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良(1578~1664年),字思元(源),號起南,世稱張老爹、菜埔老爹,雲霄縣火田鎮菜埔村人。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張士良中壬子科高宗谷榜為舉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己未科莊際昌榜登進士。任安徽貴池、太和縣令,不久調任禮部試同考官。後升任戶部郎中,崇禎三年(1630年),調任寧波知府。崇禎七年(1634年),張士良遷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兼大梁兵備道,駐河南信陽州,為正四品官銜。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士良
- 別稱:張老爹、菜埔老爹
- 字號:字思元(源),號起南
- 所處時代:明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福建漳州府雲霄鎮菜埔堡
- 出生時間:萬曆六年(1578)
- 去世時間:康熙三年(1644)
人物介紹,人物生平,主要功績,人物故宅,
人物介紹
張士良(1578~1664年),字思元(源),號起南,世稱張老爹、菜埔老爹,雲霄縣火田鎮菜埔村人。張士良出生於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祖父張珍偉早歿,父親張具錦也是一名貧困的學者。在家道貧寒的生活環境中,少年時期的張士良刻苦攻讀,同後任東閣大學士的林釬一起就讀於平和岩嶺儒老莊誠齋。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張士良中壬子科高宗谷榜為舉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己未科莊際昌榜登進士。任安徽貴池、太和縣令,不久調任禮部試同考官。後升任戶部郎中,崇禎三年(1630年),調任寧波知府。崇禎七年(1634年),張士良遷任河南按察司副使,兼大梁兵備道,駐河南信陽州,為正四品官銜。不久因李自成農民軍揭竿而起,時局動盪不安,張士良只得於同年夏秋間離開官場。
人物生平
張士良出生於一個清貧的知識分子家庭。祖父張珍偉早歿,父親張具錦也是一名貧困的學者。在家道貧寒的生活環境中,少年時期的張士良刻苦攻讀,同後任東閣大學士的林釬一起就讀於平和岩嶺儒老莊誠齋。
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張士良中壬子科高宗谷榜為舉人;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中己未科莊際昌榜為進士。最初,張士良任安徽貴池、太和縣令,不久調任禮部試同考官。因公正,他又升任戶部郎中,崇禎三年(1630年),張士良調任寧波知府。當時倭寇侵擾中國東南沿海,他籌餉練兵,備御倭寇,很快安定全境。又整飭吏治,明斷懸案,卓政惠民。
崇禎七年(1634年),張士良出任河南副使時,他已年屆58歲。當時他看到朝政昏暗,官場齷齪,仕人迂腐,腐敗蔓延;加上河南一帶又是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等農民起義軍勢力的主要活動區域,階級矛盾尖銳,社會秩序混亂。在戰亂頻仍、內憂外患、百官棄位、隱居保命的氛圍中,張士良自覺氣力不濟,無可作為,難以繼續棲身亂世官場,決然棄仕回鄉。
他返鄉後一面為其岳父暨恩師莊誠齋夫婦在馬鋪鳳仙墩築墓,延請禮部左侍郎兼侍讀學士林釬撰寫《明待贈誠齋莊公墓志銘》;一面著手在家鄉營造雲霄菜埔堡。後隱居平和靈通山獅子岩,帶髮修行,潛心參禪,獨善其身,過著超然物外的佛教徒生活。不過這位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的明末遺臣,雖歸隱山林,皈依佛門,卻依然憂國憂君,關切民生。在南明政權的動盪歲月中,他仍眷戀已經傾覆的明室江山,成為支持“萬姓集團”從事反清復明活動的幕後人物。
