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弓日均
- 國籍:中國
- 民族:朝鮮族
- 出生日期:1913年2月
- 職業:地委統戰部副部長
- 主要成就:民眾稱讚他為“活著的焦裕祿”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
人物簡介
1919年隨父母來中國奉天省臨江縣(今吉林省臨江市)紅土崖村,全家以租種土地為生。1929年經中共滿洲省委 朴元赫 介紹,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受組織派遣先後到青岡、慶城、鐵驪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在稻田公司 屯秘密成立革命促進會。同年5月成立中共慶城特支、共青團特支部,弓日均擔任團小組長。1932年,在中共慶城特支組織領導下,於安邦河沿岸發動百餘名稻田農民反徵兵和抗捐稅活動。1933年2月因叛徒告密,慶城特支遭破壞。為避開日偽的搜捕,舉家遷至慶安(今黑龍江省慶安縣)平安鄉民族村,以務農為業,等待時機。1945年12月,經中共慶安縣工委副書記楊子榮介紹,弓日均參加革命,194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進行土改期間,先後任區公安助理、區委書記、縣社主任等職。1950年任省民政廳民族科長。1952年調任中共鐵驪縣委代理書記、書記。1956年9月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1958年上級決定在鐵力建立鋼鐵廠,他被任命為松花江地區鐵力鋼鐵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他的艱苦樸素、勤勤懇懇的作風,深為全縣幹部民眾敬佩,民眾稱讚他為“活著的焦裕祿”。1966年4月調任中共綏化地委統戰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走資派”進行批鬥,並關進監獄。由於長達3年的折磨,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於1970年7月2日含冤故去。終年57歲。1978年12月25日,中共鐵力縣委主持召開追悼大會,全縣人民沉痛悼念黨的好乾部、全縣人民的好書記——弓日均。
人物生平
弓日均,朝鮮族,生於1913年2月,原籍朝鮮平安南道价川郡。
1919年在朝鮮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和富豪的壓榨,隨父母來中國奉天省臨江縣(今吉林省臨江市)紅土崖村,全家以租種土地為生。
幼時入本地私立國小讀書,因家貧輟學。1927年遷入黑龍江省蘭西縣劉小村。在夜校學習期間,接觸思想進步教師和同學,在他們的啟發影響下,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9年經中共滿洲省委朴元赫介紹, 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受組織 派遣先後到青岡、慶城、鐵驪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在稻田公司屯秘密成立革命促進會。同年5月成立中共慶城特支、共青團特支部,弓日均擔任團小組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經常做抗日宣傳工作,團結工農大眾,同日本帝國主義、地主、資本家作鬥爭,表現非常勇敢。1932年,在中共慶城特支組織領導下,於安邦河沿岸發動百餘名稻田農民反徵兵和抗捐稅活動。1933年2月因叛徒告密,慶城特支遭破壞。為避開日偽的搜捕,舉家遷至慶安(今黑龍江省慶安縣)平安鄉民族村,以務農為業,等待時機。
1945年12月,經中共慶安縣工委副書記楊子榮介紹,弓日均參加革命,194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進行土改期間,先後任區公安助理、區委書記、縣社主任等職。1950年任省民政廳民族科長。1952年調任中共鐵驪縣委代理書記、書記。在鐵驪工作期間,帶領縣委領導班子,積極發動民眾,走合作化道路,為改變鐵驪生產面貌,提出“水田綜合治理”意見。1955年在年豐鄉靠山屯、李大房子屯,組織農民開荒種水田105垧,特別是旱田改水田,糧食產量、經濟效益提高顯著。發動農民擴大耕地面積、興修水利。在長山興建水庫時,同社員一起挑土、背土垈子,水庫建成後使縣內水資源得到利用,全縣水田由2.4萬畝發展到4萬畝,農民得到較好的收成。
1956年9月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8年上級決定在鐵力建立鋼鐵廠,他被任命為松花江地區鐵力鋼鐵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他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深入鐵力林區,風餐露宿,經過數月踏察,終於找到二股、朗鄉兩個礦體,給鋼鐵冶煉提供了條件。為了“七一”按時出鐵,他一手抓在二股、朗鄉開發礦石;一手抓6.5小高爐興建。同工人一起,邊勞動、邊研究、邊指導。在小高爐建成進行試驗時,因土塵氣爆炸,他被擊倒在地,經過搶救甦醒後,繼續同大家研究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在他的帶動與指揮下,小高爐在“七一”出了第一爐鐵,為鋼鐵生產提供了經驗。
弓日均身為縣委書記,辦公室內陳設簡陋,一張掉漆寫字檯,一把舊木椅子,一個偽滿留下來的破沙發。下鄉是徒步走,自已背行李,帶著箇舊水杯,一身普通的穿戴。春天一把鐵鍬,夏天一把鋤頭,秋天一把鐮刀,冬天一張爬犁。到基層去,和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認識他的都以為他是農民。家中6口人,多年住著兩間草房,房管部門特地給蓋了三間磚瓦宅舍,自已不去住,讓給住房緊張的幹部。
