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是由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發起,旨在推動我國對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傳播,立足中國,面向世界,以嚴謹的科學態度,不斷探索我國和開發中國家如何有效地實現工業化的理論而設立的針對發展經濟學領域重要成果(包括專著和論文)和相應研究人員的獎勵。該獎項每兩年評獎一次,已評獎三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獎
  • 目的:推動對發展經濟學的研究和傳播
  • 時間:該獎項每兩年評獎一次
  • 評獎範圍:獎勵面向全國,也面向海外
評獎宗旨,評獎範圍,獎勵金額,申報程式,歷屆獲獎者及獲獎成果,

評獎宗旨

參評研究成果須立足科學前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獨到見解,並取得突破性貢獻;能夠反映發展經濟學的最新進展。填補發展經濟學的研究空白,在本學科領域處於國內領先水平,或接近乃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評獎範圍

獎勵面向全國,也面向海外,但參評成果以近五年來公開發表的論著為主。獲獎成果原則上不超過6項。

獎勵金額

參評本獎項不收取評審費。獲獎成果獎勵額度隨時間推移而增加。第三屆張培剛獎獲獎成果的獎勵標準是“著作獎每部獎金不低於人民幣20000元,論文獎每篇獎金不低於人民幣10000元”。

申報程式

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基金會在啟動每屆評獎前公布最新《評獎條例》和評獎具體細則,在有關媒體上發布最新評獎公告,並通過媒體或直接發函,向發展經濟學和相關領域的重點科研機構、高校、學術出版機構、研究社團等單位發出優秀成果徵集通知。申報時可以以個人名義,也可由單位申報或同行專家推薦。申請評獎的作品須填寫《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申報書》電子版及列印件各一份,連同研究成果、成果影響的證明等材料,一式貳份,按規定的時間報送張培剛發展經濟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組委會辦公室。

歷屆獲獎者及獲獎成果

第一屆獲獎者及獲獎作品
何煉成:《中國發展經濟學》,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林毅夫:《自生能力、經濟發展與轉型:理論與實證》,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史晉川等:《制度變遷與經濟發展:溫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學出版社,2002年
第二屆獲獎者及獲獎作品
譚崇台:《發展經濟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吳敬璉:《中國增長模式決策》,上海遠東出版社,2006年
姚洋:《土地制度和農業發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胡必亮:《非正式制度與中國的鄉村發展》(英文著作),2007年
劉遵義等:《非競爭性投入占用產出模型及其套用—中美貿易順差透視》 ,《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
蔡昉:《中國經濟面臨的轉折及其對發展和改革的挑戰》 ,《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3期
第三屆獲獎者及獲獎作品
Dwight H. Perkins, etc.:《Economics Of Development》(Sixth Edition),W. W. Norton &Company, 2006
李實等:《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研究III》,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盧鋒:《我國資本回報率估測(1978-2006)——新一輪投資增長和經濟景氣微觀基礎》,《經濟學季刊》2007年第6卷第3期
張軍等:《中國為何擁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經濟研究》2007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