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大事年表,人物介紹,
大事年表
1908年10月16日出生於河南新縣陳店鄉梅花村。
1928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9年春,被選為村農會主席。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光山縣弦南區農民赤衛隊政治委員。
1931年1月,帶領農民赤衛隊編入光山縣紅軍獨立營,任連政治指導員。後任紅4軍營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治委員。參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第1至第4次反“圍剿”鬥爭,西征轉戰。
1933年7月,任紅30軍政治部主任,紅31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反三路圍攻、反六路圍攻和紅四方面軍長征。
1933年9月,任中共蘆山縣委書記。
1936年任紅軍總衛生部政治部主任。
抗日戰爭時期,隨八路軍第129師開赴華北抗日前線,轉戰太行、太岳,進入冀魯豫平原。
1642年在抗日反“掃蕩”鬥爭中,親臨前線指揮戰鬥,被八路軍總部譽為“智勇雙全的八路軍青年將領”。
1944年10月,任八路軍南下幹部大隊政治委員。
1945年1月,與新四軍第5師會合後,任中共鄂豫邊區黨委組織部長兼黨校校長。
1946年1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組織部副部長。6月,任中原局幹部旅政治委員。參加了中原突圍。7月,在陝西鎮安犧牲。
人物介紹
張成台烈士小時唯讀過幾年書,為生計所迫,在13歲時不得不輟學去當木匠徒弟,藉以餬口。為了幫助父親養家,16歲時他又放棄木工活,到地主家裡當長工,飽嘗了窮苦人民缺衣少食,遭受欺凌的痛苦生活。
土地革命的風暴,席捲著整個大別山區,張成台被捲入了革命洪流,參加了剛剛組織的兒童團,並擔任副隊長。在黨和農民自衛軍的教育薰陶下,張成台迅速成長為一名自覺的紅色戰士。
1930年秋,張成台根據鄂豫皖蘇維埃政府的指示,建立了一支農民革命武裝———光山縣弦南區(今新縣陳店鄉一帶)農民赤衛隊,他擔任政治委員。1931年1月,他領導其餘的赤衛隊員編入光山縣紅軍獨立營,不久,這支獨立營也編入紅四軍。
從1937年到1942年近5年時間裡,張成台戰太行、跨大岳、越平漢鐵路,足跡踏遍了冀魯豫大平原,歷經多次重大戰鬥。在1942年春的反“掃蕩”戰鬥中,被譽為智勇雙全的八路軍青年指揮員。
中共中央中原局於1946年1月成立後張成台任中原局組織部副部長。
6月26日,我中原部隊根據中央指示分路突圍。中原局決定將局直屬司、政、供、衛機關幹部編為幹部旅,由張文津任旅長、張成台任政治委員、吳祖貽任政治部主任,隨同王震率領的三五九旅一道向西突圍。他們一路歷盡艱險、斬關奪隘,衝破胡宗南、劉峙重兵堵截的荊紫關和山陽漫川關一帶的6道防線,勝利進入陝南地區。
1946年8月2日,我軍攻占鎮安縣城後,張成台和邊區黨委副秘書長李其祥將幹部旅剩下的幾十個體力較強的幹部整編入三五九旅,完成了幹部旅化裝轉移任務。8月4日在行經離鎮安縣城西40多華里的古道溝時,張成台與李其祥和一位青年幹部3人商議,計畫化裝通過敵占區回延安。途中遇到年老體弱的軍區後勤部供給部長吳先元、閔漢清夫婦。8月7日,他們5人在縣西200華里的楊泗鄉泰山廟最後離開部隊,結伴化裝運動。8月10日當他們行至鎮安縣文家鄉時,不幸被敵人發現。敵人糾集了近30人向張成台一行撲去,張成台面數倍於我之敵,毫無懼色,進行了生死搏鬥。張成台被兇手捆綁後,活活埋在一個破石灰窯內,犧牲時年僅38歲。同時遇難的還有吳先元、閔漢清夫婦及李其祥同志。
烈士殉難不久,中原突圍部隊另一支———十五旅由鄂西北歸建,來到鎮(安)、寧(陝)、柞(水)邊界開闢豫鄂陝革命根據地第五分區。當他們聽到張成台等高級幹部遇難的噩耗後,立即派兵包圍了文家廟村莊,逮捕並處死了部分兇手。其餘漏網兇手在解放初分別受到鎮壓和判刑。
1948年 11月 28日,陳少敏在寫給時任中原局秘書處副秘書長李其祥妻子黃克的信中說:“關於祖貽(吳祖貽,中原突圍時任幹部旅政治部主任,與旅長張文津及幹事毛楚雄一起赴胡宗南部參加和談,同時遇害,犧牲時間也是1946年8月10日)和其祥二同志的事,早已用電報告訴你們,這二位同志的犧牲是確定了,祖貽與文津當代表被捕後,始終打聽不到他們的訊息,一定是敵人為消滅口實把他們殺了,其祥是與成台同志一塊被土頑殺害的,這已經捉到了殺他們的兇手正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