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之(民國時煙臺聯合中學校長)

張敏之(民國時煙臺聯合中學校長)

張敏之,台灣“澎湖案”主要蒙冤者。其早年從事教育,國民黨潰逃台灣之際,他組織山東流亡學生赴台,因澎湖地區駐軍缺兵,因此強迫征軍,導致師生極力反抗,最後軍方採取嚴厲手段,不但使用私刑殺傷學生,並將流亡學校的師生張敏之與鄒鑒等人污陷為“匪諜”,1949年12月11日槍斃於馬場町;澎湖案當年造成200多人死亡,7人以匪諜罪名槍斃,被稱為“外省人的2·28事件”;此案幾經變故,直至1999年才隨著張敏之夫人王培五(1908—)的回憶錄——《十字架上的校長》的出版大白於天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敏之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07
  • 逝世日期:1949
人物簡介,人物生活,

人物簡介

張敏之(1907年-1949年12月11日),山東省牟平縣人,山東教育家,台灣白色恐怖大案澎湖七一三事件的受難人,中國國民黨黨員。
張敏之張敏之
1907年生於山東省牟平縣。十六歲時,他考入先志中學新制第一班。在校期間,他加入中國國民黨的外圍組織“平民學會”。高中畢業後,他由中國國民黨山東省黨部保送入中央黨務學校,成為該校第一期畢業生。
1928年春,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張敏之組織了北伐宣傳隊,在山東南部地區活動,後他任‘黨義教育訓練班”訓育主任,中原大戰爆發後,張敏之因對政局失望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經濟系二年級。1931年夏,他和王培五在濟南結婚。畢業後,張敏之任濟南第一師範學校訓育主任,不願捲入政治。他曾經向長官表明:我要做教育家,我辦的是教育,不是黨務;愛國與愛黨是兩碼事。
1937年8月,山東省教育廳將他升任山東省立煙臺中學校長。1939年初,日軍北上掃蕩,張敏之遂遷移該校至位於牟平山區的青山村。當時共有1500餘人成立了六聯中。
1942年7月,張敏之奉山東省政府的命令,率1000多名師生遷往皖北,至安徽阜陽,此後又有其他山東學生前來投奔。國民政府教育部將山東省立高中改為國立高中,張敏之改任國立二十二中教務主任,第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李仙洲兼任校長,但不駐校,張敏之成為該校實際負責人。抗日戰爭結束後,在皖北的師生因交通阻隔未能返回家鄉,山東省教育廳則對他們不聞不問。
1947年春,中共軍隊進攻皖北,張敏之率該校師生離開皖北,一個半月以後他們抵達徐州,又逢戰火而無法繼續前進。當局要求將學生就地遣散,但張敏之未同意,而是自己護送學生返回了家鄉。當時省立山東中學已經於濟南復校,劉澤民任校長,張敏之遂讓位。
張敏之夫人所著《十字架上的校長》回憶錄張敏之夫人所著《十字架上的校長》回憶錄
後來他帶全家到上海,正準備赴台灣時,青島市市長李先良成立難童學校,張敏之應邀任校長。一年之後,青島成為一座孤城。
1948年11月,煙臺各中學的師生撤退到上海,組成了煙臺聯合中學,各中學校長一致迎請張敏之出面領導。張敏之遂率學生南下流亡,經徐州到達南京。蔣介石擔心首都南京局勢失控,強令將山東學生遣送湖南,限期三天內運離南京。
1949年初,已到達湖南的張敏之決定將學校遷至貴州貴陽,但師生行至湖南衡陽又遇阻而滯留。當時中華民國教育部、山東省流亡政府均已遷到廣州,山東各地的流亡學生也陸續到廣州,但人數已經減到一萬人左右,其中包括張敏之任校長的煙臺聯合中學2000多人,濟南一、二、三、四、五聯中、昌維聯中、海岱聯中等七所學校的學生共8000多人。
經多方懇求,時任台灣軍政長官的陳誠勉強同意山東流亡學生赴台灣,但附有條件:一、思想動搖者必須除去。二、十七歲以上高中生應入伍接受軍訓。
1949年6月22日,八所聯中的師生合計8000多人從廣州黃埔碼頭登上濟和輪前往澎湖。他們到達澎湖後,軍方撕毀了與校方的協定,強征該批中學生入伍,引發師生反抗。
張敏之為維護學生權益而出面交涉,被軍方控為“匪諜”,張敏之和106名師生遭到槍決,其中張敏之於1949年12月11日遭槍決。
張敏之(1907—1949),1907年生於山東牟平縣,十六歲考取了當地一流國中先志中學,成為新制第一班學生。張敏之在校期間加入國民黨外圍社團“平民學會”,高中畢業後,由山東省國民黨部保送報考中央黨務學校,成為黨校第一期畢業生。
1949年6月22日,八所聯中師生合計八千子弟,在廣州的黃埔碼頭登上了開往澎湖的濟和輪。
抵達澎湖後,軍方撕毀與校方簽訂的協定,強征這群中學生入征,引發學生的反抗,張校長為維護學生權益挺身抗爭,被軍方以莫須有的“匪諜”入罪,他和106名師生被槍決;被張校長保全下來的學生中,多有後來在學術教育界成就卓著者,如前台灣大學校長孫震等。
1949年12月12日早上,在台灣出版的國民黨《中央日報》第四版,與台灣省政府經營的《新生報》第四版,都印出斗大的震撼標題與集體槍決照片:“台灣豈容奸黨潛匿,七匪諜昨伏法”及“你們逃不掉的,昨續槍決匪諜七名。”副標題則配以:“保全部破獲匪兵運機構,黨羽百餘人均一網打盡。”及“對叛徒不寬容”等,這就是白色恐怖第一案——澎湖案
張敏之校長死後,夫人王培五頂著匪屬的惡名,獨力撫養兒女長大成人。這一冤案的真相直到50年後的1999年才隨著王培五的回憶錄——《十字架上的校長》的出版而大白於天下。