1963年夏天,一個幹部找弓日均要求解決夫妻兩地生活的問題,他責成有關部門從速給解決了。這人買了鮮魚登門酬謝,他婉言謝絕,耐心說服,使之高興地提著魚回去了。綏化縣親屬家孩子未考取大學,來鐵力求他幫忙找工作,經他勸解滿意地回去自謀職業。
在聽到中共中央發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後,1964年,弓日均動員自已的孩子弓錫泉帶頭到農村去插隊落戶。
由於長期勞累,弓日均的腎炎、肺病越來越重,但從未休息,一直堅持工作。他長年深入民眾,工作在基層,全縣鄉鄉村村戶戶幾乎都有他的足跡。縣直機關幹部說:“縣委弓書記看不見。”鄉村民眾說:“我們不少見。”他的艱苦樸素、勤勤懇懇的作風,深為全縣幹部民眾敬佩,民眾稱讚他為“活著的焦裕祿”。
1966年4月調任中共綏化地委統戰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走資派”進行批鬥,並關進監獄。由於長達3年的折磨,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於1970年7月2日含冤故去。終年57歲。
1978年12月25日,中共鐵力縣委主持召開追悼大會,全縣人民沉痛悼念黨的好乾部、全縣人民的好書記——弓日均。
1919年在朝鮮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和富豪的壓榨,隨父母來中國奉天省臨江縣(今吉林省臨江市)紅土崖村,全家以租種土地為生。
幼時入本地私立國小讀書,因家貧輟學。1927年遷入黑龍江省蘭西縣劉小村。在夜校學習期間,接觸思想進步教師和同學,在他們的啟發影響下,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9年經中共滿洲省委朴元赫介紹, 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受組織 派遣先後到青岡、慶城、鐵驪等地,進行革命活動。在稻田公司屯秘密成立革命促進會。同年5月成立中共慶城特支、共青團特支部,弓日均擔任團小組長。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他經常做抗日宣傳工作,團結工農大眾,同日本帝國主義、地主、資本家作鬥爭,表現非常勇敢。1932年,在中共慶城特支組織領導下,於安邦河沿岸發動百餘名稻田農民反徵兵和抗捐稅活動。1933年2月因叛徒告密,慶城特支遭破壞。為避開日偽的搜捕,舉家遷至慶安(今黑龍江省慶安縣)平安鄉民族村,以務農為業,等待時機。
1945年12月,經中共慶安縣工委副書記楊子榮介紹,弓日均參加革命,194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農村進行土改期間,先後任區公安助理、區委書記、縣社主任等職。1950年任省民政廳民族科長。1952年調任中共鐵驪縣委代理書記、書記。在鐵驪工作期間,帶領縣委領導班子,積極發動民眾,走合作化道路,為改變鐵驪生產面貌,提出“水田綜合治理”意見。1955年在年豐鄉靠山屯、李大房子屯,組織農民開荒種水田105垧,特別是旱田改水田,糧食產量、經濟效益提高顯著。發動農民擴大耕地面積、興修水利。在長山興建水庫時,同社員一起挑土、背土垈子,水庫建成後使縣內水資源得到利用,全縣水田由2.4萬畝發展到4萬畝,農民得到較好的收成。
1956年9月出席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
1958年上級決定在鐵力建立鋼鐵廠,他被任命為松花江地區鐵力鋼鐵聯合指揮部副總指揮。他同工程技術人員一起,深入鐵力林區,風餐露宿,經過數月踏察,終於找到二股、朗鄉兩個礦體,給鋼鐵冶煉提供了條件。為了“七一”按時出鐵,他一手抓在二股、朗鄉開發礦石;一手抓6.5小高爐興建。同工人一起,邊勞動、邊研究、邊指導。在小高爐建成進行試驗時,因土塵氣爆炸,他被擊倒在地,經過搶救甦醒後,繼續同大家研究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在他的帶動與指揮下,小高爐在“七一”出了第一爐鐵,為鋼鐵生產提供了經驗。
弓日均身為縣委書記,辦公室內陳設簡陋,一張掉漆寫字檯,一把舊木椅子,一個偽滿留下來的破沙發。下鄉是徒步走,自已背行李,帶著箇舊水杯,一身普通的穿戴。春天一把鐵鍬,夏天一把鋤頭,秋天一把鐮刀,冬天一張爬犁。到基層去,和社員同吃同住同勞動,不認識他的都以為他是農民。家中6口人,多年住著兩間草房,房管部門特地給蓋了三間磚瓦宅舍,自已不去住,讓給住房緊張的幹部。
1963年夏天,一個幹部找弓日均要求解決夫妻兩地生活的問題,他責成有關部門從速給解決了。這人買了鮮魚登門酬謝,他婉言謝絕,耐心說服,使之高興地提著魚回去了。綏化縣親屬家孩子未考取大學,來鐵力求他幫忙找工作,經他勸解滿意地回去自謀職業。
在聽到中共中央發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號召後,1964年,弓日均動員自已的孩子弓錫泉帶頭到農村去插隊落戶。
由於長期勞累,弓日均的腎炎、肺病越來越重,但從未休息,一直堅持工作。他長年深入民眾,工作在基層,全縣鄉鄉村村戶戶幾乎都有他的足跡。縣直機關幹部說:“縣委弓書記看不見。”鄉村民眾說:“我們不少見。”他的艱苦樸素、勤勤懇懇的作風,深為全縣幹部民眾敬佩,民眾稱讚他為“活著的焦裕祿”。
1966年4月調任中共綏化地委統戰部副部長。“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打成“走資派”進行批鬥,並關進監獄。由於長達3年的折磨,身心受到嚴重摧殘,於1970年7月2日含冤故去。終年57歲。
1978年12月25日,中共鐵力縣委主持召開追悼大會,全縣人民沉痛悼念黨的好乾部、全縣人民的好書記——弓日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