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峰(南下時更名張冠伍),1914年12月生於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黎墟村。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3年7月任“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情報站站長,當年12月初圓滿完成護送劉少奇、陳毅等中央領導同志由臨沭經微山湖赴延安的任務。隨後升任魯南軍屬管理委員會生產委員、滕縣支前大隊教導員。中共中央在1948年10月28日作出《關於準備奪取全國政權所需要的全部幹部的決議》中,要求山東分局選拔340名老幹部和西南籍幹部10人組成南下幹部隊,定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西南服務團”,直屬二野政治部領導。經過在臨城(今薛城)、徐州集訓和整編,1.7萬名西南服務團團員,於1949年7月24日踏上了進軍大西南的征途。
基本介紹
- 本名:張冠伍
- 別名:張立峰
- 出生地: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黎墟村
- 出生日期:1914年12月
- 逝世日期:2000年1月17日
簡介,生平,
簡介
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之時,我們兄弟仨又一次深情重溫2000年1月19日中共重慶市委對 的評價:“為祖國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奉獻了光輝的一生”。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跟隨劉伯承、鄧小平進軍大西南。先後擔任川東剿匪工委副主任兼巴縣縣委書記;江津地委常委兼工業交通部部長,離休後享受省部級待遇。2000年1月17日在重慶辭世,享年86歲。 南下前,在家鄉魯南生活工作了33年。
生平
“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 所在學校會同“曙光”、“天主學堂”、“滕文”等學校,號召進步教員帶領學生罷課,到滕縣縣城舉行抗日遊行示威活動,向沿途民眾散發傳單,從而喚醒民眾的愛國行動。 在教員的崗位上受到臨沙區委書記褚思佩的賞識,除教學外還兼職區委的抗日宣傳簡報刻印工作,後任茶棚抗日國小校長。1937年10月經董堯卿介紹,參加“魯南民眾抗日自衛軍”任直屬營一連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日本第二集團軍1938年3月16日向滕縣發動進攻,同時在周營、南山一帶策劃搶糧。根據張莊情報站張鳳立(系 的姑夫)提供的訊息,5月7日董堯卿率直屬營近千人,在張莊召開軍民誓師大會,決心奪取保衛麥收的勝利,這次行動打破了敵人的搶糧計畫,擴大了部隊影響。6月 帶領一連在臨棗鐵路鄒塢站夜襲棗莊日軍的軋道車,打死日軍5人,繳獲手炮1門、新式輕機槍1挺、步槍4支及其他戰利品一宗。
抗日戰爭進入艱苦階段,1939年9月八路軍115師抵達魯南。 所在部隊編入115師魯南支隊,轉戰滕東、嶧北、抱犢崮一帶,物資匱乏,部隊供給十分困難。翌年八月初四, 所在一連宋福倫排長帶隊到嶧縣來泉莊(今屬薛城)勸征軍糧,後偽密探報信,八名戰士遭日軍殺害。時隔幾日,支隊特務連對駐山家林的日軍突襲,致使日軍死傷多人。
魯南區黨委1940年5月在大爐村(今屬蘭陵縣下村鄉)成立,同年10月 調入機關,任趙鎛秘書兼管抗日宣傳工作,還要為“五隊”(鐵道游擊隊、文峰游擊隊、運河支隊、獨立大隊、微湖大隊)編髮密報,指導抗日戰況。此時魯南根據地遭到嚴重破壞,在日軍的殘酷掃蕩、封鎖、蠶食下,我軍民奮起開展了“反掃蕩”,經過30餘次戰鬥,殲敵逾千,粉碎了敵人的掃蕩,保衛了抗日根據地。
1943年7月, 任“魯南人民抗日義勇隊”第二情報站站長,直屬魯南區黨委領導。負責鄒縣、滕縣、白彥、費縣、嶧縣、沛縣(今屬徐州)等127個情報點的工作。身為站長,他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鋤奸,9月初在115師駐地徐莊(今屬山亭)舉辦了有200名情報員參加的培訓班,羅榮桓、王麓水到班上講課,“誰是漢奸?怎么找漢奸?怎樣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抓住漢奸?”大家聽後受益匪淺。
奉毛澤東指示,1943年11月底陳毅一行三人由新四軍軍部(江蘇盱眙黃花塘)出發赴延安,北越隴海鐵路,抵達運河支隊駐地北許陽村,在此接見嶧縣和運河地委領導紀華、於化琪、邵劍秋、童邱龍。陳軍長講:“要堅持好這塊戰略要地,保護好這條通往黨中央的地下交通線。”次日晚間,由劉金山(鐵道游擊隊隊長)、楊廣立護送到臨城。第三天拂曉前到達微山湖東岸的蔣家集,住在崔玉倫家(系 的姑夫,時任張學良部下的步兵團團長),當張新華(微湖大隊長)給陳軍長匯報工作時說:“我們住在這裡最安全,給我們做飯的這位大娘就是張站長(指張冠伍)的親姑娘”。陳毅微笑著說:“這很好嘛,就是要利用我們自己的親戚、朋友、同學、知己來壯大抗日武裝嘛”。準備登船過湖時,張隊長將兩塊銀元交給張長蘭(系張冠伍的姑母)說:“大娘,這是我們的食宿費,你一定要收下”。張冠伍的姑母說:“別說你跟俺親侄一塊來,就是你們自己來,俺也不會要你們的飯錢,我們一家都是愛國的”。
張冠伍曾不止一次說過:“棗莊抗日軍民先後護送劉少奇、陳毅、羅榮桓、朱瑞、陳光、黎玉等過路幹部途經魯南往返百餘次、千餘人,從未出過任何差錯,受到中共中央軍委的通報嘉獎和中央領導人的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