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紀念人物,家中開館,創辦南開,領導體育事業,一生布衣蔬食,
歷史沿革
張伯苓故居始建於1920年代中葉,是磚木結構的三層英式別墅,機磚牆身,多坡式瓦頂,屬於折衷主義建築風格。室內裝潢均為菲律賓原產的木製地板、門窗和樓梯,並配有巴洛克式壁爐,裝修講究。房屋前後有寬敞的庭院,種有名貴的花草樹木,環境幽雅。張伯苓夫婦於1950年9月15日帶著周總理的一片關懷從北京回到天津,便租住於此。
紀念人物
“知道有中國的,
便知道有個南開。
這不是吹,也不是嗙,
真的,天下誰人不知,
南開有個張校長?!”
這個張校長就是張伯苓。他是南開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他從傳授“新學”的家館開始,一步一步辦起了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國小和重慶南開中學,當年,有人稱他為“孔後辦學第一人”。
家中開館
1876年,張伯苓出生在天津宜興阜,其父張雲藻,不以科舉功名為重,酷愛音樂,尤擅長琵琶,天津人稱之為“琵琶張”。1891年,張伯苓考入北洋水師學堂。他是航海駕駛班最好的學生,每次考試都是名列前茅。嚴復的思想對他影響很大。1894年,張伯苓等十八名同學完成堂課,被派往北洋水師艦隊實習。
時值朝鮮東學黨之變,清政府出兵平亂,日本也趁機出兵尋釁,遂引起中日甲午戰爭。1897年,承甲午敗績,帝國主義強盜的協定既成,清廷派大員去山東辦理接收和轉讓手續,張伯苓隨艦前往。船到威海衛的頭一天,降下日本的太陽旗,升起中國的青龍旗。第二天,又降下中國的青龍旗,升起英國的米字旗。張伯苓目睹這場“國幟三易”的接收和轉讓儀式,親自嘗受了這一喪權辱國的場面,氣憤填膺。從威海衛歸來之後,他認為海軍報國無望,決定退役。
甲午之戰失敗的教訓讓他決心創辦新式教育。適值天津名紳嚴范孫倡辦新學,1898年乃延聘張伯苓主持嚴氏家塾。張伯苓在嚴館執教時期除教授學生學習英文、數學和理化外,並提倡體育。1901年,天津邑紳王奎章也聘請張伯苓教其於侄,是謂“王館”。張伯苓在嚴、王兩館,循環往復,誨人不倦。兩館教法大體相同,只是附讀學生逐年增多,設備及教法都還不完備。
創辦南開
1903年,張伯苓乘暑假航海東渡,親眼看到日本明治維新後的盛況,領略了日本對教育的重視及辦學規模和教育方法,深受啟發。1904年5月,經過四個月的細心考察後回國,他決定成立中學,遂將嚴、王兩館合併,成立“私立中學堂”。從此他結束了家塾先生的生涯,成為學堂的學監。
每看到各屆畢業生依依不捨地離開學校,他覺得應該向大多數學生提供繼續升學的機會,於是他決心赴美學習和考察。1918年,適逢嚴修與范靜生也赴美,張伯苓乃與嚴、范游遍美國各地,考察了許多私立大學的組織和實施。12月,張伯苓與嚴修游美歸國。不久便積極籌募經費,並獲徐世昌、黎元洪等人及天津士紳之助,開始籌劃創辦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的興辦和發展,對張伯苓來說,並不意味著興辦教育的終結。1923年建立了南開女中。接著在1928年,張伯苓又興致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對面建築國小校舍,設立了國小部。在興建和完善女中和國小之後,張伯苓分別於1927年和1932年創辦了南開經濟研究所和套用化學研究所,從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南開教育體系。
1934年,在南開創辦三十周年校慶紀念會上,張伯苓先生正式宣布“公”和“能”為南開校訓。張伯苓先生講,南開精神即“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他詳細闡述道:“允公,是大公,而不是什麼小公,小公只不過是本位主義而已,算不得什麼公了。惟其允公才能高瞻遠矚,正己教人,發揚團隊精神的愛國思想,消滅自私的本位主義。”“允能者,是要做到最能。要建設現代化國家,要有現代化的科學才能。而南開學校的教育目的,就在於培養具有現代化才能的學生,不僅要求具備現代化的理論才能,並且要具有實際工作的能力。”
領導體育事業
在南開老一輩校友的回憶錄中對與張校長有著這樣的記錄,“高大挺拔的身材和剛毅洪亮的天津腔。”南開學校創辦後,他強調:“南開生的體質,決不能像現在一般人那樣虛弱,要健壯起來”。於是體育教育便在南開風風火火地開展起來。在張伯苓的大力倡導下,體育之風吹遍了南開園,優秀的運動選手和實力雄厚的運動代表隊也不斷湧現。從董守義到郭毓彬,從中北足球隊到南開五虎,都是曾經在天津、華北及全國各地甚至遠東比賽中威震一時的驍將猛士。
積沙成塔,積羽沉舟。張伯苓的努力在當時的全國都產生了廣泛影響,他還被推為中國體育事業的領導人物。體育專家、曾任職於南開的郝更生指出:“中國近五十年來的體育史,和張先生有不可分離的關係……數十年來,先生提倡體育的熱忱,始終不懈,其精神感召和領導作用,對我國體育有不可磨滅的影響,我國體育能有今日的基礎,先生之功甚大。”
一生布衣蔬食
老舍和曹禺稱讚他“不吸菸,也不喝酒,一輩子也不摸麻將和牌九”,始終過著布衣蔬食的生活。他深知儉可養廉,婚後曾對夫人說:“教育清苦事業,所入無多,當量入以為出,家中事悉以累汝。”所以一切家務均由夫人親自料理,而從無僕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