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張家坡鎮位於
沂源縣東部,東、北分別與
沂水縣、
臨朐縣接壤,西、南與東里鎮和石橋鄉毗鄰。面積93.20平方公里。轄34個行政村,48個自然村,居民8810戶,2.61萬人,鎮駐地黃家峪村。鎮以原駐地村張家坡而得名。這裡自然生態資源豐富,花果飄香,適宜的氣候,充足的光照,營養豐富的土壤,純淨的水源,使張家坡成了聞名大江南北的綠色果品生產區。
沿革
西周時,該鎮屬紀國浮萊邑,東漢末,屬東安郡,隋屬東安縣,後屬沂水縣。清朝,屬沂水縣沂源鄉和西北鄉林前、林後、毫山、保全等社。民國時屬沂水縣三區張家坡鄉。1958年3月,從東里區劃出部分區域合併建立張家坡鄉(公社),12月併入東里公社。1962年5月,又從東里公社劃出張家坡公社。1985年 9月,改稱張家坡鄉。1988年11月,鄉政府駐地遷至黃家峪村。2002年9月撤鄉改鎮。
農業發展
歷屆黨委、政府立足實際,充分挖掘自身優勢,按照“山下葡萄,山腰蘋果、梨、杏、桃,山上陰坡栗子陽坡棗,山頂防護林戴帽”的總體思路,堅持不懈地抓農業內部結構調整。目前,全鎮林果總面積達到4萬畝,其中葡萄0.6萬畝,蘋果2.1萬畝,以魯源小棗、板栗、優質桃等為重點的乾鮮果1.3萬畝,糧經比例率先調整到1:9。年產各類果品1億多公斤,年收入過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的90%、鎮級財政收入的80%來自於林果業,被淄博市政府命名為“林果生產專業鎮”。所產果品以風味獨特、綠色優質而暢銷國內大中城市,並遠銷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家和港澳地區。
綠色蜂蜜
張家坡鎮盛產
槐花、
荊軻,為養蜂人放蜂提供了便利條件。為提高當地果品質量,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又讓養蜂人得到經濟效益,陽三峪等村與浙江養蜂人達成協定,各村村民每人出“一元錢”作為養蜂人提前放蜂的補償,在放蜂期間陽三峪村任何人不準打藥,養蜂人需在蘋果、桃開花之前放蜂。養蜂人的到來,傳遍了整個張家坡鎮,充斥到很多遊客和南方客商的耳中,“山清水秀紅蘋果,生態高地張家坡”也不脛而走,生態環境為雙方帶來了共同的效益。
為了提高果品質量,爭創省級綠色有機果品基地建設,張家坡鎮專門邀請林果
專家講座、舉辦培訓班等六十餘期,培訓人數累計達到12000餘人;同時在全鎮積極開展了爭創十大科技致富能手、科技致富新星等活動,推廣使用
蜜蜂授粉、壁蜂授粉、殺蟲燈等綠色無公害技術,為讓沂蒙山品牌的蘋果走的更遠提供了根本保障。張家坡鎮果樹參保
果園種植
為了讓果農吃上“定心丸”,築起農民增收的“保護牆”,張家坡鎮被確定為今年全縣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鄉鎮後,鎮上按照農民自願參保,政府政策性補貼推動,保險公司商業化運作相結合的辦法,在市、縣兩級財政部門補貼保險費的基礎上,鎮政府每畝補貼10元,有條件的村每畝補貼10—20元不等,組織果農為果樹入
保險,參保分為每畝蘋果保險金額為1000元或2000元,分別交納保費每畝50元或100元,果農最多承擔25元或40元,僅占保費的50%或40%。在保險契約有效期限之內,如有
冰雹、
暴風、
暴雨等自然災害造成投保果園蘋果損失的,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這樣以來,對增強農業抵禦風險能力,穩固農業基礎地位,促進優勢產業健康發展,推動農業產業化進程將起到積極作用。連日來,果農為果樹入保險的積極性頗高,眼下,全鎮投資87000餘元,7216戶果農為果樹加入了保險。
工業建設
