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革命烈士,國內革命,抗日戰爭,新中國後,傑出人物,重大兵事,昔日土特產,古蹟,炮台,古橋,閘門與城牆,碉樓,掌故,僑刊,榮譽,教育設施,地質,張家邊話,
建置沿革
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張鳳崗一家從南雄
珠璣巷逃荒到張溪(今屬石岐區),後轉遷於此。這裡前面臨海,後面靠山,張家在此搭草寮而居,靠捕魚、種地為生。其後,有不同姓氏者不斷遷來聚居張家之旁,生息繁衍,形成村落。因張鳳崗姓張,此處又是海邊,故稱張家邊。
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稱張家邊村,屬得能都(坊都)。
1827年(清道光七年),稱張家邊村,屬得能都。
1880年(清光緒六年),稱張家邊村,屬東鎮。
1910年(清宣統二年),稱張家邊(段),屬第四區。
1921年(民國十年),稱張家邊鄉,屬第四區。
1930年(民國十九年),仍稱張家邊鄉,屬東鄉區。
1931年(民國二十五年),仍稱張家邊鄉,屬第四區。
1946年9月(民國三十五年),中山縣政府先後撤銷9個區的建制,把全縣縮編為67個鄉鎮,其中張家邊屬侖山鄉。
1951年,改稱張家邊村,屬第四區侖山鄉。
1953年,改稱張家邊鄉,屬第四區。
1955年,仍稱張家邊鄉,屬張家邊區。
1957年,稱張家邊村(行政村),屬張家邊鄉。
1958年,各大鄉普遍建立
人民公社,公社取代大鄉。同年10月,全縣34個公社(大鄉)合併為7個大公社,實行政社合一體制。當時稱張家邊生產營,屬張家邊公社張家邊耕作區。
1961年8月,中山縣恢復區的建制,當時稱張家邊公社,並分為張一、張二、張三、張四、張五、張六、張七、張八、張九等9個
生產大隊,屬張家邊區。
1966年8月,稱勝利生產大隊,屬紅旗公社(張家邊公社)。
1976年,稱張家邊生產大隊,屬張家邊公社。
1981年,仍稱張家邊生產大隊,轄區內有張家邊一村、張家邊二村、張家邊三村、張家邊四村、張家邊五村等5個
自然村,自然村與生產隊建制並存,屬張家邊公社。
1983年底,復稱張家邊鄉,屬張家邊區(
區公所)。
1987年,改稱張家邊村民委員會,屬張家邊區辦事處。
1990年,仍稱張家邊村民委員會,屬張家邊區辦事處張家邊管理區。
1993年,仍稱張家邊村民委員會,屬中山港區辦事處張家邊管理區。
1995年,仍稱張家邊村民委員會,屬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即
中山港街道)。
2002年4月,改稱張家邊小區,下設張一、張二、張三、張四、張五等5個小區(對應原轄區內的5個自然村),屬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張家邊
社區居民委員會。
革命烈士
國內革命
吳兆元(一說為吳兆源) 男,1903年8月生。1924年8月在廣州農講所學習,1926年5月被捕,後在張家邊遭殺害。犧牲前是張家邊鄉農會主席。
孫新 男,1901年4月生。1924年12月參加張家邊鄉農民協會,1926年7月被捕,後在張家邊沙崗遭殺害。犧牲前是張家邊鄉農會委員。
文桂生 男,1897年8月生。1925年12月參加農民協會,1927年7月被捕,後在張家邊沙崗遭殺害。犧牲前是張家邊鄉農會主席。
孫中 男,1901年生。1925年在張家邊農協會堂門口值班,被國民黨殺害。
抗日戰爭