人物生活

1928年春,國軍北伐,張敏之組織北伐宣傳隊在山東南部活動,後來擔任‘黨義教育訓練班”訓育主任。在班上認識了來自濟寧縣的——教會女中的高材生王培五,他們成了一對戀人。在黨義教育訓練班上王培五因測驗成績第一,獲得張敏之頒發《三民主義》與《建國大綱》兩本書。在兩人談論婚嫁時,張敏之就對王培五說:“我很窮,沒有什麼聘禮,當初當獎品的那兩本書,就算是我的聘禮吧!”而王培五也回說:“我家雖有錢,但也不會帶什麼嫁妝,我自己就是無價的活嫁妝。”王培五後來常向友人開玩笑說:“我嫁給了三民主義。”
王家在山東是望族,張家則貧寒,王培五雙親都反對這門親事。但王堅持已見,將父母請來的媒人趕走。後來王培五考上北京師範大學英語系預科。
北伐成功後,蔣介石為獨攬大權而引發內戰,張敏之失望透頂,他插班考進上海的復旦大學經濟系二年級,這對戀人於是分赴南北求學。
1931年夏天,兩人回濟南結婚。
張敏之畢業後,不願涉入政治,擔任了濟南第一師範學校訓育主任。他曾向長官明確表示:“我要做教育家,我辦的是教育,不是黨務;愛國與愛黨是兩碼事。”在他的苦心經營下,沒多久濟南第一師範就成為名校,1937年8月,教育廳提升他為山東省立煙臺中學校長。然而不旋踵間煙臺就淪入日軍之手,他被日本通緝,家人跟著他躲藏吃苦,王培五則攜帶一雙幼子顛沛流離。
1939年初,日軍北上掃蕩,張敏之乃遷校至牟平山區的青山村。這是他首次帶領學生流亡,當時共有一千五百餘人成立了六聯中,從此展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1942年7月,局勢日壞,張敏之奉山東省政府的西遷命令,率領著千餘名師生再度前往皖北。到了安徽阜陽,其它山東學生一批批不斷地投奔,教育部將山東省立高中改為國立,張敏之改任國立二十二中教務主任,校長由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李仙洲兼任,張敏之是實際負責人。流亡中張敏之常年總是兩套衣服換穿,從未穿過第三套,同事看不過去,送了一套西裝料,但也從來未見他穿過。每天早晨他帶領學生晨操跑步至少四千公尺,沒有假期周末。因為他認為在戰亂中健康第一,只有跑得動的人,才有生存的機會。
二戰結束後,因交通阻斷,流亡皖北的師生無法返鄉,而山東省教育廳也把他們忘掉了。
1947年春,中共軍隊進攻皖北,張敏之帶領學生再度流亡。一個半月後到達徐州,又因戰火無法前進。當局要求就地遣散學生,但他基於責任感自己護送學生返鄉。
這時省立山東中學已在濟南復校,派了劉澤民當校長;張敏之於是讓賢。當他帶著妻子與六個兒女在上海準備赴台時,青島市長李先良成立了難童學校,邀請張敏之擔任校長。學校位於郊區,張敏之便隻身赴任,妻子帶著六個子女在城裡與小職員合擠一間宿舍。
一年後青島成為孤城,1948年11月,煙臺各中學師生撤退至上海,組成煙臺聯合中學。各校長一致表示歡迎張敏之領導。張帶領學生流亡南下,陸續到達徐州、南京。蔣介石擔心首都失控,強令山東學生遣送湖南,限三天內運離南京。
1949年初,已到湖南的張敏之決定遷校至貴州貴陽市。然而,剛到衡陽又無法西進,此時國民政府教育部及山東省流亡政府又遷廣州,山東各地流亡學生也陸續到達,但已減為一萬左右。其中除煙臺聯中二千餘人,尚包括濟南一、二、三、四、五聯中,昌維中學等七所學校的學生共八千餘名,唯一的去處便是台灣。經多方懇請,台灣軍政長官陳誠勉強同意山東學生赴台,但卻附有條件:一是思想動搖者必須除去。二是十七歲以上高中生應入伍接受軍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