沂源縣聯創工貿有限公司 沂源張家坡鎮北桃花坪村扁扁洞遺址
沂源縣聯創工貿有限公司位於張家坡鎮政府駐地,省道博沂路貫穿全境,附近有濟青高速黃金出口,交通便利。公司成立於2005年6月,註冊資本300萬元。主要從事鐵精粉、超高分子量
聚乙烯管材的生產及銷售。公司年創產值可達5000萬元,產品供不應求,前景十分廣闊。
公司現有職工5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30餘人。公司目前擁有成熟的市場渠道,良好的企業聲譽。
沂源縣輝潢藤業有限公司 沂源縣輝潢藤業有限公司是張家坡鎮2006年度重點招商引資項目,位於張家坡鎮陽三峪村,博沂路旁,青紅高速出口處。該公司註冊資本金50萬元,占地3500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800平方米,辦公場所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現有職工20餘人,專業技術人員8人。
該公司主要以綠色、環保、純天然的上等藤木為原料,從南方聘請高級技師,純手工製作各種
沙發系列,
餐桌、餐椅系列,客房家具系列,工藝製品系列,辦公椅、休閒椅系列的藤木家具。公司總投資400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300萬元,預計年銷售收入1200萬元。
萬增億工貿有限公司 沂源縣萬增億工貿有限公司位於張家坡鎮政府駐地北側的劉家峪村、九東路旁,是一家以肉鴨宰殺、冷藏、銷售為主,鴨苗、飼料、獸藥銷售為輔的一條龍服務型工貿有限公司。
淄博市山川果蔬食品有限公司 淄博市山川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位於張家坡鎮張家坡村,地處沂蒙山腹地,淄博、濰坊、臨沂三市交界處,是淄博市政府命名的林果專業鎮。2003年至2007年連續被沂源縣工商行政管理局、沂源縣私營企業協會授予“年度先進會員單位”;2004年4月被淄博市委、淄博市人民政府評為“淄博市百強民營企業”;2003年至2007年連續被淄博市農村金融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信用企業。產品主要以農產品為主,包括蘋果(紅星、紅富士等)、葡萄(紅提葡萄、巨峰),梨(鴨梨,貢梨等)蛋類(
山雞蛋等)。公司現有員工100餘人,各類技術人員50人,註冊資金308萬元。公司生產的“山川”“飛馬”“沂蒙山”等品牌的蘋果遠銷
菲律賓、
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國內的
香港、
深圳等南方省市地區。
沂源縣鑫鐵匯選礦有限公司 鑫鐵匯選礦有限公司已投資2000萬元,並已投產,年銷售收入7000萬元,利稅1000萬元,利潤600萬元,後增資400萬元進行擴建項目,可增加產值1500萬元,增加利稅200萬元。該項目建設於沂源縣張家坡鎮中流泉村,位於淄博、臨沂、濰坊三市交界處。該場址占地30餘畝,企業年產鐵精粉7—10萬噸的大型選礦項目。
招商引資
一、項目名稱:沂源縣張家坡鎮銅陵湖農業生態旅遊開發項目
三、項目建設理由和條件
沂源縣張家坡鎮銅陵湖農業生態旅遊開發區,位於有著“銅陵關”、“張良墓”、“藍橋遺址”等諸多悠久歷史文化的張家坡鎮境內,面積約30平方公里,分為“民俗風景區”、“農業田園風光區”、“三十里紅水河風景區”。該風景區風景秀麗、空氣清新、民風淳樸,建成後將獨樹一幟,成為集生態林業、生態農業、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於一體的風景區。具體旅遊資源分為三大類:一是以銅陵關為代表的民俗風景生態旅遊資源,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銅陵關,“天然氧吧”的牛寨溝,“神秘傳說“的張良墓,“鵲橋相會”的藍橋遺址等民俗景點。二是以農家小院為主體的農業田園風光旅遊資源,有著以葡萄、蘋果、魯源小棗等當地特產為特色的休閒採摘園,依託當地山村風情、農家小吃為主體的農家樂坐落群。三是以銅陵湖為源頭的三十里紅水河旅遊資源,有著四周松韻細濤、歡歌鳥語,如“山中海洋”的銅陵湖;水庫成片、瀑布相連,如“西子腰肢”的紅水河。