吳丁財 男,1915年12月生。1938年8月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中山縣隊,1943年5月在牛起灣被捕後遭殺害。犧牲前是中山抗日游擊大隊民族中隊隊員。
陳錫坤 男,1926年8月生。1944年2月參加中山人民抗日義勇大隊,同年10月在牛頭山作戰犧牲。犧牲前是中區縱隊第一支隊孔雀中隊隊員。
馬建周 男,1919年1月生。1939年3月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中山縣隊,1944年11月在石門作戰犧牲。犧牲前是中區縱隊第一支隊民生中隊隊員。
陳亞九 男,1927年2月生。1943年9月參加中山抗日游擊大隊,1945年3月在小隱作戰犧牲。犧牲前是珠江縱隊第一支隊民生中隊隊員。
張信友 男,1920年10月生。1941年8月參加中山抗日游擊隊,1945年3月在合水口作戰犧牲。犧牲前是珠江縱隊第一支隊孔雀中隊隊員。
黃仲文 男,1923年7月生。1939年2月參加廣東青年抗日先鋒隊中山縣隊,1945年4月在張家邊被捕後遭殺害。犧牲前是珠江縱隊第一支隊民生中隊隊員。
新中國後
陳文安 男,1925年8月生。1949年11月參加解放軍,1950年4月在萬山群島戰鬥中犧牲。犧牲前是解放軍一一三師戰士。
陳深 男,1920年生。1949年11月參加農民協會,1950年7月18日在二洲國小召開會議時遭敵殺害。犧牲前是橫門鄉農會主任。
黃主國 男,1926年生。1951年4月參加解放軍,1953年3月14日在萬山群島與匪船戰鬥中犧牲。犧牲前是粵中軍區水上大隊戰士。
馬順強 男,1936年生。1954年3月參加解放軍,1956年3月在湖北省宜昌縣執行測量任務時渡海沉船,為搶救戰友壯烈犧牲。犧牲前是二七二四部隊四支隊二中隊戰士。
傑出人物
蔡北華(1913—1996) 中山市張家邊村人。1935年參加革命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市立一中和
中山大學讀書時期接受進步思想,立志投身革命。“
九一八”事變後,他積極參加各種抗日活動,加入黨的外國地下組織,宣傳團結抗日。於1936年赴日本東京大學讀書,參加
左聯、社聯等進步社團活動,參與反帝同盟及留日學生會工作,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堅決鬥爭。1949年6月,先後任上海市工商局黨組織副書記、書記、副局長等職務,積極貫徹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做好了許多工作。為上海市發展生產,恢復經濟,作出積極貢獻。文化大革命後重返工作崗位,任上海市工商局革委會副主任和
社會科學院副院長。1990年9月離職休養,繼續主動地參加社會義務勞動,關心上海的兩個文明建設。於1996年2月病逝於上海,享年83歲。中山火炬開發區第一國小側門有一蔡北華同志紀念亭,旁邊豎立著蔡北華及其夫人劉愛蓮的紀念碑;該處也為開發區第一國小德育基地。
蔡尚雄(1919-2014) 男,1919年9月出生在廣東中山市張家邊村。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2年畢業於
華北聯合大學美術系。曾任《
晉察冀畫報》攝影記者,
晉察冀野戰軍第四、第二縱隊攝影股
股長。建國後,歷任《
人民畫報》記者組組長、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中國攝影家協會常委、理事,中國文聯委員。參加了朝鮮
