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辛

張在辛

張在辛(1651年~1738年),字卯君,號柏庭,清初書法、篆刻家、金石鑑賞家,山東安丘人。張貞長子。13歲學畫,鐫刻印章,後隨父北到燕趙,南遊吳越,結交天下名人,常與王漁洋、魏禧、王岱、曹貞吉、尤侗、朱彝尊,高鳳翰、金農等人、研究繪畫、篆刻。論詩談文、集名流所長,遂得“揚州八怪”之奇風。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在辛
  • 字號:卯君
  • 所處時代:清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山東安邱
  • 出生時間:1651
  • 去世時間:1738
  • 主要作品:《隱厚堂詩集》
  • 主要成就:《篆印心法》、篆刻
個人簡介,生平軼事,個人作品,張在辛與《篆印心法》,編輯,

個人簡介

張在辛(1651~1738)字卯君,字冤公,號柏庭,又號子輿,山東安邱人。清篆刻家,貞子。康熙二十五年(1686)拔貢生,授觀城教諭不就。築園城隅,偕在戊、在乙兩弟及群從討論風雅。工篆、隸,雍正十三年(1735)隸書送若干親家分闈江南詩,時年八十五。兼精刻印,畫入逸品。家有墨寶樓,喜收藏書、畫、古玩。有印相軒印譜,著隸法瑣言、隱厚堂詩集。《清畫家詩史》、《隸法瑣言》、《畫石瑣言》、《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再續印人傳》。

生平軼事

張在辛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35歲時選為拔貢。後屢試不中,遂厭官場,無意做官,朋友推薦他為觀城教諭,他堅辭不就。1691(康熙三十年)他徒步南京,拜鄭簠為師,書法大進。他的篆刻、印法,始學張貞,後學周亮工,刀法來自秦漢,小印尤工,是清初齊魯派篆刻的代表人物。有《渠亭印選》、《相印軒印譜》、《隱厚堂印譜》和《隸法瑣言》、《篆印心法》傳世,影響很大,有的被《清史稿·藝文志》收入。

個人作品

他的繪畫除隨意點染松、竹、梅、蘭外,也愛畫人物。他的《九老圖》、《張伯庭八十六歲自畫小張》很有功力。鵝翎畫更是獨具匠心,被視為珍品。他在病危之際,尚展閱圖卷,吟詠詩詞,且構思八大山人畫軸,刻畫栩栩如生。他的詩既有唐宋格律詩的嚴謹,又有漢樂府詩的清新,格體自由,對仗工整,聲韻協和,寓意深刻。他85歲高齡時寫的一副“五花欲就龍為友,萬里高飛鵠不群”的對聯,反映了他不與封建社會同流合污的品質和桀驁不馴、傲視權貴的思想。其詩、書、畫、篆刻方面的成就和同情百姓之舉,得到了蒲松齡的讚賞。著作有《漢隸奇字》、《畫石瑣言》、《隱厚堂詩集》,還有《青州府志》、《安丘鄉賢傳》、《家禮儀節》等。

張在辛與《篆印心法》

《篆印心法》系張在辛88歲時總結一生篆刻心得而成,重在研究治印技法,其中不乏常人不曉之“絕活”,故名曰“心法”。全篇共分六章,分別題為辨明字法、配合章法、落墨之法、奏刀之法、修制之法、隨處適宜,包括了當時治印的全過程,言簡意賅,頗多精義,精微處尤為叫絕。
首論字法,作者認為“篆籀之文各有時代、各有字法,如人之有族姓,物之有種類,當先辨明,心求古今不紊,繁簡得宜,方圭圓璧,整齊錯落,合為一家眷屬,乃成族類”,強調篆法的統一性。而於章法,當“長短錯綜,參伍取便,使多字若少字,使數字如一字,不排擠,不侷促,順其自然之勢,得其天然之妙,大印當小印布置,小印作大印安排,則落墨之前,已有成竹於胸中”,須變法而自然。落墨之法,一般罕見傳述,張在辛不僅將落墨上石之過程細述清晰,還首次披露用小鏡子修正渡稿之方法,可謂無絲毫保留之處。
張在辛將前人煩瑣的奏刀之法歸為三類:“有直入法,有切玉法,有斜入法”,並詮釋曰:“直入法者:用刀刻去,駐刀時須要收,曲折時須要轉……此漢人之正法也”,“切玉法者,用刀碎切,方扳處要活動,圓熟處要古勁,平直處要向背”,“斜入單刀,亦須直下,但手中又拈弄靈活……此亦古人軍中速予授職,急就而成斫印之遺意也。”張在辛的這三種刀法,一、三現已合為沖刀法。由此可見作者的高度概括能力了。作者還將明清印人按刀法分類,雖不完全準確,但這對後人學習前賢,識別其刀法提供了借鑑。
在“修制之法”中作者談及了許多印家秘言,如“宜鋒利者用快刀挑剔之,宜渾成者,用鈍刀滑溜之”,“至於鈷利而不得精彩者,可於石上少磨,以見鋒梭其圓熟者或用紙擦,或用布擦,或用土擦,或用鹽擦……”在使用這些修制家法時必須“斟酌為之,須有獨見,自出心裁,非他人所可擬議者。”末章“隨處適宜”,講的是鈐印方法,描述清晰入微,亦見印人對鈐印效果的重視。
張在辛的《篆印心法》對技法的論述在當時已超過了前人,顯得較為完善。

