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蘊

張廷蘊(公元879——公元947),字德樞,開封府拱州(今河南省睢縣)人。

張廷蘊素來清廉,歷任七州,因病去世的時候,家中沒有留下多餘財產。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廷蘊
  • 字號:德樞
  • 出生地:開封襄邑
  • 出生時間:879
  • 去世時間:947
  • 主要作品:[新五代史]雜傳第三十五
個人經歷,史書記載,相關文獻,

個人經歷

年輕時在宣武軍當兵,離去後事奉晉,逐漸遷任軍校。
常隨唐莊宗征伐,勇往直前,奮力作戰,滿身傷痕,唐莊宗認為他很勇敢,任為帳前黃甲二十指揮步軍都虞候、魏博三城巡檢使。  這時,唐莊宗在魏州,帶劉皇后隨行,劉氏常放任她手下的入侵擾百姓無法無天,沒有人敢說什麼,張廷蘊則把他們抓來殺掉。
楊立在潞州反頻,唐莊宗派唐明宗任招討使,元行欽任都部署,張廷蘊任馬步軍都指揮使,率兵為前鋒。  張廷蘊到達潞州,天色已晚,就率領一百多士兵越過城濠登上城牆,守城的人不能抵抗,於是攻破潞州。
第二天天亮,唐明宗和元行欽後到,唐明宗心裡對他很不滿。
張廷蘊因功遷羽林都指揮使、申懷沂三州刺史、金穎隴絳四州防禦團練使、左監門衛上將軍。
開運年問,因病而死。
張廷蘊是個武人,認得的不過幾個字,而平生看重文人。
曾隨唐明宗攻破梁的郫州,抓獲判官趙鳳,張廷蘊對他說:“我看你的樣子必定是個儒生,不必隱瞞了。”趟鳳如實回答,張廷蘊急忙把他推薦給唐明宗。
後來趙鳳貴為宰相,多次向安重誨推薦張廷蘊,安重誨也多次為他說話,唐明宗因對張廷蘊攻破潞州不滿,始終忌恨他,因此最終沒有讓他執掌節鎮大權。
張廷蘊素來清廉,歷任七州,死的時候,家中沒有留下多餘財產。

史書記載

父及,贈光祿大夫。廷蘊少勇捷,始隸宣武軍為伍長,唐天復中,奔太原,武皇收於帳下為小校。及莊宗救上黨,戰柏鄉,攻薊門,下邢、魏,皆從之。後戰於莘縣及胡柳陂,繼為流矢所中,金瘡之痕,盈於面首。莊宗寵之,統御營黃甲軍,常在左右,累加檢校兵部尚書、帳前步軍都虞候,充諸軍濠寨使。同光初,從明宗收汶陽,加檢校尚書右僕射,充魏博三城巡檢使。時皇后劉氏在鄴,每縱其下擾人,廷蘊多斬之,聞者壯焉。梁平,承詔入覲,改帳前都指揮使兼左右羽林都虞候。會潞州李繼韜故將楊立嬰城叛,詔遣明宗為招討使,元行欽為都部署,廷蘊為前鋒。軍至上黨,日已暝矣,憩軍方定,廷蘊首率勁兵百餘輩,逾洫坎城而上,守陴者不能御,尋斬關延諸軍入焉。明宗、行欽達明而始至,其城已下,明宗甚慊之。軍還,改左右羽林都指揮使,加檢校司空,行申州刺史。同光末,從皇子魏王繼岌伐蜀,授行營中軍都指揮使。蜀平,明宗嗣位,遷懷州刺史,賜竭忠建策興後功臣,加檢校司徒。旋移金州防禦使,加檢校太保,繼授潁州團練使、沿淮招安使。應順中,轉隴州防禦使。清泰中,進封清河郡公。高祖即位,入為右龍武統軍,遷絳州防禦使。少帝嗣位,領左軍衛上將軍,加特進。開運三年冬,以老病求歸於宋城,時年六十九。
文明廷蘊所識不過數字,而性重文士。下汶陽日,首獲鄆帥戴思遠判官趙鳳,訊之曰:“爾狀貌必儒人也,勿隱其情。”鳳具言之,尋引薦於明宗,明宗令送赴行台,尋除鳳翰林學士。及鳳入相,頗與廷蘊相洽,數言於近臣安重誨,重誨亦以廷蘊苦戰出於諸將之右,力保薦之。明宗以廷蘊取潞之日,不能讓功於己,故恆蓄宿忿,至使廷蘊位竟不至方鎮,亦命矣夫!廷蘊歷七郡,家無餘積,年老耋期,終於牖下,良可嘉也。

相關文獻

[新五代史]雜傳第三十五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舊五代史·卷七十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