板門店談判等新聞報導工作。攝影作品《分秒必爭》1960年獲民主德國國際影展銀牌獎,《截流》1962年獲匈牙利國際影展金牌獎。
吳乾群(1909-2000) 張家邊二村人,專欄作家。解放後赴香港經商,1976年移民澳洲,定居悉尼,初期經營一家“皇上皇”餐館。後因為繼室朱金梅與其在澳洲團聚後不久就去世,吳乾群便將自己的餐館出售,潛心寫作。他一度出版《澳洲風貌》、《美、日、加之旅》、《孔孟之道》、《正風隨筆》等著作。其中,《正風隨筆》還曾榮獲華僑救國聯合總會頒發的“華文著述佳作獎狀”。在海外生活期間,吳乾群一直關心家鄉的教育事業,曾先後兩度出任張家邊村建校委員會委員,奔走在澳洲、美國等地發動鄉親樂捐建校經費,並捐建了張家邊村幼稚園課室。
梁森 男,張家邊人,生於1950年3月,原任張家邊醫療站站長,後任火炬開發區鎮村醫療一體化辦公室副主任,中共黨員。作為一個鄉村醫生,梁森不斷在醫療實踐中探索經驗,並虛心向中、西醫前輩學習。同時,他的醫風醫德,在民眾中有口皆碑。1999年7月,國家
衛生部授予其“全國模範鄉村醫生”稱號,並邀請其上京出席頒獎會及在大會上發言。2000年,其業績被國家錄入《中國民間名醫大全》。北京《名醫大全》編委會還向梁森頒發了“中國民間優秀名醫”牌匾和榮譽證書。
吳美珩 女,張家邊人。1996年
國際華裔小姐競選亞軍(
舊金山代表),參選後加入香港
無線電視成為旗下藝員,曾為無線電視當家花旦,拍攝過多部電視劇和電影,與台灣富商王華麟結婚產子後已息影。
陳倩梅 女,張家邊人,中國工商銀行中山分行張家邊支行行長,中共黨員。1997年被授予中山市“十傑市民”榮譽稱號。
著名華僑
陳炳林 張家邊旅澳洲鄉親,在村鎮裡投資,辦起有一定規模的果場和農場。
譚沛森 又名蔡麗榮,張家邊村人。英年旅美謀生,經營餐飲業。因經營有方,且以誠待人,深得美國當地人以及華人、華僑的信賴,生意越做越大。從1991年起,他每年都會從美國給張家邊國小、東鎮僑刊社、張家邊醫院、張家邊老人福利會、張家邊中學、張家邊幼稚園等機構匯來美金,以支持改善家鄉百姓的生活、教育環境。截至2003年,在這13年間,總計匯贈美金32500元。
譚德彰 張家邊三村人士,清末民初生人。20歲時前往加拿大謀生,從事木工。二次大戰後返鄉見到家鄉因受到外夷侵略和戰爭的蹂躪後變得滿目瘡痍、兒童失學的狀況後,把自己在海外打工賺來的幾十年積蓄都捐給家鄉建學校。在他的帶動下,村裡的華僑吳孔嘉先生等人共同出資在張家邊三村建起了張家邊國小最早的三座教室。為家鄉兒童提供了教學環境,許多人都因此得以復學。後因歲月長久,教室殘舊,1968年鄉人民政府出資將學校重建。2001年,開發區政府撥款新建5層教學大樓後,用大理石刻上譚德彰的名字,並鑲嵌在教室門前。以此作為其對家鄉教育界之貢獻的永久留念。
重大兵事
橫門保衛戰
民國28年(1939年)7月24日上午,日軍集結大小軍艦各1艘、淺水艦4艘、武裝漁船6艘、膠艇13艘、汽艇14艘、運輸船2艘,由佐世保艦指揮,以絕對優勢兵力向橫門口一帶壓境。同時從三灶島機場出動飛機2架,轟炸仰天山、大尖峰、芙蓉山、筆架山,爾後續飛黎村、東利涌、灰爐涌、下岐涌等村莊一帶掃射。
下午4時日軍指揮艦邊炮轟,邊用飛機掩護膠艇9隻,載200餘人,向橫門海岸登入,並向縱深推進,占領玻璃圍、豬山、芙蓉山、大崗山、仰天山和大尖峰等陣地。日軍強行登入後,以中共黨員為骨幹的中山武裝集結隊、國民黨中山縣守備部隊和四區別動隊,連續向日軍陣地側面發起進攻。經2晝夜激戰,奪回部分失地。此時,日軍出動飛機在上空盤旋掃射,但我軍民仍分兵穿插,困敵于山上。入夜大崗山之敵慮我方進攻,向大尖峰之敵求援,而芙蓉山之敵又以火炮攻之,雙方誤戰3小時,傷亡頗重,抗日軍民乘機接近大崗山之敵,突然沖入敵陣地,殲敵一部分,至1939年7月29日晚,抗日軍民全部收復敵占陣地。
