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派,漢族,現任筠健醫學檢驗實驗室(遼寧)有限公司總經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派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務:筠健醫學檢驗實驗室(遼寧)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派,漢族,現任筠健醫學檢驗實驗室(遼寧)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派是京劇藝術大師、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創立的京劇青衣流派。張派是繼四大名旦之後,現代京劇旦行中最有影響,流播最廣的流派。張派藝術自20世紀70年代後期風靡一時,多為中青年女演員所刻意模仿,門徒甚眾,幾與梅、程諸派聲勢相...
張派是“台灣豫劇皇太后”張岫雲創立的豫劇旦角藝術流派。張岫雲繼承了豫劇的傳統演唱和表演藝術,並大量學習了京劇的表演藝術,以精湛的表演技藝紅遍台灣全島,對豫劇在台灣的發展貢獻巨大。簡要介紹 張岫雲藝名“萬里雲”,幼年曾受教於豫劇名旦“玻璃脆”,一年後入“萬家班”學藝,之後又曾拜豫劇名家楊金玉門下學藝,...
張派是越劇表演藝術家張雲霞創立的越劇旦角流派。張雲霞幼年曾學京劇,後改演越劇,她在繼承袁派兼蓄傅派的基礎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張派藝術。張雲霞表演戲路開闊,專長花旦,兼擅青衣、武旦。張派唱腔清麗委婉、韻味深長。簡要介紹 張雲霞童年時曾學習京劇余派鬚生戲,1946年加入雪聲劇團後,受袁派藝術薰陶,初期模仿...
張派是由張桂鳳創立的越劇老生流派。張桂鳳是越劇歷史上著名的“十姐妹”之一,為越劇老生行當的成熟、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為數代越劇演員擔任配角,被譽為“越劇老生泰斗”。簡要介紹 張桂鳳15歲時入嵊縣招龍橋科班學戲,拜袁曾燦為師,工老生,兼習花臉等。1941年到上海,在東安越藝社任頭肩老生,拜紹劇名演員...
張派,漢族,現任 筠健醫學檢驗實驗室(遼寧)有限公司總經理。 社會任職 筠健醫學檢驗實驗室(遼寧)有限公司總經理 。發表論文 2022年作品《天然植物源的抑菌活性及在內衣洗滌中的套用現狀分析》發表於《中國醫學人文》31期;2023年作品《益生菌洗髮水及益生菌對皮膚老化修復的效果探討》 發表於《中國科技人才》 ...
張派相聲以相聲宗師張壽臣(1899—1970)為代表,其表演的特點是勇於創新,從現實生話中吸取養分,創造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運用“包袱”的特點是鋪墊平穩,翻抖自然。門下弟子 門下弟子有:趙立梧、常寶堃、劉寶瑞、劉化民、康立本、葉立中、馮立樟、朱相臣、馮立全、袁佩樓、沈君、張少清、穆祥林、於世德、胡振江...
張雲霞(1926-2004),中國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越劇花旦演員,張派創始人,祖籍杭州,生於上海。幼年曾學京劇,1943年起改演越劇。她在繼承袁派兼蓄傅派的基礎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張派藝術。張派唱腔清麗委婉、韻味深長。張雲霞表演戲路開闊,專長花旦,兼擅青衣、武旦。代表作有《轅門斬女》、《秦香蓮》、《李翠英...
相聲(張派藝術),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曲藝類項目。歷史淵源 相聲江南張派創始人張永熙(1923年-2015年7月16日)原名張寶康,藝名“小張麻子”,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因常與張壽臣、常連安、陶湘九等相聲界前輩同台演出,藝術日臻成熟,在觀眾中逐漸享有聲望。張永熙長於“學”,他的學唱涉及面很...
張君秋(1920年10月23日—1997年5月27日),原名滕家鳴,字玉隱,祖籍江蘇丹徒,出生於北京。中國京劇演員、四小名旦之一、旦角張派創始人。他自幼家貧,父滕聯芳,隨母張秀琴在各地客串演出,後經李多奎介紹,14歲拜李凌楓為師,專攻青衣。主要劇目有《祭江》。人物經歷 1935年,與雷喜福合作在北京吉祥戲院首次...