順治三年(1646年)三月初五,張士良的故友,南明吏、兵二部尚書黃道周在江寧東華門就義;十月十九日清軍攻入漳州,徹底搗碎了隱居靈通山的張士良內心的復國興邦之夢。此後,清軍與鄭成功在閩南粵東展開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張士良雖然在靈通山遁入空門,伴著古佛青燈、晨鐘暮鼓,過著閒雲野鶴般恬靜的生活,但他密切關注著時局動態,反清復明信念從未泯滅。順治七年四月,閩南詔安二都九甲地方武裝勢力“萬姓集團”被施琅收編後投靠“延平郡王”鄭成功,即扛起“反清復明”義旗,正好同張士良“明不服清”、“誓不臣清”的前明士大夫心態異道相謀。在佛家道友、萬姓集團主要成員萬五道宗請託下,精通佛學、工於書法的張士良毅然為其拓建的長林寺書寫《長林寺記》、《長林寺弟子報恩題名志》兩方碑文,並邀請族弟張天維(崇禎十年進士,曾任山西澤州、河北滄州知府)前往慶賀。
張士良在自己題寫的《長林寺記》碑額冠以篆書“皇明”二字,表明對南明桂王政權寄予厚望,對匡復大明抱有幻想。濃烈的忠君思想和排滿情緒躍然碑中。
有關晚年張士良的行蹤,據《張氏家譜》載,他離任後還曾到廣東饒平霞繞村探視宗親,為其擇地興建朱文公祠,此行見載於翰林張愧日撰寫的碑記中。他還在雲霄西林興建張氏家廟,為菜埔威惠廟題匾“世翼南邦”,凡宜宗益鄉為民之舉,皆傾心盡責盡力。《平和縣誌》卷六·藝文又載,順治壬辰、癸巳間(1652~1653年)平和縣重建城垣(縣址原在九峰),他欣然題寫《重築城垣功德碑記》。雲霄雲山書院保存的《福建大總制少保李公重建雲霄鎮城功德碑》,載述清閩浙總督李率泰徵調九縣民夫修建雲霄鎮城防禦寇患的功德。其正文列鐫的“合郡鄉紳”主董築城者姓名中,即有前明寧波“知府”張士良與太常寺少卿、“吏部郎中”陳天定等名宦耆宿,可見張士良投身家鄉公益事業是不遺餘力的。
清康熙三年(1664年),張士良與世長辭,終年87歲,被安葬在平和安厚後坪山,入祀鄉賢祠,其塑像供奉於獅子岩、天堂岩及菜埔張士良故居。
主要功績
張士良是雲霄籍明朝遺老,是雲霄菜埔堡的倡建者,被當地民眾敬稱為“菜埔老爹”。雲霄位於中國福建東南沿海,經常受倭寇侵擾,自明弘治、正德年以來,雲霄常有山寇海盜出沒。特別是明中後期,沿海倭寇多次到雲霄鎮城及各村搶劫,菜埔村未能倖免,村民苦於寇患,苦不堪言。張士良出面籌資在漳江之畔建築深濠高牆的菜埔城堡,保護該村張氏一族數百戶人家。從此,菜埔村開始安定,不再因寇患流離失所。
人物故宅
(菜埔堡)
菜埔堡是最具閩南特色的明代城堡,其主體建築至今保存較好。城內有張士良故宅,堂中供奉其夫婦的塑像。
菜埔堡略呈橢圓形,三合土夯築,周長約500米,城牆依地勢而建,高5至10米不等,最高為3層,外牆基厚0.7米,內牆厚0.4米,牆頂城垛列布。南、西、北三面城基在不同距離之間,有數處單向曲凸建築和一處馬面布局。堡外從北面引漳江上游水流繞護城牆。堡辟東西南北4門,均築城樓,其中北門額題篆書“拱極門”。
北門外1.3米處,有天啟五年(1625年)敕建的“貞德垂芳”坊。坊表為石結構,由四根抹角方形石柱承貫,石闕頂,脊首雕圓卷狀,架以兩道平梁。正樓中立“聖旨”豎匾一方,左右嵌浮雕太監立像兩方。上枋梁橫鐫行楷大字“貞德垂芳”,下枋梁鐫宋楷“旌故處士張珍偉妻朱氏節孝之門”。兩側次樓小平樑上各鑲人物故事圖案浮雕一方,柱端對飾石雕卷草、魚龍雀替。立柱鐫有探花陳子壯贈聯“鯉膳怡姑湘竹霜深斑有淚,熊丸課子階蘭日暖玉生花”。正樓兩梁間,夾鑲青石匾額3楨,上鐫奏本原文三則,以彰揚張士良的祖母朱氏20歲守節奉姑撫子的貞德。今菜埔堡內有住戶300餘家,埕前巨幅浮雕麒麟圖照壁由三方青石橫向疊合而成,相傳是張士良從寧波從水路運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