30日凌晨3時,日軍加派武裝漁船2艘、汽艇5艘向小隱、東利涌、張家邊一帶駛進,同時向橫門前沿防線猛烈開火,企圖登入。支前指揮部調“抗先”集結隊和四區別動隊,協同守備九中隊赴珊洲、黎村一帶防守,另一支守備部隊則奔赴小隱、張家邊一帶阻擊,其餘前線官兵以猛烈火力還擊,使日軍敵寸步難進。31日,日軍派飛機4架,在我前沿陣地狂轟亂炸,緊接著敵艦炮火掩護膠艇強攻登入,但遭我軍民迎頭痛擊,傷亡更大,敵強登失敗,全部退出蟻洲島和橫門。是役歷時7天,日軍傷亡慘重,被迫於30日撤退。
8月中旬,日軍不甘心失敗,集中於我十倍的兵力,突然發起第二次針對橫門的進攻,向黎村、大王頭村、小隱、大環等村莊推進。所到之處,大肆進行燒殺搶掠,使各村十室九空。戰火直燒至張家邊一帶,矛頭直指石岐,妄圖踐踏整箇中山,軍情十分危急。橫門支前指揮部分析了當時戰局:“敵兵多路,戰線較長,面較廣,縱度較深”,必須動員全縣人民民眾,與日軍決一死戰。於是中山守備總隊、抗日武裝集結隊、“抗先”別動隊、鄉警隊、民眾武裝和人民團體,鬥志昂揚,歷經20多天的奮戰,8月中旬終於擊敗了日軍,奪回全部失地。敵無法立足,竄回海面軍艦逃命。
該戰役被改編成電影《橫門保衛戰》,詳細電影情報見“
橫門保衛戰”詞條。
昔日土特產
龍舟地西瓜
相傳八百多年前,張家邊村北面的龍舟地,又稱大沙崗(即今加工區往沙邊村的路交接處),形如一條臥龍,頭向東,尾在西,龍頭是沙土質。有一年,張家邊村開村始祖張鳳崗夫婦帶著兒女到海邊捕捉魚蝦,路過龍舟地,他們就在此棲身,而他的兒女不知疲倦,跑到龍舟地追逐,忽然看見龍舟地野生著兩個大西瓜,便摘下來當作球來踢,不料把西瓜踢開,見肉色鮮紅,用手抓一點嘗嘗,覺得清甜可口,肉裡帶“砂”,紙包不濕,於是兩人爭著吃,邊爭邊叫好吃,他父母見狀,就將另一個西瓜切開,夫妻二人品嘗,感覺清香可口,解渴透心,於是決心把種子留下,到第二年春天就在龍舟頭種植,因此地是“沙質”土壤,山水滲過,便於灌溉,所生長的西瓜,肉色鮮紅,爽口清甜,村人食之嘖嘖稱好。於是大量種植,不久傳遍中外。香港一些水果店,銷售西瓜時,招牌寫著“龍舟地西瓜”。而今龍舟地已是工廠林立了。
古蹟
炮台
三仙娘山炮台 建於清鹹豐四年(1854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在清朝時期,三仙娘山炮台肩負著抵禦外來攻擊的重任。它位於張家邊村尾三仙娘山的南坡上,占地面積約120平方米;整個建築物外形是一個六角形,內部面積占地三畝五分多。炮台平面呈半圓形,南面入口處有五間室做駐兵用,北面有12個炮位,原有鐵炮3支(已失),炮台用本土牆修築,牆高4米,厚1.15米。現基本保存完好。炮台的全部牆壁和地下都是用黃泥和殼灰混合舂成的,非常堅固。炮台的周圍牆壁高一丈三尺,厚三尺。六面體的炮台牆壁之中,前三面共有十二個卡口,每個卡口高五尺五寸,寬三尺三寸,是供發炮和瞭望用的,後面僅有兩個邊長一尺的窗眼。炮台裡面,前半部都是寬闊的平地,對準卡口的地方都有四方形的大炮座,後面有六間營房,其中兩間還分有前廳和後房兩個部分,另一間是大門入口的通道。全部房頂都是用杉、瓦結構的。炮台的大門分為兩層,外層是大木柱閘門,內層是堅固的大門。而今三仙娘炮台上的“功勳大炮”已經不在,主體建築部分倒塌,被各類植物給包圍著。該炮台遺址是中山清代海防的重要歷史遺蹟,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它雄偉壯觀,是火炬開發區全區炮台中最大的。此外,由於三仙娘山已經成為了張家邊油庫所在地,普通人並不能輕易靠近。該炮台現地處中山港社區管轄地段內。
