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里茨·施特拉斯曼
- 外文名:Friedrich Wilhelm Straßmann
簡介,奧托·哈恩,中子,鈾,核裂變,
簡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施特拉斯曼(德語:Friedrich Wilhelm Straßmann,1902年2月22日-1980年4月22日),德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38年,他和奧托·哈恩認證了中子轟擊鈾核產生的鋇,發現了核裂變現象。
奧托·哈恩
中子
中子(英語:neutron)是一種電中性的粒子,具有略大於質子的質量。中子屬於重子類,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構成。絕大多數的原子核都由中子和質子組成(僅有氫例外,它僅由一個質子構成)。在原子核外,自由中子性質不穩定,平均壽命約為15分鐘。中子衰變時釋放一個電子和一個反中微子而成為質子(β衰變)。同樣的衰變過程在一些原子核中也存在。原子核中的中子和質子可以通過吸收和釋放π介子互相轉換。中子是由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查德威克於1932年發現的。
鈾
鈾(Uranium)是一種銀白色金屬化學元素,屬於元素周期表中的錒系,化學符號為U,原子序為92。每個鈾原子有92個質子和92個電子,其中6個為價電子。鈾具有微放射性,其同位素都不穩定,並以鈾-238(146個中子)和鈾-235(143箇中子)最為常見。鈾在天然放射性核素中原子量第二高,僅次於鈽。其密度比鉛高出大約70%,比金和鎢低。天然的泥土、岩石和水中含有百萬分之一至百萬分之十左右的鈾。採礦工業從瀝青鈾礦等礦物中提取出鈾元素。
核裂變
核裂變(德語:Kernspaltung;英語:nuclear fission),在港台稱作核分裂,是指由較重的(原子序數較大的)原子,主要是指鈾或鈽,裂變成較輕的(原子序數較小的)原子的一種核反應或放射性衰變形式。核裂變是由莉澤·邁特納、奧托·哈恩及奧托·羅伯特·弗里施等科學家在1938年發現。核子彈以及核電站的能量來源都是核裂變。早期核子彈套用鈽-239為原料製成。而鈾-235裂變在核電站最常見。
現代的核裂變多半是刻意產生,由中子撞擊引發的人造核反應,偶爾會有自發性的,因放射性衰變產生的核裂變,後者不需要中子的引發,特別會出現在一些質量數非常高的同位素,其產物的組成有相當的機率性甚至混沌性,和質子發射、α衰變、集群衰變等單純由量子穿隧產生的裂變不同,後面這些裂變每次都會產生相同的產物。核子彈以及核電站的能量來源都是核裂變。核燃料是指一物質當中子撞擊引發核裂變時也會釋放中子,因此可以產生鏈式反應,使核裂變持續進行。在核電站中,其能量產生速率控制在一個較小的速率,而在核子彈中能量以非常快速不受控制的方式釋放。
由於每次核裂變釋放出的中子數量大於一個,因此若對鏈式反應不加以控制,同時發生的核裂變數目將在極短時間內以幾何級數形式增長。若聚集在一起的重核原子足夠多,將會瞬間釋放大量的能量。核子彈便套用了核裂變的這種特性。製成核子彈所使用的重核含量,需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