這種善行畢竟給慘烈的災難帶來了一絲暖意。
承擔項目
1、海南民間文學與海南旅遊經濟 (海南省社會科學項目) 2004年
2、新時期海南小說創作述略 (海南省社會科學項目)
3、《旱魃》(長篇小說) (中國作家協會重點扶持作品)
社會反響
張浩文是海南當前比較活躍的重要作家之一,部分作品已經引起了國外研究和批評者的注意。國內《小說評論》《文學自由談》《文藝報》《文學報》《文史哲》《海南師範學院學報》及國外《僑報》(美國)等媒體都發表過關於其小說的研究和評論文章。
主要研究及評論:
1、張浩文小說論 趙康太 小說評論 1991、1
2、張浩文的小人物 韓少功 文學自由談 &nbs, p; 1994、3
3、回眸高塬的蒼生 韓少功 陝西日報 1994、5、30
4、人文精神的真實展現——論張浩文的小說創作 印曉紅 新東方 1997、3
5、多層次的審美——評張浩文小說集《狼禍》 印曉紅 文學報 1997、5、8
6、善惡兩極的跳躍——試論張浩文小說主題變化的意義 陳海燕 文史哲 2003青年學者專號
7、死於夢想 夏維東(新澤西)? 美國僑報2004、4、2副 刊
8、三分之一理想主義者——馬高明形象淺析李方圓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9、謀殺的兩極?薛俊芳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10、謀殺未遂下的存在悖論 張艷寧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
11、前現代危機與現代性困惑——張浩文小說論 顏水生 唐紅衛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 “桃源、田園、荒原——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題材小說研究”的階段性成果)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12、人文情懷、民間立場和平民意識——評小說集《三天謀殺一個鄉村作家》王雁翎 海南日報2006年5月20日
13、投向家鄉土地上的目光——評小說集《三天謀殺一個鄉村作家》王雁翎 文藝報2006、6、3
14、背後現實的另一種索求——評小說集《三天謀殺一個鄉村作家》梁鳳蓮 信息時報 2006、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