東安炮台 建在頃九村(即張家邊五村)的東面海邊的地方,上層牆壁已拆。
先鋒廟炮台 建在張家邊村尾的先鋒廟側邊的山上,大部分現已倒塌了。
扯旗山炮台 建在張家邊四村的後門山頂上,是1940年日軍侵華時由當地人民集資興建的,現只剩下五尺多高的牆身。
後門山炮台 建在張家邊一村後門山上,現大部分倒塌了。
古橋
張四石橋(又稱仁安橋、雙鳳橋)位於張家邊四村舊更館碉樓前的仁安橋,建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此橋原為坤甸木橋,長10.5米,寬3米。清道光二年(1822年)改建為大石橋,橋面5條巨石均超過5000公斤,橋長13.5米,寬5米,是張家邊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是火炬開發區最古老之石橋。
星君廟橋 位於張家邊四村星君廟邊,建於清宣統五年(1914年),橋長13.5米,寬8.2米,初為坤甸木建造,20世紀70年代改建為混凝土橋面,現仍可通車使用。
車橋與新橋 兩橋分別位於三村和四村,均為坤甸木建造,橋面能轉動啟合,便於來往船隻通過。1991年鄉村的華僑和港澳同胞捐資,把兩橋改為與路面平齊的鋼筋混凝土橋,各種車輛可通行。
閘門與城牆
過龍閘門與
土城牆 位於張家邊四村尾的過龍閘門,高約6.7米,寬約3.5米,有前後門,前門上方書寫“紫氣東來”4個大字。閘門分上下2層,樓上有多個炮眼。閘門兩邊有城牆,用黃泥、沙石和石灰(三合土)搗夯而成,厚二尺多,高丈余,城牆上有炮眼。過龍閘門和土城牆建於清末年間(1911年),因當時倭寇猖獗,盜匪橫行,為抵禦強盜和匪徒,海邊的衝口碉樓、頃九碉樓、大王頭山碉樓等處成為第一道防線。水洲山炮台、三孖路口的先鋒廟炮台、白碉樓、三仙娘山炮台、星君廟碉樓、山邊碉樓和頃二碉樓等成為第二道防線。城牆和閘門是第三道防線。
碉樓
張四村尾上街十九巷4號碉樓 此碉樓建於中華民國時期。碉樓坐西向東,平面呈長方形,磚泥結構,面闊約9.7米,縱深約12米,高三層,約12米,面積約117平方米。一至三層均為鋼筋混凝土構築,外覆水泥砂漿並抹平。一層東面開兩門分兩間,設前柱廊,大門前有腳門,上方設拱形門楣,內設蝴蝶通花透窗。正面二層和側面一、二層均開拱形窗,上部設拱形窗楣等。三層內收,三面設柱廊,柱頂拱券相連,平頂,天台正面施火炬形灰塑。三層前部三面設外挑露台,正面底部開有多個射擊孔,並有銅錢文、菱形紋等灰塑裝飾,四角飾有鯉魚灰塑。天台女兒牆外飾花卉灰塑,並開長方豎形射擊孔。樓內有木質彩色屏風隔扇,木樓梯,混凝土樓板。該碉樓以居住功能為主,充分體現了中山近代華僑建築的特色,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
掌故
三仙娘廟
周朝時,趙公明有三位妹妹,大的叫碧霄,次的叫雲霄,三是瓊霄。當時三個公主到處雲遊,最後來到張家邊四村的村尾山(後取名三仙娘山)。此地當時四周皆茫茫大海,只有三仙娘山像小鳥一樣屹立海中。三個公主棲身山上,修煉成仙,時常在山上顯聖,村民於是立三仙廟于山巔,作為紀念。
