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同普

張同普

張同普(1890—1912),山東濰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畢業於廣文大學齊魯大學前身)。190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在廣文大學成立中國同盟會小組,宣傳革命思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後,張同普被推舉為濰縣代表,在1911年12月下旬赴上海參加十七省代表會議。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後,張同普極為憤慨,遂赴濟南,組織討袁力量,對袁世凱專制獨裁、迫害革命黨人的罪行進行聲討。1912年夏,張同普被黃興委任為魯東革命軍支隊司令。但隨著形勢急劇惡化,為掩護戰友脫險,張同普不幸被捕。1912年9月22日壯烈犧牲,年僅22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同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山東濰縣
  • 出生日期:1890年
  • 逝世日期:1912年
  • 職業:革命家
  • 畢業院校:廣文大學(齊魯大學前身)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參加辛亥革命
投身革命,反袁犧牲,

投身革命

張同普(1890—1912),山東濰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幼年時期隨父親張連元居於濰縣城東樂道院北村。張同普的父親張連元曾在濰縣樂道院教會創辦的廣文書院,管理圖書十幾年,並在樂道院附近的虞河邊,與妻子、家人栽植葡萄、學會釀酒技術,先後開辦葡萄酒廠和馬車店。家庭生活富裕後,又出資在濰縣東關外,創辦過養正國小。張同普青年時代在校讀書時,痛心於滿清政府腐敗無能,在積極尋求救國之道中,認識到只有徹底推翻滿清專制政府,實行民主革命,才能拯救中國。正在這時,孫中山先生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為革命宗旨,在日本東京創建了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在廣文大學齊魯大學前身)讀書的張同普已經一心嚮往。1905年張同普在廣文大學讀書時,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在樂道院內開辦了文美女子學校。有一位教會家庭出身,住安丘縣孟家村名叫何紉秋的女孩子來到文美女子學校讀書。後來,結識了張同普,二人傾心相交。1909年張同普與何紉秋結為連理。1907年在東京參加中國同盟會的謝鴻燾杜佐宸回國到廣文大學講學時,介紹張同普加入中國同盟會,張同普與安丘的秦文斌、曹志新、臨朐的張延祿等革命黨人,在廣文大學成立中國同盟會小組,開始秘密宣傳革命思想。而後,他們的活動範圍由濰縣逐漸擴展到昌樂、安丘、昌邑、諸城、壽光、廣饒、高密等地,對昌濰一帶的民主主義運動,產生了極大影響。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湖北、湖南、陝西、甘肅、山西、貴州、江蘇等省紛紛回響,宣告獨立。在山東省內,煙臺、諸城等城市也先後宣布獨立。濰縣的中國同盟會會員張同普、郭恩敷、程瞿梅、郭柏民、張永和等人以濰縣地處膠東樞紐,若一旦發難,將對革命前途發生巨大影響為由,敦促駐濰陸軍第五師標統馬良宣告獨立。馬良以勢孤拒絕。在此形勢下,濰縣的中國同盟會會員先後到諸城、高密、煙臺及省城濟南參加革命活動。武昌起義成功後,張同普被推舉為濰縣代表,在1911年12月下旬赴上海參加十七省代表會議。會中,宣講了革命軍北上、山東如何策應等問題,張同普的發言受到孫中山先生重視。會後,孫中山專門會見張同普,並勉勵他前往南京,參加山東北伐革命軍。1912年1月11日,張同普與陳明侯等在南京加入革命軍,隨部北上徐州,時煙臺革命軍起,張同普又奉命繞道上海,經水路到達煙臺,與連承基等人匯合,隨軍轉戰登州、黃縣等地。在膠東月余鬥爭中,經常深入敵後,組織革命力量,曾六次遭清軍追捕,均機智脫險。

反袁犧牲

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後,張同普極為憤慨,遂轉濟南,組織討袁力量。在濟南軍官學校,張同普對袁世凱迫害革命黨人,排斥進步力量等行為,聯絡數十名骨幹針鋒相對。山東都督周自齊對張同普進行勸阻,後見無效,唯恐連累自己,下令逮捕張同普,將其押送回鄉。張同普回濰後,反袁意志更為堅決,聯繫劉德銘、秦明堂等人,組建桃園軍(即討袁軍之意),很快發展數百人,並在青州宏文書院設下指揮部。1912年夏,張同普派代表前往南京,黃興委任張同普為魯東革命軍支隊司令。為擴充力量,籌措武器裝備,張同普變賣家產,從青島購手槍十二支。
正當勢力迅速擴大之際,支隊司令部的曾廣生叛變,形勢急劇惡化。為掩護戰友脫險,張同普不顧宏文書院教師馮子甲等勸說,堅持留在指揮部布置轉移,後不幸被捕。軍閥靳雲鵬聞知張同普被抓,即命押往濟南,並親自出面利誘張同普改變立場,但張同普不為所動,痛斥袁世凱專制獨裁,還勸說靳雲鵬“不要為虎作倀”。在袁世凱的指使下,靳雲鵬下令以莫須有的罪名判處張同普死刑。1912年9月22日,張同普被押往刑場,張同普面無懼色,沿途之中,滔滔不絕地向民眾高聲演講,揭露袁世凱的獨裁罪行,宣傳革命。民眾對此無不動容。在刑場上,張同普高聲怒斥袁世凱,壯烈犧牲,年僅22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