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志

張勇志出生在河北省安新縣,1965年,他懷著建設大西北的決心,脫下軍裝,來到秦安。幾十年來,他以一個共產黨員的胸懷,紮根秦安,在平凡的農村能源站崗位上,刻苦鑽研,默默奉獻,帶領技術人員在全縣推廣省柴節煤灶80432台,每年可省柴24萬公斤,為解決秦安農村的燃料緊缺做出了貢獻。在秦安城鄉人民的心目中,大家都稱張勇志叫"張改灶",一說起"張改灶"都稱讚不已,家喻戶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勇志
  • 出生地河北省安新縣
  • 主要成就:解決秦安農村的燃料緊缺做出了貢獻
  • 政治面貌:中國共產黨黨員
人物事跡,榮譽成就,

人物事跡

地處中部乾旱地區的秦安縣,在六、七十年代"飼料、肥料、燃料"三料具缺,農村能源尤為缺乏。絕大部分地區每年收割的秸稈有三分之二被作為燃料燒掉,即使這樣,還有相當一部分農戶每年仍缺3-6個月的柴燒,生活在乾旱山區的民眾只好去鏟草皮、挖草根、甚至砍伐林木。植被的破壞,森林的砍伐,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致使糧食產量低而不穩,進而又加劇了能源的缺乏,形成難以扼制的惡性循環。當時,任縣能源站副站的長張勇志,把民眾缺燃料的困難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把目光投向了千家萬戶不起眼的小小鍋灶上。
一九八三年春,省、市提出秦安縣要把改灶節能作為停止植被破壞的突破口來抓,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改灶"工作,決定把秦安"省柴節煤"開始向全縣普及推廣。推廣需要大批的人才,培訓人才,沒有現成的教材,張勇志決定自己動手編寫,最後寫出了《怎樣改好省柴節煤灶》《省柴灶故障檢查與排除》等講義,並配有灶形圖及風道、爐齒、爐窩等內部構造剖面圖,他的講義簡單明了,通俗易懂,深受農民歡迎。
經過先後六次改灶,200多次試驗,終於研製出了"雞窩吸風節柴灶"和"雞窩風箱省煤灶"。一九八五年五月,經國家農牧漁業部能源環保辦公室組織測試,其升溫速度快(r1=3.11℃/分),發速度快強(V2=O.123公斤/分)熱效率高(r=40 89%)並具有保溫性能好,美觀大方,乾淨衛生等優點,被命名為"秦安省柴灶",並寫入《全國農村推廣先進省柴灶圖冊》一書,被列為全國推廣的42台省柴灶之一,一九八七年榮獲天水市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榮譽成就

張勇志同志一心撲在改灶事業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就像一塊煤燃燒著自己,點燃著無數個家庭大紅的日子。在秦安千家萬戶的農民家裡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親手為農戶改灶1700多台,為秦安省柴節煤做出了貢獻。一九八四年、一九八五年連續兩年受到秦安縣人民政府的表彰獎勵;一九八六年被省政府能源領導小組授予"改灶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他所在的秦安能源站,被評為"全省農村能源建設先進集體"。全國共排有42個的灶型,"秦安省柴節煤灶"排第十六位 。一九九三年張勇志獲中國農業部、中國計畫委員會"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