傳說三仙娘有保土安民之術。那時,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擊敗流寇,把盜賊趕至橫門海面,這伙流寇垂死掙扎,趁火打劫,正想乘機將張家邊一帶村落洗劫一空。該伙強盜剛到張家邊三仙娘海面,仰首觀看,忽見三仙娘山所有樹上掛滿燈籠、火把,盜賊觀之,不禁膽寒,以為太平軍大隊人馬駐紮於此,大驚失色,帶領群匪抱頭鼠竄去了。村民知道三仙娘顯聖嚇退了流寇,使張家邊一帶鄉村避免一場大災劫,無不交口稱讚,此後廟中香火日盛。
三仙娘山下,朝代交替,滄海桑田。農民在山下耕耘,烈日蒸曬,淒風苦雨,十分辛勞。正在氣喘吁吁,汗流浹背,透不過氣之際,忽聞山上傳來陣陣悠揚悅耳之歌聲,真是繞樑三日,不絕於耳。村民聽之,疲勞頓消,氣力倍增,工作效率提高,故連年獲得豐收,農民歡悅,遂把山下潮田改名曰“三仙娘田”。三仙娘廟之名因此聞名遐邇。
一日,有收買穀殼(老糠)者划船至山下,日已近西,適逢退潮,遂於三仙娘山下泊岸休息。正在朦朧入睡之際,忽聞山上歌聲陣陣,悅耳非凡,十分動聽,非凡間音律可比。遂離船登岸,直至山巔,歌聲忽止,渺無人跡,只見三仙娘廟裡的三仙娘神像,栩栩如生,遂悵然而返。下至半山,歌聲又起,於是又返身飛奔山頂,歌聲立止。那人大奇之,於是佯作下山,至半山迂迴從山後返身悄悄登上,藏於廟後,側耳傾聽,始知歌是三仙娘所唱,頓生貪念,忘乎所以。翌日,把假仙娘換取雲霄仙娘回船,解纜欲遁,船至黃廣昌海面,突然狂風大作,白浪滔天,將船翻復,那貪心人葬身大海,此後無從聽到三仙娘娓娓動聽之歌聲矣。
後因兵荒馬亂,朝代更替,世事浮沉,瓊霄、碧霄亦杳然失去芳蹤,據傳說為村民取去,藏於家中。
蚝棚頭與羊頭巷
遠在元朝之初,忽必烈窮兵黷武,為了征服各地,南征北伐,強拉民夫,苛捐雜稅,多如牛毛,使田園荒蕪,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當時,張家邊村一帶皆為茫茫大海,張鳳崗與其妻子率子侄等二十多人,從南雄珠璣巷逃荒至此,先在沙崗仔田螺地搭寮棲身,以捕魚蝦等為生,後因常遭海風侵襲,茅屋時為海風所襲。無奈,張鳳崗一家移居蚝棚頭,當時因人多,所搭茅棚也多,因此地盛產蚝,他們就以撈蚝和捕魚為業;因此地近羊頭巷山,可以避海風侵襲,於是就長期定居於此,故今張家邊一村有一條街曰蚝棚頭街,又有人誤叫“何棚頭街”,因這條街居住姓何的人家最多。
張家邊一村毗鄰窈窕村,有一座山名曰“羊頭巷山”,該山現因興建中山港大道,已大半被削為平地矣。據傳說在十六世紀中葉(1528一1587)明朝中期,因為奸臣當道,內憂外患,海防鬆弛,倭寇猖撅,大規模騷擾我國沿海地區,殺人放火,搶劫財物。張家邊瀕臨大海,時遭劫掠。有一年的端午節,倭寇突至,村民聞訊,狼奔豕突,逃往“羊頭巷”山洞躲避。倭寇見村中空無一人,一無所獲,於是搜尋至羊頭巷山,村民見倭寇至,大為驚恐,屏息不敢動。正在驚恐萬狀之際,一小孩突然失聲大哭,村民則用手掩其口鼻而至窒息死了,但也無濟於事,倭寇已聞聲而至,揮刀亂砍,哭聲震天,人頭滾滾,血流滿地,躲在洞穴者數百人盡被殺戮,屍體狼藉,令人目不忍睹。因此,當時就取這個山名曰“人頭巷”,後人見此名不雅,遂改名“羊頭巷”。
村名的由來
始初創立張家邊的人是張鳳崗夫婦,他倆初到大沙崗下田螺地水洲捕魚,種田過活,搭草寮而居,由於魚蝦較多,兩餐無憂,使他倆能長期住下。後來他倆又帶來兄弟叔侄三十人,搬到大沙崗龍舟頭居住,馳名的龍舟地西瓜就是他倆夫婦種出來的。後來海水海風侵襲,再搬到張家邊村頭生風林山腳定居,因張鳳崗姓張,故曰張家邊。邊者海邊也,就這樣代代相傳,直到現在。這就是張家邊名稱的由來。
