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羅馬尼亞共產黨時代與政府發生衝突,由於參加在伯克利大學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請求遭到拒絕,在1986年以絕食來抗議,而後在《美國數學學會通告》上發表一封信呼籲科學家交往自由,於是成為一個持不同政見者,結果在其後的兩年內都失去了工作,依靠做私人教師謀生。瑞典皇家研究院外事秘書 Olof G. Tandberg 在布加勒斯特通過電話訪問了他。由於不允許出版發表言論,他試圖通過布加勒斯特的法語學校及旅遊者將他的原稿帶出羅馬尼亞,然而很多手稿都杳無音信。他終於在1988年9月逃出羅馬尼亞,在土耳其的政治難民營中等了幾乎兩年。為了生存,他得在建築工地上乾一些非技術勞動:清潔工、房間油漆工、磨石工。在這裡他和法國文化學會(French Cultural Institutes)保持聯繫們,從而有機會看到各種書,與各種人交流。他離開了做農民的父母(儘管他是家裡唯一的孩子)、懷孕的妻子(兩年半之後才在美國與家庭團聚,從而見到他的第二個孩子 Silviu)和七歲的孩子 Mihai。在離開祖國之前,他將一部分原稿放進一個金屬盒子,埋在父母親的葡萄園裡,靠近一顆桃樹。四年之後他第一次重返故土時將它取出,這已經是在1989年革命之後了,而他試圖寄給法國某翻譯家的其它的手稿被秘密警察沒收,再也找不回來了。他於1990年移民到美國。
然而在國際上,人們更熟悉的他是一位關於“悖論(paradoxism)”運動的文學學派領袖。這個學派創立於1980年,在世界上擁有很多倡導者,它的基礎是在悖論創作中過度使用對比、反義、矛盾、似是而非——不僅在局部範圍內,而且在整個作品的範圍——在數學、哲學和文學中構造一種有趣的結合。[1]。受數理邏輯啟發,他引入了“悖論主義對聯”、“重言主義對聯”以及“二元論對聯”[2]。他在許多的戲劇中完成了文學實驗:“動物之國”,其中沒有對話!“顛倒的世界”,通過場景的交換就可以產生數以萬計的不同戲劇! [3]。他主張: “悖論起源於反對極權主義和社會封閉的抗議運動。那時,整個文化由少數人操縱,只有他們的觀點才能發表,我們幾乎不能發表任何言論。於是我說:我們來搞文學……不用做任何事情!我們來寫作……不用寫任何東西。如何做呢?很簡單:目標文學!例如“飛翔的鳥兒”表現出一種“自然詩”,不須寫下便伸手可及,又不受語言的約束,而有些寫在紙上的符號,是經過人工轉化的變形翻譯,並非原汁原味,它們實際上是一種“造作詩”。所以,我們不過是群啞巴在抗議——抗議什麼呢?後來,我們用矛盾的方式來建立一切,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在這個社會裡過著雙重的生活:一種生活是對官方說的,他們不斷宣傳我們過著美好幸福的生活,真是妙極了,而我們的真實生活卻很痛苦,這便是所謂的欣欣向榮!於是我們開始自嘲的創作,取其反義融於其中,悖論便由此而來。針對齊奧塞斯庫“新紀元”的偉大風格,民間流傳著許多這方面的笑話作為調劑,它們帶給我們不少靈感。不要認為我的悖論宣言中那種否定(No)和對立(Anti)是什麼虛無主義(C. M. Popa),相反,它帶來一種創造性。悖論主義跟隨在達達主義、字母主義和荒謬藝術之後,是種上下顛倒的寫作!”
先鋒運動
在他的先鋒運動中,他做了很多詩的實驗,並出版了悖論者宣言 "Le Sens du Non-Sens"(1983),"Anti-chambres(法語:反空間)/Anti-poésies(反詩)/Bizarreries(奇異)" (1984,1989),"非詩" (1990),對法語、英語的陳詞濫調分別加以改造,而“悖論主義對聯”(1998) 引入了一種新的詩歌,具有固定的形式。最終,他編輯了“國際悖論主義選集第二集”(2000) ,它收集了世界各地100多個作者用多種語言寫的作品。
文學集
“形而上史學(MetaHistory)”(1993) 又是一部反對文學總體化的戲劇三部曲,其中的戲劇正在向著總體藝術(total theatre)的方向實驗:“新人的形成”、“顛倒的世界”、“動物之國”。其中最後一個戲劇在台上沒有對話,它在(1995)卡薩布蘭卡國際戲劇節中獲獎。寫給孩子們的理論三部曲“魔術師的精彩動作(Trickster's Famous Deeds)”(1994,2000年被自動翻譯成英語),將現代和科幻情景融入羅馬尼亞民間傳統。
藝術是司馬仁達齊的嗜好,他做了:- 形象藝術,在他已發表的詩集: "Anti-chambres(法語:反空間)/ Anti-poésies(反詩)/ Bizarreries(奇異)" (機械繪畫),“非詩”(悖論繪畫),"Dark Snow(暗雪)" & "Circles of Light(光圈)" (封面) - 悖論抽象拼貼畫,為“悖論文學運動選集(Anthology of the Paradoxist Literary Movement)”,由 J. -M. Levénard,I. Rotaru,A. Skemer 編著; - 封面及插圖,由 "Dorul" 出版社出版,奧爾堡,丹麥; - 期刊 "Dorul" (奧爾堡,丹麥)中的插圖。
他的許多藝術作品收集在"The Florentin Smarandache Papers(弗羅仁汀·司馬仁達齊論文集)" Special Collections at th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Tempe,and Texas State University,Austin (USA),also in the National Archives of Vâlcea and Romanian Literary Museum (Romania),and in the Musée de Bergerac (France)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