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閣

張廷閣

張廷閣,號鳳亭,1875年10月4日生於山東省掖縣石柱欄村。“雙合盛火磨”的創始人和經營者。張庭閣是位具有愛國思想的民族資本家,崇尚“實業救國”,通曉俄語。1896年張廷閣從煙臺乘海船逃荒去海參崴投親謀生,1912年,張廷閣兌出海山崴的商鋪,來到哈爾濱經商。1927年,張廷閣的企業資本銀幣182萬元,成為哈爾濱商界首富,被選為哈爾濱商會總會長。1945年9月,曾任哈爾濱市政府臨時市長。1954年2月,張廷閣病逝於哈爾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廷閣
  • 別名:張鳳亭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掖縣,山東省
  • 出生日期:1875年10月4日
  • 逝世日期:1954年2月
  • 職業:商人,民族資本家
  • 主要成就:曾任哈爾濱市政府市長
    曾任哈爾濱商會總會長
    曾任海參崴中華總商會會長
    雙合盛火磨”創始人
    雙合盛五星啤酒”創始人
人物生平,在影視作品中,張廷閣故居,

人物生平

張廷閣,號鳳亭。1875年10月4日生於山東省掖縣石柱欄村。幼年家境貧寒。曾入私塾讀書,父親去世,被迫輟學務農。
中日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侵入山東半島,戰亂、掠奪,使老百姓困苦不堪。張廷閣全家的生活也難以維持。他離開母親,隨同比自己年長的侄子張天綱,走了“闖崴子(海參崴),拾金子”的路。經張天綱介紹,入海參崴“福長興”菜床學生意,並學會了俄語。當地雜貨鋪“雙合盛”掌柜郝升堂發現張廷閣頗有經商才幹,十分賞識,多次以誠相邀。1898年,張廷閣離開“福長興”,入股“雙合盛”,很快就當上了“雙合盛”副經理。由於經營有方,使“雙合盛”得到很大發展。
張廷閣經商手段靈活,善於把握機會。日俄戰爭前夕,他趁大批俄軍集結海參崴之機,設法與俄軍軍需官拉上關係,承攬了俄軍日用品供應的大筆生意,賺取了巨額利潤。他在與俄軍交往中獲得了日俄戰爭即將爆發的訊息後,便大量囤積貨物,待機出售。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俄國遠東地區的海上運輸線被封鎖,海參崴的貨源斷絕,物價飛漲。這時,他將戰前僅4戈比1斤購進的食鹽,以50、60戈比1斤的高價拋售,從中大獲暴利。“雙合盛”的實力更加雄厚。它不僅在海參崴租地建樓、設立分號、擴充營業項目,而且還在莫斯科、大阪、橫濱、香港、新加坡等地設有駐在員,直接與當地廠商建立進貨關係,也同英、德等國廠家簽訂長期訂貨契約,確保其貨源廣泛、渠道暢通,生意日益興隆,成為當地商界首富。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統治,為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時機和條件。在“富國利民”、“實業救國”等口號的鼓舞下,久有棄商轉工計畫的張廷閣,對回國辦實業的熱情甚高。1912年,他攜帶巨款遊歷了北京、天津、張家口等地,考察工商,伺機購廠辦實業。1914年,他在北京收買了瑞士人開辦的啤酒汽水廠。1915年,他在哈爾濱用50萬日本金元收買了俄國人經營的地烈金火磨,辦起了雙合盛制粉廠。翌年,他升任“雙合盛”經理,將在海參崴的“雙合盛”總賬房遷至哈爾濱。這一年他收買了前永勝公司的雙城堡火磨。1919年,又買進了哈爾濱香坊的雙盛泰油坊。至此,“雙合盛”在海參崴的資本全部轉回國內,張廷閣也結束了自己在國外的經商活動。此後又在哈爾濱建大型機械製造廠並與人合資創辦奉天航業公司。1925年,“雙合盛股份無限公司”在哈爾濱法院正式登記成立,總經理張廷閣。公司登記時資金為190萬銀元,其中,郝升堂83萬元,張廷閣70萬元,其他股東37萬元。
1920年,他投資100萬現大洋,在松花江邊興建了一座大型製革廠。這是哈爾濱民族資本大規模投資皮革工業的開始。同年,從德國訂購了整套精油設備,準備興建硬化油廠。1924年,奉系軍閥張作霖為同蘇聯對抗,防止日本染指松花江航運事業,下令收回內河主權,一律禁止外國輪船在松花江航行。為此,張作霖指定由“雙合盛”等三家企業合資收買並接辦俄國人索斯金公司的輪船。其後,成立了奉天航業公司,張廷閣任經理。1925年,成立“雙合盛無限公司”,張廷閣任總經理。1927年,張廷閣又開辦了興記航業公司。至1930年,“雙合盛無限公司”總資本達247萬元。據知情者透露,它實際資產比這個數目要大許多倍,成為哈爾濱民族工商業中資本雄厚、實力強大的企業集團。
張廷閣對每個工廠和企業都進行嚴格而有效的管理,特別是對提高產品質量、創名牌和增加生產能力,不惜血本,不遺餘力,從而使“雙合盛”迅速發展。五星牌啤酒不僅行銷內地,而且還在香港、澳門東南亞各地打開了銷路,產品供不應求。紅雄雞牌麵粉更是遠近馳名。1916年1月,“雙合盛制粉廠”正式開工生產,日產量由原來的3.3萬公斤增至4.85萬公斤。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麵粉的需要量急劇增加,張廷閣不失時機地增添設備,增加生產能力,使日產量上升到7.28萬公斤。北京政府對雙合盛制粉廠十分重視,並予以嘉獎。1919年3月,農商部稱:“哈埠雙合盛火磨資本雄厚,為華商之冠,農商部為獎勵實業起見,特呈請國務院發給匾額一方,藉資提倡。”1928年,張廷閣又從德國瑞士購進了一批先進的機器,並修建了新廠房,於1930年底投產,使麵粉日產量達15.4萬公斤。這樣,雙合盛制粉廠在哈爾濱制粉業中,成為設備最先進、產量最大、產品質量最好、信譽最高的廠家。
“雙合盛”之所以能夠如此迅速發展,主要是張廷閣的經營思想和管理手段有獨到之處。他注重長遠利益,不斷積累資金,擴大生產規模,更新設備;他大膽使用有管理能力的高級職員和技術人員,十分重視產品質量,千方百計創名牌、保名牌;他親自檢查紅雄雞牌麵粉的質量,幾十年如一日。張廷閣說:“雙合盛的名氣,就是紅雄雞給叫出來的。”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偽當局對張廷閣採取了政治上拉攏,經濟上限制,資財上勒索的手段,讓他充任哈爾濱總商會會長、濱江省實業銀行董事、哈爾濱松江膠合板株式會社社長等職。雙合盛無限公司被迫改名為“合名會社”。1938年,日偽為掠奪麵粉,從原料採購到產品銷售實行全面控制。從此,“雙合盛”的麵粉產量驟減,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虧損局面。1939年,奉天航運公司、興記航業公司等被日偽低價強行收買。還巧立名目,以兜售股票、推銷公債等手段,公開勒索“雙合盛”,使其損失資金達400萬元,約占全部資本的39%。如果加上航業和精油設備的損失,“雙合盛”的財產損失幾達一半。至1945年“八·一五”時,“雙合盛”已奄奄一息,無力開工生產。
東北淪陷時期,日偽當局仍允許張廷閣任哈爾濱商會會長,先後為他加了許多頭銜。他雖任偽職,卻善於應付,不失國人身份。緊要關頭,儘可能利用自己的社會地位做些有益於民族的事。
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解放。在人民政府的幫助下,雙合盛制粉廠渡過了資金不足的難關,開始為人民政府加工麵粉,日產量達1萬袋以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張廷閣因其資本主義自由經營思想受到限制而情緒消沉。1952年“五反”運動中,他交待了一些違法行為,被定為半違法、半守法戶。1954年1月24日,雙合盛制粉廠因棚板粉塵在高溫下自燃,引起火災,全部機器設備焚燒一空。1956年,雙合盛的北京啤酒廠、雙城堡火磨等,都實行了公私合營。
張廷閣是一位富有正義感、民族感並熱心於公益事業的資本家。1914年,他被推舉為海參崴中華總商會會長,竭力維護華商的各種權益。1918年當選為哈爾濱市公議會議員。1923年任哈爾濱總商會會長。1925年捐贈現款和麵粉救濟“五卅運動”中的上海工人。1926年他帶頭同帝俄在中國的殘餘勢力作鬥爭,維護國家主權。他曾為民請命,要求改組俄人把持下的公議會,收回哈爾濱市政權。他的行動得到了各界人士的支持。1926年11月1日,中國政府取消了公議會,成立了哈爾濱市自治會,被選為會長。哈爾濱市自治會的成立,結束了帝俄及其殘餘勢力長期把持哈爾濱市政權的局面。對此,張廷閣做出了突出貢獻。1931年,在哈爾濱工商界中多次率先捐獻大批款項和物資,支援馬占山領導的“江橋抗戰”。1945年9月,在李兆麟將軍等支持下出任哈爾濱市政府市長,同時參加了市政參議會。1946年1月,國民政府接收了哈爾濱市,張被解除市長職務。4月蘇軍撤退,接收大員撤離哈爾濱。哈市政參議會立即召開會議,商討迎東北民主聯軍進城事。會後1946年4月,同各界知名人士聯名呈請民主聯軍“迅速進駐市內,以維治安,而慰民望,不勝迫切待命之至”。這是他在歷史轉變的關鍵時刻又一次利國利民的開明行動。
1954年雙合盛制粉廠失火之後,張廷閣在哈爾濱病逝。終年79歲。

