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派(豫劇旦角流派)

張派(豫劇旦角流派)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派
  • 劇種:豫劇
  • 創始人:張岫雲
  • 行當:旦角
  • 特點:扮相俊美、表演細膩、能文能武
  • 代表劇目:《秦雪梅》、《桃花庵》等
簡要介紹,形成發展,藝術特色,代表劇目,流派傳承,

簡要介紹

張岫雲藝名“萬里雲”,幼年曾受教於豫劇名旦“玻璃脆”,一年後入“萬家班”學藝,之後又曾拜豫劇名家楊金玉門下學藝,工青衣閨門旦。 還曾拜師於豫劇名小生“筱火鞭”。因其拜師多,學的行當、劇目多,因此在她16歲後演出於豫東及界首等地時就以能文能武有了較大影響。張岫雲於1949年到越南,1953年赴台,先後在越南參加了軍中康樂組織新生劇團、中州劇團。到台灣後,以其為首成立了海軍陸戰隊飛馬豫劇隊,開豫劇入台之先河。飛馬豫劇隊成立後初次公演就轟動了台灣。張岫雲也從此在台灣一舉成名。被譽為“台灣豫劇皇太后”。

形成發展

張派藝術的形成、確立和發展,大致經歷了如下的四個階段:
張岫雲劇照張岫雲劇照
一、從張岫雲1936年正式拜著名乾旦高保太為師下海從藝算起,到她1949年離開大陸逃抵越南富國島這十三年間,是其學藝、出道、鋒芒初試的藝術積累時期。這期間,先有蜚聲豫東、豫北的名老藝人,雅號"玻璃翠"高保太師傅為其啟蒙,繼得豫劇名家楊金玉、馬雙枝夫婦的親傳,後又遇一代名生,人稱"筱火鞭"的王金玉師傅將花旦的絕活傾囊相授,此時的她,一人便兼得三位大師級的藝術風水的浸染。此後,又先後與王秀蘭宋淑雲湯蘭香、史彩雲、姚淑芳王松山、桑自修、桑建修等豫劇名流同台獻藝,使其藝術眼界大開,練就了一身絕技。在開封、鄭州、洛陽、界首等地區鋒芒小試,便聲名雀噪,譽滿中州。
二、1949年至1953年,張岫雲在異域創立"中州豫劇團",於台灣組建"飛馬豫劇隊",這四、五年間,是其創業、拓荒階段。這一時期,除藝術方面,還顯示了她的組織能力和領袖風采,為其在台灣創立藝術流派奠定了基礎。
三、從1954年至1968年(即她因故第一次離開"飛馬"前後),時年富力強,春秋鼎盛,已經能戲百餘出,而且其藝術足跡遍及全寶島,培養了眾多熱愛張派藝術的觀眾,與在台的另一位名宿、豫西調的代表人物毛蘭花形成南(高雄)北(台中)對峙局面,各樹藝幟。
四、再加上1959年至1966年間,張岫雲又培養出以王海玲劉海燕等為首,號稱"飛馬五鳳"的一大批張派藝術繼承者,至此,一個藝術流派形成的幾大要素均以具備,張派藝術已初具規模。在此以後的時間,由於張岫雲不懈的努力,技藝日精,聲譽日隆,其藝術風格和特色也在不斷地豐富、發展和成熟,其聲譽已跨越國界,被美國林肯藝術中心和美華藝術協會推認為世界級的舞台表演藝術大師。特別是她在1993年首次返回故鄉——河南鄭州,為殘疾人義演,其傑出的表演得到豫劇故鄉的專家、學者和一些著名表演藝術家的公認,"張派藝術"的稱謂首次見諸中央電視台戲曲音樂頻道及大大陸的報端。同時又有一大批大陸的豫劇名家如牛淑賢王希玲,以及王清芬等紛紛拜在張派門下,做了入室弟子,張派藝術的名份更加確立,它與大陸的另兩大門派——陳派(素真)和常派(香玉)成鼎立之勢,並列為豫劇旦行藝術的第三座高峰。

藝術特色

張岫雲繼承了豫劇傳統演唱和表演藝術之外,並大量學習了京劇的表演藝術。自20世紀40年代開始,她就十分留意學習京劇的表演藝術,到台灣後,在與許多京劇藝術家的交往中,取長補短,不斷創新,使其表演較之20世紀40年代的豫劇來說已“雅化”了許多。豐富、提高了豫劇的表演技巧。
張岫雲融合了前輩們的特色、苦心研究其它劇種的唱腔 ,經過細心整理後創出別致的聲腔、身段作表而重新塑造角色性格,豐富了表演內涵。她的扮相俊美、表演細膩、能文能武,開創了獨特的表演風格。

代表劇目

張派代表劇目非常多,如《楊金花奪印》、《秦香蓮》、《平遼東》、《秦雪梅》、《桃花庵》、《鴛鴦盟》、《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天門陣》、《刀劈楊藩》、《陰陽河》、《洛陽橋》等。

流派傳承

“飛馬”豫劇隊從成立之初,獨具慧眼的張岫雲就從培養新演員著手,邊演出邊擴展陣容,先後接收了不少京劇和河北梆子演員,並於1958年招收了第一批學員,其中成才者甚多,尤其是1952年出生的王海玲,天資聰穎過人,秉賦甚高,主工花旦、刀馬旦,兼演老旦、帥旦、青衣,一招一式過目不忘,一腔一韻過耳入心,14歲便因主演《花木蘭》而嶄露頭角。王海玲扮相俊美,天賦佳喉,演唱細膩蘊藉,準確傳神,咬字清晰流暢,如珠落玉盤;表演裊娜生姿,媚態百生,並逐漸形成了清麗委婉、含蓄內斂、落落大方的藝術風格,成為繼張岫雲之後的又一位“台灣豫劇皇后”。
王海玲17歲獲得台灣第十屆“戲曲表演”獎章,是台灣歷年裡最年輕的獲獎者;1991年年底,王海玲獲紐約紐約美華藝術協會“亞洲最傑出藝人獎”;1998年王海玲獲台灣“第六屆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的傳統戲曲獎;2000年9月王海玲獲台灣第四屆戲劇類的國家文藝獎。
王海玲之外,台灣豫劇界的後起之秀還有劉海艷、劉海霞、李海雯、李美麗潘海英、潘海芬、任海春、鄧海蓮、管海奴、曹海亭等,可謂是群星燦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