四、項目建設規模及主要內容
(一)民俗風景區生態旅遊開發建設項目
1、銅陵關樓風景區的修復保護。根據歷史記載,對銅陵關樓進行修復保護,東西長120米,南北寬20米。
2、張良墓風景區的修復保護。按照傳說記載,對
張良墓進行修復保護,讓遊客親身去探尋開啟寶藏的密匙。
3、齊
長城風景區的修復保護。根據歷史記載,對齊長城進行修復,長約7公里,高4米、寬3米。
4、藍橋遺址重修。重修藍橋一座,讓遊客伴侶身受“鵲橋相會”的喜悅。
5、新建民俗廣場。為了給旅遊者回歸大自然的新鮮感覺,利用地區優勢,在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建造一些外部簡陋,內部高檔的房屋為旅館,供遊客休憩;搭建舞台,表演歌舞及當地婚喪嫁娶,遊客可同台演出;還可定期召開廟會、花會、燈會,展示當地奇石、根雕、手工藝品等。
張家坡鎮葡萄種植
(二)農業田園風光區建設項目
依託當地特產、風俗文化,建設農業田園風光區。由鎮、村協調發展農家樂居住群一處,大約400戶;同時以農家樂農戶為依託,以當地的葡萄、蘋果、魯源小棗等特產為主體,組建休閒採摘園,讓遊客身臨其境,享受田園風光,體驗農家生活。
(三)以銅陵湖為主體的三十里紅水河風景區建設項目
建設集餐飲、住宿、釣魚台、涼亭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休閒度假區,完成三十里紅水河兩岸綠化、靚化工作,並在銅陵湖及紅水河上構建供遊客遊玩的水上樂園。
六、項目總投資及利用外資數額
總投資:4800萬元
七、合作方式
獨資、合資或股權轉讓
八、經濟效益分析:
以項目景區經驗和近兩年地方屢有指標為基礎分析,景區遊客將以30%的速度逐年遞增,預計到2008年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以上,以每人平均消費180元(門票20元、住宿60元、飲食50元、購物40元、其他開支10元)計,年營業額可達3600萬元,年可創利1200萬元,四年可收回全部投資。
九、前期工作進展情況
該景區已建成涼亭、釣魚台、路燈等基礎設施,並且擁有投資6000多萬元的三十里紅水河,旅遊發展初具規模。景區內水資源充足,完全滿足生產生活用水;通訊設施發達,實現了通訊的全鎮無縫覆蓋,並開通了
有線電視和寬頻網路;電力供應充足;交通便利快捷,建設中的青紅高速貫穿全境。已完成了景區的總體規劃。
十、配套政策及條件
享受當地重點扶持產業政策。
基礎設施建設
為保證產業化經營有足夠後勁,該鎮黨委、政府積極夯實基礎建設。先後投資700萬元建成3.5萬伏的變電站;投資120萬元,建起兩座通訊數字基站,實現了鎮通訊的“無縫覆蓋”;投資2000萬元,改善交通面貌;為有效地增加農產品附加值,避開銷售旺季,投資1500萬元,改建、新建大型保鮮庫120座;投資6000多萬元按照防洪、灌溉、生態三位一體綜合治理紅水河。紅水河不僅風光旖旎,而且拉動經濟成長,紅水河經濟現象日益凸顯。
經濟規模
全鎮已發展工業項目20個,涉及果品儲運銷、果品包裝、礦業、木片加工等領域。2006年,全鎮工業產值達到21960萬元,銷售收入20680萬元,創利稅1980萬元,實現增加值57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