張家邊原是涌頭灘尾之地,張鳳崗又在蚝棚頭搭起大棚就地撈蚝,所以一村又名蚝棚頭(今人稱為何棚頭),後因張鳳崗在生風林山嘴被老虎咬死,只剩下肝臟,由獵犬回報,張婆才知道,後來就在這裡建立一間廟,名為鳳崗社作為紀念。張家邊蚝棚頭又名集賢里,有一條街叫蚝棚頭街,就是今天的一村。
沿後門山(飛鵝嶺)東行第二個山峰下,名為大廟隴頭。在隴頭下建起一間較大的武侯廟,這就是大廟。大廟街伸出幾十丈,又叫大廟壙、起鳳里,“起鳳學校”曾在這裡建立,今天是供銷社、旅店。這就是今天的二村。
沿飛鵝嶺東行到第三個山峰下,便是庵前。這裡不是尼姑庵,而是窮人雜居的茅庵,又叫康樂坊。這裡有間東嶽廟,每年三月二十八日,在廟前搭棚打醮,解放後則是鄉政府所在地。這就是今天的三村。
沿飛鵝嶺東行到第四個山峰下,有一個沙崗仔山,叫村尾,又叫“仁安里”。因它近海邊,種田捕魚,占盡地利,又靠近中山港,前景無可限量。這就是今天的四村。
傳說後來張鳳崗的後裔搬到前隴定居,而他的妻子張婆卻搬到張婆澳,即今天石岐郊區的張溪。
以后姓陳的、姓馬的、姓吳的、姓黃的、姓何的等等都逐漸遷到張家邊定居,因此有黃家莊、吳家莊、馬家巷等地名。反而姓張的甚少,即使有也是後來遷到張家邊定居的,不是張家邊立村的張家人。
另外說說關於陳、馬兩姓的由來。
據陳姓族譜記載,陳永隆公是宋代景炎年間進士。當他出任福建省道台不久,南宋已亡,元人入侵中國;元兵南下,福建淪陷,人民飽受元兵蹂躪,永隆公棄官歸隱,一家五口,駕著小舟,飄流至張家邊旦家井山邊住下,以捕魚為業,五百年前,此地為一片滄海,今則成為粟田矣。
香山縣沙涌鄉馬懷壙公娶妻容氏。容氏生有五子,少子馬宋寶年少好游,後來到張家邊旦家井與陳永隆合作捕魚,永隆公見馬宋寶少年英俊,工作勤奮,遂以女丹姑許配。馬宋寶從此就在張家邊落籍,陳、馬兩族繁衍甚盛。現陳、馬兩姓子孫在張家邊約有千戶以上,多住在三、四兩村,此為陳、馬兩氏族之由來。
大廟的由來
張家邊村自清河郡張鳳崗夫婦遷到這裡立村的千百年來,後有從扶鳳郡遷來的馬姓,從渤海郡遷來的吳姓,從江夏郡遷來的黃姓,從穎川郡遷來的陳姓,從盧江郡遷來的何姓,還有從樂安郡遷來的孫姓,從弘農郡遷來的羅姓等。後來各姓後裔蕃昌,都立起祠堂來紀念先祖,跟著村民日眾,又建立廟宇,如張家邊一村的康公廟,二村的武侯廟,三村的東嶽廟,四村的龍王廟、觀音廟等。當時以武侯廟為最大,前後分三座,廟前有龍井,有大塊的平坦地方,村民都來這裡擺賣東西,後來建起市場、雜貨商店,銷售油糖酒米,日用百貨,鮮魚肉類,豬、雞、鴨、鵝、山貨竹器,村人都叫這一帶為大廟(張家邊供銷社直至舊市場),至今村民到這一帶去買菜購物,都說到大廟去。
為什麼村民對大廟如此印象深刻,至今不便改口?因為張家邊曾分作五保四里:一村是蚝棚頭保,二村是大廟保,三村是庵前保、環仔保,四村是仁安保。每保設有豬屎埠、鴨埠,把投承得來之錢,歸還各保使用,凡年滿50歲的男村民,均可入廟,即聚餐會飲,尊長敬老之意,與今日的老人福利會差不多。
後來以保為里,蚝棚頭保改為集賢里,大廟保改為起鳳里,庵前保、環仔保改為康樂里,仁安保改為仁安里。並將以前的廟宇改建為國小:康樂里改為康樂國小,仁安里改為仁安國小;將以前各保的豬屎埠、鴨埠、禾蟲埠、獵捐九六扣等收人撥給各國小作辦學經費。
當時每保都設立三至四個閘門。傳說當時有位新娘出閣,村民出來看新娘,正當轎夫抬著二花樓花轎走到大廟閘門前,大廟閘門窄小,這座花轎寬大,觀眾個個擔心這座花轎不能通過。轎夫走近大廟閘門時,也覺得不能通過,而走在轎前的轎夫,為了趕時間,不想繞彎路,於是大喝一聲“過”,結果四個轎夫把二花樓花轎穿過大廟閘門,觀眾感到驚訝,大廟閘門從此出名了。
僑刊
