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范,陝西蒲城縣人,雍正四年(1726)出生,乾隆十五年(1750)中舉,後六次會試均名落孫山。乾隆二十七年(1762)朝廷招考內閣掌撰擬、記載、翻譯、繕寫的中書,張士范榮信被取錄用。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士范
- 出生地:陝西蒲城縣
- 出生時間:雍正四年
- 主要成就:中書
人物生平,文學成就,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張士范,陝西蒲城縣人,雍正四年(1726)出生,乾隆十五年(1750)中舉,後六次會試均名落孫山。乾隆二十七年(1762)朝廷招考內閣掌撰擬、記載、翻譯、繕寫的中書,張士范榮信被取錄用。在這一任職崗位上勤奮工作,業績出色,深得文淵閣大學士好評,由初授七品官晉升為五品朝議大夫,乾隆三十六年(1771)以朝議大夫銜擢任四品的池州知府。上任後親課耕讀,體恤民情,視士民如家人父子。上任當年,池州大旱,山丘農民普遍缺糧,只得剝樹皮挖草根野菜充飢度命。少數饑民挖白色土粉與野菜相煮充飢,有富戶上告巡撫,說是挖硫黃礦,巡撫責令張士范查處。張士范實地調查,核實是充飢的“觀音土”。巡撫不信,張士范抓起一把白粉土塞入口中咀嚼幾下吞咽腹中,巡撫信服,避免了饑民牢獄之禍。越一年,池州大水,沿江河湖農田淹沒,房舍漂流於江河,張士范終日忙於災害第一線,組織災民在高地搭建棚舍遮風擋雨,又發動災民捕魚度日,開墾荒地廣種旱雜糧,以秋補夏,儲糧過冬,全州鄉民順利度荒。是年大水,府城南門通濟橋沖毀,秋冬張士范與貴池知縣商定,動員城內商賈和富戶捐錢捐物,重建通濟橋。共籌得一千二百餘金,其中監生葉兆麟妻姜氏一人捐銀六百兩。年底動工,次年(乾隆三十八年)合龍,重建起一座七孔、二百七十尺長的石質拱橋。與此同時,整修翠微堤。原堤身低矮,經洪水沖刷,堤如鋸齒,又坑窪不嚴,城鄉人民來往艱難。三十八年冬,張士范指令貴池知縣動員數千民工將翠微堤加高培厚,還在翠微堤南端,建亭一座,冠名采露亭,供過往行人休憩。齊山九頂洞南側原於唐代建有翠微亭,後屢廢屢建。康熙十年(1671)知府朴懷玉以無端的理由將這座八百餘年歷史的古亭拆除,近百年間無人重建。張士范上任後,百姓呼籲重建此亭,張士范覺得百姓要求言之有理,嘆曰:“做事謀始,宜順人情,人情所欲東,不能強欲西也”。他批評朴懷玉的枉為,尊重民願,於四十年經多方努力、訪得翠微亭原圖樣,在原廢址上重建此亭,而且將先前的全木結構改為石柱大梁,以耐風雨侵襲。四十一年即他來池州第五年,他到府城西六十里的殷家匯察訪,鄉民反映,橫穿殷匯鎮上街與下街間有條垂直於秋浦河名叫里灣的河流,河上原有一座木橋,便利上下街行人往來,後木橋腐朽垮塌,行人只得乘渡船往來,十分不便,希望復建該橋。張士范覺得鄉民要求在理,便責令貴池縣和殷家匯鎮官吏,募籌資金於當年動土在里灣河上建起一座五孔石質拱橋。石橋竣工通行之日,鄉民給橋披紅掛彩,敲鑼打鼓,鳴炮奏樂慶賀,張士范將此橋命名永濟橋,並親筆撰寫殷家匯及重建永濟橋碑記。四十二又重修池州府儒學。儒學的學宮前原有牌坊三座,均為木結構,毀壞多年,行人不敢從牌坊下穿過;泮池上橋樑,兩邊欄桿已爛;兩旁齋房樑柱已朽;明倫堂六根梁腐爛,大堂搖搖欲墜;聖殿基地獨高,卻又漏雨,且無圍牆環衛。張士范詳察其情,動員城內官商、富戶捐款,共籌得千金,將腐朽的構件全部拆除換新,將聖殿修葺一新,並建造圍牆,於四十三年竣工,他又親筆撰寫了《重修池州儒學碑記》。張士范在池州府任職期間,於三十八年(1773)延聘儒學編修《池州府志》,經六年精心撰編,至四十三年(1778)一部五十八卷由張士范作序的《乾隆池州府志》刊刻付梓問世。張士范在池州任知府前後十一年,是有史志記載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任知府,也是池州千餘年間業績輝煌,官民有口皆碑的清正廉潔的知府之一。乾隆四十七年(1782),張士范遷任蕪湖觀察,乾隆五十年(1785)“花甲”之年,奏準致仕,歸蒲城故里。卒於何年,無考。
文學成就
張士范不僅是位稱職的官吏,而且是位文才出眾的學人,愛好詩文,且擅長詩文。他於公餘之暇,喜歡策馬青山、九華諸勝游詠,俯仰古今歌懷嘯志,尋嵇阮之酒壚,吟太白之篇什,為池州留下許多清新的詩歌和文采艷麗的碑記。張士范在池州寫了許多美文,上文中所述的《殷家匯碑記》、《建通濟橋記略》、《重修池州儒學碑記》,還寫了《秀山書院記》、《九日登齊山記》等文章,這些美文大都收錄於地方志中。他詠唱的詩作,在池州任上自己匯集成二卷本《芷亭詩草》,歸隱後又自己匯集二卷本《澹園詩草》。此兩本詩集,全為手寫上版,刻印精湛,品相上乘。其中《澹園詩草》有大文豪袁牧以及朱圭所作序言,袁牧在序言中稱讚張士范“性情風雅,喜歡吟詩,詩歌清新,自然意趣”。得到“狂人”袁牧如此的讚美,張士范該當引以為無上榮光。
主要作品
《殷家匯即事》二首
《雨中由郡城抵青陽》
《登望華亭》
《陵陽鎮》
《東流道上》
《游萬羅山》
《登節愛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