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張士箱在台地多年,平時留心收集地方典故,故編修方誌得手應心,“凡建置沿革、山川都邑、風土人物,考詳而例嚴,言簡而事周。一時稱台為寰宇初開之地,是志為向來未有之書。”雍正年間任巡視台灣御史、主考官的夏之芳、高山也很賞識張士箱的文才和德行,屢經推薦,於
乾隆二年(1737)以台灣府貢生任
漳州訓導。
到台灣教書以來,張士箱每以積蓄的錢購置
田地,僱人墾拓,頗有一些產業。而且他的幾個兒子也很長進:長子方高,20歲進諸羅縣學,後為府學廩生、貢生,乾隆三年出任建寧縣學訓導,升至
福州教諭。次子方升,21歲進台灣縣學,撥入府學,拔貢生。三子方遠,貢生、候補分縣。四子方大,21歲入台灣縣學,後在
彰化捐納貢生。
張士箱授任漳州訓導時,已經64歲了,本來大可在家
頤養天年,可是他出於一種儒者用世利民的情懷,欣然就任。在漳州修葺孔廟、試院,使一改舊觀;設立學規,勤加考課,培養出一大批人才。上司很賞識,讓他署任
南靖縣教諭。
到任不久,遇上地方災荒,官府接到開倉賑災的指令,請張士箱幫忙發賑,每日從早到晚,負責統計
施賑的戶口和數量。使“施惠甚均”。第二年,災荒仍未解除,救災施賑的事還是缺不了張士箱。張士箱並不為這事與己無關而推辭,每日勞瘁,竟因勞累過度,病卒於
官署。
主要功績
早在張士箱渡台之前,就很熱心家族事業,曾參與重修《鑑湖張氏族譜》,到他年老時,其家產尚未發展盛大,每以
大宗祠未建為念,嘗刻印章三枚:“志在祖宗”、“未了工夫”、“兒孫勉旃”,勉勵兒孫繼承己志,修建湖中張氏家廟。後來,張方高兄弟果然在台灣開拓有成,擁有遍布鳳山、漳化、諸羅、淡水等地一百多個莊園的土地,修建永安圳、福安陂、鹿場課圳等水利工程。
連橫《
台灣通史》列傳記:“張必榮,淡水海山堡人,力田致富,乾隆三十一年,與族人沛世合築永安圳,引擺接溪之水,造大陂以瀦之,度梘通流,長三十里。前時海山多旱田,及成,足資灌溉,而擺接堡之西盛、柏仔林,興直堡之新莊、頭二三重埔等,皆仰其水,凡六百餘甲,故又稱‘張厝圳’。而必榮復與吳際盛合築福安陂,亦引擺接溪之水,以溉堡內之田三百餘甲,上至石頭溪,下至三角埔。”根據張士箱家族保存下來的台灣田產文書契約得知,張必榮就是張士箱家族向官府登記的墾戶名,張沛世是張士箱家族在墾地的經管人。而與張家合築福安陂水利的吳際盛,則是晉江人吳洛的墾戶名。
張家在收穫大量
田租、水租之外還經營糖廍、典鋪、瓦店、
鹽場及其他生理,成為巨富。而張方高的長子源徳、次子源仁、三子源義、長孫植髮、次孫植華及方大的長子源俊等六人,相繼考中
舉人。一門六舉人,冠甲全台,傳為佳話。
乾隆二十一年(1756),張方高兄弟“糜銀五千有奇”起造鑑湖張氏祠堂,規制宏偉,時稱為泉南最有名的“三塊半祠堂”之一。乾隆二十八年(1763),張氏兄弟又出資三千多金修建小宗祠,張方高還親自來故里督率工程,直至完工。在台灣,張家還捐資修葺彰化文廟、鼎建白沙書院,重修彰化縣學,對社會公益頗有貢獻。
張士箱在台灣的
後裔至今已達2000多人,分布於
台北樹林市、埔姜侖、虎尾溪、三芝鄉、
彰化鹿港等地。自1986年以來,每年都組團回晉江湖中謁祖探親。1994年張氏家廟重建,張士箱在台灣的後人張福祿家族就捐出人民幣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