張家邊是火炬開發區重點僑鄉之一,旅居海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近4000人。上世紀40年代初,張家邊一群熱血青年為與海外同胞聯繫溝通,自發組織編纂小組,籌集資金出版鄉報,冠名《張家邊月刊》。該刊的宗旨以報導工農士學商等鄉事和海外僑情,使家鄉與海外得以溝通,偶爾也有撰文揭露和抨擊當年的時政及社會的各種弊端。該刊物受到海內外鄉親的好評與支持。
解放後,該刊繼續出版發行,直至“文革”期間被迫停刊。改革開放後,張家邊僑聯會向區政府打報告,要求恢復出版《張家邊月刊》,得到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並經省、市僑務部門和廣東省新聞出版局批准,該刊1985年元旦復刊並易名為《東鎮僑刊》。
榮譽
中山市張家邊曾榮獲周恩來總理親筆簽發獎狀。該獎狀是用暗紅色木質鏡框鑲嵌,鏡框寬84cm、高59cm,上面國徽紅色的底色及兩邊金黃色的稻穗因年代久遠而稍有褪色。據獎狀捐贈單位中山市高新技術火炬開發區張家邊經濟聯合社居委會副主任陳雪雲介紹,這張獎狀一直由村里保管,從1958年至今,大家像保護生命一樣保護它,該獎狀是村裡的榮譽和財產,但更是社會資源,應讓社會更多的人士看到它。在徵求村民代表意見後,該獎狀捐贈給了市檔案館。據檔案記載,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張家邊是中山縣四區的一個鄉,1958年10月調整為張家邊大公社。早在1953年冬,張家邊鄉試辦起中山縣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4年1月7日,中山縣第四區張家邊鄉勝利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有14戶農戶、144畝耕地,是當時中山縣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當時的張家邊以養豬聞名,1958年,最高峰時存欄牲豬達1萬多頭,正常年份則有四、五千頭。當時的張家邊勝利農業合作社可能是因為養殖業突出而獲得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
教育設施
村裡的教育設施齊全,可滿足一般村民“足不出村”的求學需要。
地質
泥炭土 中山唯一的燃料礦藏,分布在張家邊,含油率一般在10%左右,部分高達16%至18%。質量較好,但儲量僅100萬噸左右,表土層薄,開採成本低,可供地方作小型露天開採。
耐火粘土 主要分布在張家邊村和濠頭村附近,為第四紀沖積-層瀉堆積型粘土,已開發利用。
張家邊話
張家邊話屬於
中山閩語,當地俗稱“村話”。除張家邊一至四村外,在火炬開發區通用張家邊話的村莊還有
江尾頭村、窈窕村、沙邊村、泗門村、西椏村、
大環村、義學村、小隱村、二洲村、黎村、珊洲村,常住人口23197人,占全區常住人口比例48%,是區內最主要的方言。
在中山市,中山閩語主要分布在沙溪、大涌、張家邊、南朗以及三鄉等地的部分地方。據《香山縣誌》的記載,中山閩語區的居民大部分是宋元之間從福建遷來香山定居的。中山閩語以其地理分布及語言特徵的不同,可分為隆都片(包括沙溪、大涌2鎮,隆都是該地區的舊名)、東鄉(包括張家邊和南朗,因其位於石岐以東,故得名)和三鄉片等3小片。3片在語音、辭彙和語法上都具有閩語的共同特徵。(詳細見“中山閩語的頒布和特徵”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