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81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建平是一位教師,1978年開始教學,現為中國地質大學教授,長期從事地層古生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建平
  • 職業:教師
  • 教學時間:1978年
  • 現為:中國地質大學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社會兼職,主要貢獻,論文,書籍著作,

人物經歷

1978、9~1982、6南京大學地質系 (本科);
1982、9~1985、7武漢地質學院北京研究生部 (研究生);
1985、9~1989、4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
1989、5~1992、8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講師);
1992、9~1999、3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副教授,室主任);
1999、4-現在 中國地質大學化石鑑定中心主任、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地球與大氣科學系客座研究員;
2002、4—現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公園(地質遺蹟)調查評價研究中心主任;
2003、4—現在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主要承擔研究生課程“古生態學及遺蹟化石”、“專業英語”、“現代古生物學”和本科生課程“古生物學”(雙語)、“地層學基礎”、“生命起源和演化史”等的教學工作。同時,參與及獨立承擔了多項包括國家科技部重大基礎項目、重點基礎性工作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點項目、世界自然基金會、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攻關項目、國土資源部重點專項、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及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重點項目在內的科研工作。

社會兼職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 客座研究員;
中國古生物學會教育和普及委員會 委員;
中國地層委員會石炭紀分會 委員;
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公園研究會 副秘書長;
《China Daily, China Geological Environment》,專刊,編委。

主要貢獻

論文

1、Jianping Zhang, et al., Diverse dinosaur-pterosaur- bird track assemblages from the Hakou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of Gansu Province, Northwest China. Cretaceous Research, (in press).
2、Zhang Jianping, Xue Shuhao and Yang Shipu, Jurassic Plant Trace Fossils from the Turpan-Hami Basi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Geological Review,(印刷中).
3、2005,吳因業、宋岩、賈承造、郭彬程、張啟全、季漢成、李軍、張建平,柴北緣地區層序格架下的沉積特徵。地學前緣,12(3):195-203.
4、2004, 張永忠、張建平、金小赤、柳永清,新疆第三系遺蹟化石的新發現。地質通報, 23(11):1-4
5、2004, 張永忠,張建平,吳平等,遼西北票地區中-晚侏羅世土城子組恐龍足跡化石的發現。地質論評,50(5):561-566.
6、2003, Ji Qiang, Ji Shu’an, You Hailu, Zhang Jianping, et al., An Early Cretaceous avialian bird, Shenzhouraptor sinensi, from western Liaoning,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77(1): 21-27.
7、2002,季強、姬書安、張鴻斌、張建平等,遼寧北票首次發現初鳥類化石—東方吉祥鳥(新屬新種)。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6:1-9.
8、2002,季強、姬書安、尤海魯,張建平等,中國首次發現真正會飛的“恐龍”—中華神州鳥(新屬新種)。地質通報,21(7):363-369.
9、2002,金小赤、王大寧、柳永清、張建平,新疆庫車庫爾哈剖面二個新生代孢粉組合的時代和環境意義。地質通報,21(12):823-833.
10、2002, Qiang Ji, Zhexi Luo, Chongxi Yuan, J R Wible, Jianping Zhang, J A Georgi, The earliest known eutherian mammal. Nature, 416: 816-822(SCI).
11、2002,Li Daqing, Zhang Jianping, Li Minglu, M Lockley, Bai Zhancai, Diverse dinosaur- pterosaur-bird ichnofacie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Gansu Province, China. J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2, 22(3): 79A(SCI).
12、2000,S. George Pemberton, James A. MacEachern, Murray K. Gingras and Jianping Zhang, Significance of Ichnofossils to Genetic Stratigraphy---Example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Alberta, Canada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43(5): 541-560(SCI).
13、2000, 張建平、李明路,遺蹟學研究現狀及在層序地層學中的套用潛力,沉積學報,18(3):389-394
14、2000,S. George Pemberton, Tom D. A. Saunders, Murray K. Gingras,張建平, 遺蹟相邊緣海相分析中的套用,古地理學報, 2(2): 54-64。
15、2000,張建平、吳因業、楊式溥和薛叔浩, 遺蹟化石對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侏羅世三個不同時期湖岸帶的確定。石油勘探與開發, 27(3):33-35。
16、2000,張建平、薛叔浩、楊式溥和吳因業,新疆吐哈盆地侏羅紀湖相動物遺蹟化石的發現及環境意義,慶祝郝詒純院士80華誕論文專刊,現代地質, 14(3): 373-378。
17、2000, S. George Pemberton, James A. MacEachern, Murray K. Gingras, 張建平, 遺蹟化石在成因地層學中的意義--以加拿大阿爾伯塔省白堊係為例。中國科學,D輯, 30(3):264-278。
18、2000,Li Fenglin,Zhang Jianping and Li Minglu,A Study on Miocene Shanwang Formation, Linqu, Shandong, China—with a brief review of research history in this locality,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17(Special issue):237-246。
19、2000,周宏春、張建平,建議儘快建立我國石油戰略儲備制度。勘探家,5(4): 66-70。
2000,李承森、王宇飛、孫啟高、李鳳麟、張建平,等,山東省臨朐縣山旺組硅藻土層的劃分。植物學通報, 17(專輯):247-251。
20、1999,張建平、孫善學,地學類本科生素質教育的幾個問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95-96.
21、1998,Zhang Jianping, Xue Shuhao and Yang Shipu, Terrestrial Jurassic Plant Trace Fossil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from Northwest China. Summaries of Papers, 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Jurassic System, Vancouver, Canada, p92-3.
22、1995, Zhang Jianping, Li Xiang and Zheng Zhaochang,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 Cambrian trace fossils and ichnofabric,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sequence stratigraphy from Ordos basin, Northwest China. Collection of Abstracts, 3rd International Ichnofabric Workshop. Copenhagen, Denmark.
23、1995,陳芬、周洪瑞、孫克勤、賈進華、張建平,等,寧夏及鄰區石炭紀植物群,現代地質, 9(1):1-10。
24、1992,張建平,群落古生態學面臨的幾個問題,中國科協首屆青年學術討論會(南京)論文摘要。
25、1991,楊式溥、張建平和楊洪,古生態學研究方法。現代地質, 5(1):1-12。
26、1989,康育義、孔慶生、張建平,等,介形蟲殼瓣形態分析及其游泳能力測算方法初探。微體古生物學報, 6(3):247-256。
27、1989,張建平、楊湘寧,物種特徵在生物絕滅事件中的作用。現代地質, 1:42-48。
28、1987,張建平,內蒙古珠斯楞海爾罕地區早、中泥盆世腕足類的新發現及其古生態初論。在:“阿拉善地塊北緣生物地層及構造演化”(論文集),武漢地質學院出版社,武漢。