《張派唱腔琴譜集》是2007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建民。內容提要 張君秋,男,京劇旦角。別名家鴻。北京人。經過他的潤色修飾,其唱腔有一種剛健清新的美感,形成他獨特的藝術風格。他在《狀元媒》中飾柴郡主、《望江亭》中飾譚記兒、《趙氏孤兒》中飾莊姬、《西廂記》中飾崔鶯鶯、《秦香蓮》中飾秦香蓮...
張桂鳳(1922年11月13日-2012年3月4日),出生於浙江蕭山,中共黨員,中國越劇表演藝術家、越劇張派老生創始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張桂鳳是越劇“張派”創始人,1936年入招龍橋科班學戲,師承邢勝奎,1945年在上海加入袁雪芬、范瑞娟領銜的雪聲劇團,1947年加盟范瑞娟、...
2016年4月11日晚,由福建省芳華越劇團90後青年演員俞艾麗領銜主演的“青春版”越劇《春草》,在福建芳華劇院首演。《春草》是繼《貂蟬》後,芳華復排的第二部張派經典劇目。2021年7月17日晚,越劇張派現代戲《林巧稚》在福州芳華劇院上演。《林巧稚》是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福建芳華越劇院創作演出的一部書寫...
張腔,又稱張派文學,一種以模仿張愛玲作品為主的文學風格,曾經在台灣、香港與馬來西亞的文壇造成風潮。在台灣,因為胡蘭成的影響,有人將這兩人的風格並舉,稱為“張腔胡調”。名詞簡介 張腔原是京劇名詞,指的是張君秋這一派的唱法。台灣學者王德威在1993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引用這個名詞來形容台灣文壇上,效法...
形意八卦掌,別名張派八卦掌,是由任定財所創,徐連生髮揚的中國傳統武術內家拳種。“形意八卦掌”的是以“燕、鷹、熊、猴、龍、蛇、虎、馬”為基本掌法的八卦掌,而非形意拳加八卦掌。發展歷史 形意八卦掌的由來,是任定財在張占魁原有的八卦掌基礎上模仿燕、鷹、熊、猴、龍、蛇、虎、馬八種飛禽走獸的...
張美琴,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晉劇張派藝術創始人。從事晉劇表演藝術70多年,主演鬚生。演出劇目有《三上轎》、《教子》、《明公斷》、《情探》、《孔雀東南飛》等。人物介紹 著名晉劇表演藝術家張美琴是一位享譽華北地區的鬚生名伶。她在60 餘年辛勤而富有獨創性的藝術實踐中,成功地塑造了許多...
張德福,男,1931年生於北京。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主工小生,國家一級演員。中國劇協會會員,北京劇協分會會員。評劇張派小生創始人。少時家境貧寒,七歲被送進北京順治門(現宣武門)西市場“四月仙”的評劇班學藝。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八、九歲時就已經是“小角兒”了。十歲時,他在天橋“小桃園”的戲班裡...
如袁派在四十年代多悲腔,著名的三哭,即香妃哭頭、梁祝哭靈、一縷麻哭夫就是其代表作,解放後在《相思樹》、《西廂記》、《雙烈記》、《祥林嫂》中則有新的創造;二是流派在發展中,會衍化出新的流派,如戚派、呂派、金派、張派都是從袁派中衍化出來的,它們又各具特點,這樣生生不息,才有活力。得到公認的...
張承好,男,1962年9月出生,安徽合肥人,著名張派老生,一級演員。曾獲1986年江、浙、滬越劇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三等獎。多次赴香港演出。主演過《十一郎》《玉鐲冤》《陸文龍》等。個人簡介 1974年考入上海越劇院學館,工老生,宗張(桂鳳)派。1980年畢業後轉入上海越劇院,任青年劇團主要演員。影視作品 主演過《...
張小軒(1876~1945)京韻大鼓藝人,“張派”京韻大鼓創始人。北京人,青年時常在北京南郊票演北京時調小曲《繡麒麟》、《嘆五更》等。後因清廷禁唱時調小曲,改學木板大鼓,拜朱德慶為師,登台演唱時海報貼“文明大鼓”。他擅唱的曲目有《博望坡》《古城會》《華容道》等。人物簡介 (1876~1948)一作張筱軒,...
