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其雄

張其雄(1903年—1926年10月10日), 乳名張書,號書倉,化名石傑。湖北省廣濟(今武穴)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其雄
  • 別名:石傑
  • 出生地:湖北省廣濟(今武穴
  • 出生日期:1903年
  • 逝世日期:1926年10月10日
  • 畢業院校: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人物經歷
1903年5月4日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兒時喪父,無昆季,母親節衣縮食,把他撫育成人。11歲時就讀於伯父的私塾。1918年秋考入廣濟縣立梅川初級中學。受“五四”運動的影響,1920年與朱謨等人組織學生愛國會,宣傳新文化、新思想、反帝反封建。他為愛國會寫的誓言是:“國事蒼茫,倭寇猖狂。鐵血兒郎,要及時起,奮發圖強;要陣前死,槍下倒,彈中亡。”並曾帶領愛國會成員在梅川遊行示威,組織學生痛打縣知事張松溥,驅逐鎮壓學生運動的校長楊時若。
1921年秋,考入湖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積極投身於反對軍閥的政治鬥爭,很快得到董必武、李漢俊的賞識,旋即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一面刻苦用功讀書,一面積極開展革命活動。每逢星期天,同惲代英分途約集各校進步學生,至共進中學或中華附中,聆聽董必武李漢俊講授《資本論》,並擔任輔導。同時,在武昌撫院街廣濟學社主辦武漢學生通訊社,常徹夜不眠,自己採訪,自己撰稿,宣傳革命道理,抨擊時弊。嗣後,參加了勞動組合書記部長江分部,負責工運。
1923年,京漢鐵路大罷工開始時,他日夜守在車站。“二七”慘案發生後,積極參加了“二七”善後工作。一方面為報刊撰寫文章,揭露反動軍閥肖耀南和警方屠殺工人的罪惡行徑,一方面為高君宇和羅章龍彙編的《京漢工人流血記》組寫文章。
1924年5月,中共漢口地委選送他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在軍校里,他嚴守紀律,刻苦學習,立志革命,他說:“吾儕至此,生命獻於革命,胥當灑熱血於帝國主義、軍閥之前,慰國民之殷望而完吾輩之天職!”入軍校不久,擔任第一中隊中共黨小組長,是中共黃埔特別支部的主要成員之一。
1924年10月參加了平定廣州商團叛亂的戰鬥。1925年2月,隨軍校學生軍,參加了討伐叛軍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任排長。在揭陽棉湖戰鬥中,他浴血奮戰,左肩負傷不下戰場。1925年3月,結束軍校學習生活,被分配到教導團任連黨代表,後調軍事委員會任法規起草委員,起草了軍事法規。
當時黃埔軍校兩種思想和勢力的鬥爭十分激烈。張其雄參加以共產黨人為核心的中國青年軍人聯合會,與以國民黨反共分子為骨幹的孫文主義學會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張其雄站在鬥爭的前列,用犀利的文筆,在《青年軍人》、《黃埔日刊》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對孫文主義學會的謬論和醜惡行徑進行批駁和抨擊。
1926年2月,蔣介石和汪精衛親啟召集青年軍人聯合會、孫文主義學會聯繫會議。李之龍、王備、張其雄、周逸群代表青年軍人聯合會出席這次會議。會上,他們同孫文主義學會代表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有力地鞏固了革命統一戰線。
1926年7月,北伐開始,張其雄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軍代表、政治部副主任兼秘書長,授少將軍銜,10月10日,武昌城克,隨軍扼守武漢,日夜奮戰在前敵指揮部,因寢食失時,操勞過度,肺病猝發,吐血不止,經搶救無效病逝,為革命獻出了壯麗的青春。
張其雄烈士資料圖張其雄烈士資料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