書籍著作

2005,張建平、田明中、武法東、呂朋菊、鄭元,岩岩泰山。山東省地圖出版社。濟南。
2004,焦偉俠、張建平、武法東、田明中,中國喀斯特的故鄉—四川興文。中國科學普及出版社,北京。
2004,楊式溥、張建平、楊美芳,中國的遺蹟化石。科學出版社,北京。
2004,季強、陳文、王五力、金小赤、張建平,等,遼西中生代熱河生物群及相關地層的綜合研究。地質出版社,北京,375頁。
2004,張建平,埋藏學及古生態學。在:季強、陳文、王五力、金小赤、張建平,等,遼西中生代熱河生物群及相關地層的綜合研究。地質出版社,北京,241-282頁。
2004,季強、金小赤、張建平,等,熱河生物群的發展及演化。在:遼西中生代熱河生物群及相關地層的綜合研究。地質出版社,北京,289-294頁。
2004,姜建軍、李明路、張建平,中國世界地質公園。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北京。
2004,田明中、武法東、張建平,塞北金三角—神奇的克什克騰。遠方出版社,呼和浩特。
2004,田明中、武法東、張建平、孫紅艷,內蒙古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導遊指南。中國旅遊出版社,北京。
2004,田明中、武法東、張建平,走進克什克騰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旅遊出版社,北京。
2003,李明路、張建平、穆麗霞,走進國家地質公園(二),中國大地出版社,北京。
2002,李明路、張建平、胡杰,走進國家地質公園(一),地質出版社,北京。
2002,張建平,可持續性。在:侯元兆等,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第一章(譯)。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13-53頁。
2000,張建平、金小赤和楊湘寧,遺蹟化石:生物學、埋藏學及其套用(譯著),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
2000,張建平(特邀副主編),《現代地質--慶祝郝詒純院士80華誕論文專刊》, 14(3)。
2000,張建平(編寫成員之一),含油氣盆地層序解釋技術與套用。石油工業出版社,北京。
1993,楊式溥、張建平、楊洪,古生態學:原理和方法(教材),地質出版社,北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