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戊(1668--1738)字申仲,清初金石鑑賞家,張貞仲子,清山東安邱人例貢生,張在辛弟,從其兄習篆刻,嗜金石,工篆隸。研諸經史之時,留意於印鉥史的探討,在詳細占有資料的基礎上,以五年時間撰《寶典》四十八卷。內容包括印鉥制度、制印藝書、用印製度與習俗等。不僅為中國篆刻藝書史,也為金石學匯集了珍貴的資料。著印譜《寶典》四十八卷,稿本藏山東博物館。載入《中國篆刻大辭典 》《《印學研究》第八輯安丘印派研究專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在戊
- 別名:字申仲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安邱
- 出生日期:1668
- 逝世日期:1738
- 主要成就:《典寶》四十八卷
- 代表作品:《郁棲書話》《篆刻年曆》
人物生平,個人作品,《皇清書史卷十五》第66頁,
人物生平
張在戊(1668--1738)字申仲,清初金石鑑賞家,張貞仲子,清山東安邱人例貢生。清初山東安丘張氏家族是一個以書畫特別是篆刻聞名的文化家族,綿延數代,印人眾多。齊魯印派是清初山東以張在辛家族印人集團為基礎以血緣、聲氣及師承為紐帶關係結成的地域性篆刻流派。其代表性印人主要有張貞、張在辛、張在戊、張在乙、高鳳翰、聶際茂、朱文震等。齊魯印派的形成,不僅是明末以來篆刻區域不斷擴展和流派印發展的必然結果,還是山東文人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將江南文化與鄉邦文化相融合的產物。齊魯印派的形成和崛起,一方面填補了徽派、如皋派沒落後浙派興起之前的空白;另一方面,又影響了後來流派印的發展,從而使齊魯印派成為清朝篆刻發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清初大詩人王士禛在題贈詩中稱讚道:“苕苕三玉樹,挺生東海隅。”此“三玉樹”就是指張在辛和他的兩位弟弟張在戊(申仲)、張在乙(亶安)。三兄弟治印不僅深得家傳,張在戊還有幸得到程邃的親授。文人篆刻風氣至清初從蘇皖地區逐漸向北方滲透,張貞及在辛兄弟的出現,使齊魯印壇擺脫了一片荒蕪的狀態,並由此成為當地篆刻藝術的標幟。像山東籍印人高鳳翰、聶際茂、郭偉績等,皆師事張氏。郭偉績在《松筠桐蔭館集印》自序中稱:“安丘張氏三先生以平妥見長,遠近篆刻家悉宗之,遂為當時印學師範。余自幼數過渠丘,謁卯君、申公、亶安三先生,觀其全譜,因求其操刀之法,先生樂引後學,一一指示無倦色。”張氏兄弟一門風雅,自為師友,所作用刀嫻熟,朱文取法元人與林皋,秀逸工穩,兼參六朝朱文,風骨勁健,白文印古雅醇厚,直逼秦漢。張氏兄弟不僅篆刻風格相近,且勤於奏刀。康熙五十九年(1720),三兄弟輯自刻印二千餘方,成《張氏一家印存》
張氏家族印人集團除張貞外,他的三個兒子張在辛、張在戊、張在乙也是清初最具代表性的印人。張在辛(1651——1738),張貞長子,字卯君,一字兔公,號白庭,康熙丙寅(1686)拔貢,晚年授觀城教諭不就。工篆隸,書法師鄭簠,曾合其弟之刻印合鈐成《相印軒藏印譜》3冊。著《隸法瑣言》《篆印心法》《漢隸奇字》《畫石瑣言》《隱厚堂遺詩等》
張在戊(1668--1738),張貞仲子,字申仲,號則庵,例貢生,書法篆刻皆工,曾集漢唐以來官私印璽體式各為傳注,著有《郁棲書話》《篆刻年曆》《寶典》四十八卷。
張在乙(1675--1733),張貞季子,字亶安,號緩庵,康熙四十七年(1708)歲貢,常隨父兄遨遊南北各地,著《蒼雲書塢詩文集》
張在戊(1668--1738),張貞仲子,字申仲,號則庵,例貢生,書法篆刻皆工,曾集漢唐以來官私印璽體式各為傳注,著有《郁棲書話》《篆刻年曆》《寶典》四十八卷。
張在乙(1675--1733),張貞季子,字亶安,號緩庵,康熙四十七年(1708)歲貢,常隨父兄遨遊南北各地,著《蒼雲書塢詩文集》
個人作品
張在戊,字申仲,在辛弟,亦嗜金石、工篆、籀、著印譜《寶典》四十八卷、安邱孫自務-贈詩云;鶴銘搜到焦山尾,石鼓摹從國子門,七十歸來餘結習、自刪寶典送朝昏 、郁棲書話。《皇清書史卷十五》第66頁
《皇清書史卷十五》第66頁
著有《郁棲書話》《篆刻年曆》《寶典》四十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