編輯

張在辛曾被蒲松齡寫入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名曰《張貢士》:
安邱張貢士[1],寢疾[2],仰臥床頭。忽見心頭有小人出,長僅半尺;儒冠儒服,作徘優狀[3].唱崑山曲[4],音調清澈,說白自道名貫[5],一與己同;所唱節末[6],皆其生平所遭。四折既畢,吟詩而沒[7].張猶記其梗概,為人述之。[1]
注釋:[1]安邱張貢士:據青柯亭本附記,指張在辛。嘗從邑人劉源淥講學,又從鄭簠學隸書。師事周亮工,傳其印法,故於篆刻尤精,與同時長山王德昌八分書,新城王啟磊畫,並稱“三絕”。傳見《青州府志》十八、《山東通志》一七五。
[2]寢疾:臥病在床。
[3]俳優:古代以樂舞作諧戲的藝人。後來泛指戲曲演員。此謂裝扮舉止如劇中人物。
[4]崑山曲:即崑曲。本為元末明初流行於崑山一帶的戲曲。明代中葉,崑山藝人魏良輔融合戈陽、海鹽故調及民間曲調,用以演唱傳奇劇本,逐漸傳播各地,明末清初達於極盛。
[5]說白:即“道白”,戲劇中人物的對話和獨白。名貫:姓名鄉貫;指劇中人物的自我介紹。
[6]節末,情節。
[7]四折:每劇四折是元雜劇的基本體制。明代和清初用南曲或南北合套演出的短劇,稱“南雜劇”,也有一至四、五折不等,本文張在辛夢中所見當屬此類中的末本戲。吟詩而沒,指劇尾人物吟詩四句(下場詩)然後下場。[2]
譯文:安丘有個張貢士,因生病仰躺在床頭上。忽見從自己的心窩裡鑽出來一個小人,身長僅有半尺高。他頭戴著讀書人的帽子,穿著讀書人的衣服,動作像個歌舞藝人。他唱著崑山曲,音調清徹動聽。道白、自報的姓名籍貫都和張貢士的一樣了;所唱的內容情節,也都是張貢士生平所經歷的事情。四折戲文都唱完了,小人又吟了一首詩,才消失不見了。張貢士還記得戲文的大概內容,為人講述過。[3]
賞析:高西園晤杞園先生,曾細詢之,猶述其曲文,惜不能全憶。高西園云:“向讀漁洋先生‘池北偶談’,見有記心頭小人者,為安丘張某事。余素善安丘張卯君,意必其宗屬也。一日,晤間問及,始知即卯君事。詢其本末,雲當病起時,所記崑山曲者,無一字遺,皆手錄成冊,後其嫂夫人以為不祥語,焚棄之。每從酒邊茶餘,猶能記其尾聲,常舉以誦客。今並識之,以廣異聞。其詞云:‘詩云子曰都休講,不過是都都平丈(相傳一邨塾師訓童子讀論語,字多訛謬。其尤堪笑者,讀“鬱郁乎文哉”為“都都平丈我”)。全憑著佛留一百二十行(村塾中有訓蒙要書,名“莊農雜學”。其開章云:佛留一百二十行,惟有莊農打頭強,最為鄙俚)。’玩其語意,似自道其生平寥落,晚為農家作塾師,主人慢之,而為是曲。意者:夙世老儒,其卯君前身乎?卯君名在辛,善漢隸篆印。”[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