薛亞萍,女,生於1946年。京劇張派旦角演員,第八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中國張君秋藝術基金會理事。僑居美國。2004年回到北京定居。藝術經歷 薛亞萍,生在北京一個梨園家庭,外祖父是京劇名淨李春恆,母親是京劇名旦李婉雲,深受影響,自幼隨母學戲,特別對張(君秋)派藝術...
張惠雲老師唱腔的技巧以前分析過——張派藝術特色之我見——這裡只提一下張惠雲老師對鼻音的運用。張派的鼻音運用真是出神入化,除了按照每個鼻音字的發音部位控制發聲以外,還將一些本來不是鼻音的字也用鼻音處理,突出高腔亮、脆、甜潤,低腔穩、柔、純厚的特色,極具藝術感染力。張惠雲老師的唱腔很難學,第一...
張美超,京劇張派青衣演員。張美超,京劇張派青衣演員。 她的父親曾經是一名京劇老生,張美超12歲那年,就被父親送到當地的一所藝術學校學習。2003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大專班,2005年7月畢業。從師王宛華、夏慧華、馬小曼、李蘭莉、薛亞萍、陸依萍、蔡英蓮、陳小燕、張潯彭、王曉燕、關靜蘭、胡芝風、溫如華等。現工作於...
關永昭 我國著名的張派書法家,冀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簡介 關永昭 我國著名的張派書法家,冀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作品 關永昭書法作品賞析
張學濟,男,京劇小生演員。張君秋之子。師從葉盛蘭先生,工葉派小生。演出劇目 2005年10月15日,紀念張君秋誕辰85周年張派代表劇目匯演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舉行。《望江亭》(4位張派弟子分別飾演譚記兒:王蓉蓉演“觀中”、張萍演“府中”、王潤菁演“船上”、張學敏演“公堂”,劉雪濤、張威、張學濟分飾白士中,...
《望江亭》是張君秋先生著名代表劇目由劇作家王雁根據元代關漢卿著雜劇《望江亭中秋切繪旦》和川劇《譚記兒》改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拍攝成京劇電影,《望江亭》在京劇舞台上一直久演不衰 望江亭劇情 1956年王雁改編、張君秋演出,為“張派”代表作。劇情:居於清安觀中的新寡譚記兒才貌雙全,觀主侄兒白士中新近失偶,往...
蔡英蓮,1945年出生,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師、教授。從藝幾十年,參加過著名京劇《四郎探母》演出,現執教於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繼承和發揚了張派藝術,為我國戲劇理論發展做出了貢獻,受到各界好評。人物生平 蔡英蓮 女,1945年出生,中國戲曲學院表演系教授、“學術帶頭人”,研究生班,流派班...
張學敏,1947年出生於天津,工青衣,天津京劇院一團主演,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京劇大師張君秋弟子,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代表作品《四郎探母》等。人物經歷 張學敏自幼喜愛張派藝術,1960年考入天津戲校. 一九六二年,十五歲的張學敏就以一個國小員的苗子進入天津市京劇團。入團後,她刻苦鑽研業務。一...
張學浩,男,1947年生,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張君秋先生第四子,京劇武生,旦行。1958年拜京劇武生茹元俊為師,工長靠大武生,畢業後從事京劇武生表演。由於從小受父親藝術的薰染和浸潤,又有得天獨厚的遺傳基因,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習與雕琢,其神韻酷似其父。近年來他改習青衣,將傳承、弘揚張派藝術作為自己的最大...
張巧珍,1945年,張巧珍出生於湖北漢川,13歲從藝楚劇,一生為觀眾留下了許多深入人心的經典形象。50餘年來,她主演百餘部劇目,還開創了楚劇“張派”藝術,有人稱她為楚劇的一面旗幟。2015年2月6日早晨5時51分,張巧珍因病醫治無效離世,享年70歲。人物生平 1945年,張巧珍出生於湖北漢川,13歲從藝楚劇,一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