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廬山圖

張大千廬山圖

張大千廬山圖》是由張大千創作的國畫,全卷從左上方鄱陽湖,廬山含鄱口畫起,從水天一色的鄱陽湖進入雲氣暉映的崇山峻岭之中。山中雲霧飄渺,壑底生煙,峰上重重密林,後面的峰巒時隱時現。畫中屋宇亭橋依稀可見,煙消雲散處峰巒林木詳實細密,深沉之處既虛又實,潑重墨、重彩如黑雲蔽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大千廬山圖
  • 類別:國畫山水
  • 作者張大千
  • 規格:長卷,10.8米長,1.8米寬
  • 館藏:台北私人藏
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1981年初夏,旅日友人李海天請張大千為其日本橫濱新建的高級觀光旅社畫一巨幅掛壁。當時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纏身,尤其是糖尿病引發目疾,視力衰退,然而經過深思熟慮,大千慨然應諾,並決定以從未去過、然而情結胸懷的廬山為題。這是一幅10.8米長、1.8米寬的巨構。為此,大千將其台北摩耶精舍的畫室與隔壁房間打通,專門製作了一張特大的畫案,將一塊整絹鋪於上。7月7日舉行開筆典禮,來賓有張群、張學良夫婦等9人。先將畫絹全部打濕,只見大千抓起一支有如拖把的大筆,站到一隻矮凳上,把筆頭往墨盆里一撓一滾,然後雙手提起大筆往畫布上大拖大拉。接著,大千把長袍袖口一卷,端起一隻盛滿青綠顏料的瓷缽,在絹的另一部分小心翼翼地連潑帶灑,然後又拿起排筆,一面引導青綠顏料的漫延,一面又將排筆沾上顏料點點染染。忙了幾個小時,在場的人依然看不出眉目,但是大千卻從容不迫,顯得早已成竹在胸。這張畫工程浩大,整整畫了一年半,期間大千數次心臟病發作暈倒送院急診,稍康復就又讓助手抬上畫案,真所謂“嘔心瀝血”。因為定於1983年1月在台北歷史博物館展出,所以雖未完全竣筆,大千隻得先將畫送付裝裱,準備展出後再行潤飾,但是沒有想到3月8日大千在伏案題書時溘然逝世,終究沒能完成和落款。至今我們看《廬山圖》,其左上角尚有僅用淡墨勾勒,未及皴擦點染之處,但這已無損於整幅畫的輝煌。近百年來,在繼承傳統、開闢時代新風的眾多畫家中,張大千(1899年-1983年)無疑是極具代表性的一代大師。

作品賞析

展開畫幅,氣勢雄偉,攝人心魄:下部古木森然,鬱鬱蔥蔥,上部峰嶺疊嶂,逶迤起伏,變幻無常。山中屋宇、樓閣、小橋、茅亭星羅棋布,若隱若現,正中則是一瀑飛瀉,紫煙繚繞,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見彼岸,應該是長江吧。雖說用的是大千晚年獨創的潑墨潑彩法,但與常見的不盡相同。畫面上群山叢樹還是實筆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實、點染凝重,與潑墨潑彩形成的雲霧虛幻相映襯,更顯得蒼蒼莽莽,瑰麗絢爛。大千在畫上自題詩云:“從君側看與橫看,疊壑層巒杳靄間。仿佛坡仙開笑口,汝真胸次有廬山。遠公已過無蓮社,陶令肩輿去不還。待洗瘴煙橫霧盡,過溪高坐峨嵋山。”這也就解開了何以大千一生沒有去過廬山,卻將廬山選作可能成為自己絕筆的題材,原來廬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醞釀,聚天地之精華,集江山之瑰麗,這就是畫家意中的廬山,也即畫家心中的祖國河山。

作者簡介

張大千(1899—1983年),原名權,改名爰,宇季爰,號大千,齋名大風堂。生於四川省內江,祖籍廣東番禺。1917年與二哥善孑孑留學日本,1919年回國後從曾熙李瑞清學書畫,1941年赴敦煌石窟臨摹壁畫,開學習敦煌畫之先河,這對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亦曾大量臨摹各種流派,如石濤朱耷、徐謂、陳淳及宋元諸家。其畫風多樣,人物、山水、花鳥皆能,顯示出多才多藝的藝術風範。1949年後遷移海外,先後在阿根廷巴西、美國居住,1978年定居台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