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金經

張掖金經,指張掖市博物館所藏明代英宗正統年間用金泥抄寫的《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此經為當時鎮守張掖的太監王貴依據《永樂北藏》中的經書出資延請書家抄寫,採用了名貴的紺青紙和金泥,因而整部經書華美異常。1996年被國家文物局專家組鑑定為“國寶”。

緣由,張掖大佛寺與金經,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緣由

明成祖朱棣為籠絡民心,登基伊始就採取了諸多手段,向全國各地頒賜佛經是其中的一種手段。《永樂北藏》應運而生。《永樂北藏》,的全名是《大明三藏聖教北藏》,是相對於在南京的刻版印刷的佛經而言的。這部佛經從永樂八年在北京正式開始雕刻,到明英宗正統五年完成,前後歷時30年時間,內容主要集中了經、律、論三大部,共收佛經1621部,6361卷。經書為折裝本,不同於日常所見的線裝古籍。當時,為了顯示大明王朝的皇家氣魄,這套經書加大了字型版心,每版25行,每頁5行。採用藍稠封皮,而且每頁首卷前面都有一個場面宏大的現法圖。
正統六年初,第一部份由明皇室頒賜給張掖大佛寺的佛經首先運抵到了甘州城內。這部佛經是《大般若波密多經》。從北京到張掖路途遙遠,當時人們經過5年的艱苦跋涉,才將全部經書運到了張掖,隨後明英宗的聖旨也就到了。那個時候陝甘為一體,故而在聖旨中說,安置在陝西甘州臥佛寺,嚴禁縱容閒雜之人和僧侶觀玩。
當正統十年首部經書《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運抵張掖以後,引來各方面的關注,這同樣引起了駐守張掖太監王貴的注意。由於明代皇帝比較寵信太監,在全國各地安插了不少的太監,讓他們監督地方的文武官員。王貴在督修張掖大佛寺殿堂時,自然免不了和佛經接觸,尤其剛剛運回來的《大般若波多羅密多經》,他們成為首批讀者。經書精美的裝潢、宏大的講經場面,流暢的字型,打動了這位“貴人”。同時也具有向皇帝表明忠心的目的。這位太監決定出資,抄寫《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他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很快組織起了一個寫作班子,這裡面有書畫高手,也有抄寫高手,自然也少不了裝潢高手。整整600卷的《大般若經》,至少用去三四年時間才完成。可惜的是,那位出資的太監沒能看到金經完成就去世了。然而人們依然按照計畫完成了經書的抄寫。

張掖大佛寺與金經

張掖大佛寺,始稱“迦葉如來寺”,因寺內供奉釋迦牟尼的塑像,又被人們稱之為“臥佛寺”。該寺始建於西夏崇宗永安元年(1098年),歷時五載,至1103年竣工。其實,據人們推測,早在東晉時候,這裡就是寺院了。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軍閥馬步芳等人統治了整個河西走廊地區。為了以防不測,信徒們和大佛寺主持商議後,決定悄悄修建一座密室,將《大明三藏聖教北藏》和金經藏在裡面。 為了嚴格保密,密室的門就開在主持所住的小屋內。這個謎人們長久地保存了下來。一天天過去了,經書就這樣保留下來。
1972年,張掖縣文化館組織人修葺大佛寺時,人們打開最後一位主持姚尼姑住過的小屋後,發現小屋內有暗門,通過暗門,藏經的密室就出現在人們面前。據說那是一個夾牆形成的密室,十幾隻一人多高的木櫃一字排開。這個傳奇般的護寶故事,不僅將一部佛經完整地留給了大佛寺,而且也讓大佛寺充滿了傳奇色彩。

大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般若經(Mahāpraj?āpāramitā-sūtra),佛教經典。簡稱《般若經》。為宣說諸法皆空之義的大乘般若類經典的彙編。唐玄奘譯。600卷,包括般若系16種經典(即十六會)。其中第二會(《二萬五千頌般若》)、第四會(《八千頌般若》)和第九會(《金剛般若》)為般若經的基本思想,大概成書於公元前1世紀左右,其他各會是在以後幾個世紀中成書的。一般認為最早出現於南印度,以後傳播到西、北印度,在貴霜王朝時廣為流行。梵本多數仍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