在影視作品中

有人說《闖關東》中主人公朱開山,就是當年萊州闖關東的張廷閣。電視劇《夜幕下的哈爾濱》中的盧運啟,也是當年闖關東的張廷閣。萊州民國愛國實業家張廷閣的確同朱開山、盧運啟一樣,都有著一種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一般不畏強暴的民族氣節、一腔愛國為民的忠貞情懷。

張廷閣故居

張廷閣不僅製造了五星啤酒,他的宅院也是名冠京城的。張廷閣的宅院就在西交民巷87號。87號和北新華街112號原來是一處宅院,87號是住宅,112號是花園。整座宅院坐北朝南,東院為廣亮大門,進門是影壁,影壁旁邊是由太湖石精心疊成的內院門,門上的一塊太湖石上還有乾隆皇帝癸卯新正御筆題詩一首。由假山入到內院,院中有北房三間,東西耳房各兩間,東廂房五間,西邊為廊與花園相通。再後為三進院落。西院為花園,前有太湖石假山,山上鑲嵌漢白玉題字刻石,其中竟也有乾隆皇帝御筆,題寫的是“普香界”,還有嘉慶皇帝御筆題寫的“護松扇”、“翠瀲”和“排青幌”等。花園後是中西合璧的花廳,廳前有漢白玉石欄桿,和一對石獅子。院內還有矽化木、石雕等。想想張廷閣只是一介富豪,他的宅院怎么會有了皇帝的題字?原來張廷閣宅院裡的太湖石、石刻和石雕不是院裡的原物,據說是圓明園的遺物,所以就難怪上面會有皇帝的題字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