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弒君記》是西方戲劇史上最晦氣的一齣戲,人們都避免直接提起劇名,只稱之為“格拉姆斯喜劇”、“蘇格蘭事件”或乾脆稱為“那部戲”等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弒君記
- 原著作者:莎士比亞
- 類型:西方戲劇
- 又稱:格拉姆斯喜劇
簡介,演出情況,
簡介
莎士比亞的詭異“殺人戲”
很多戲劇界人士的確相信,這部“提不得的戲”充滿血腥、鬼魂和巫術,是歷來最邪惡的一部劇作。
若是有人在後台不慎說出這個劇名,或引用劇中對白,按照慣例必須走出化妝間,繞3圈,吐一口唾沫,然後敲門進去。有許多戲劇演員都不信這個邪,不屑按這種老規矩去做,結果卻遭了殃。
演出情況
《弒君記》似乎一開始上演就很晦氣。首演在英王詹姆斯一世御前舉行,詹姆斯一世恰是劇中被弒的國王鄧肯和大臣班珂的後裔。1606年8月7日首演時,果然出了災禍,演馬克白夫人的童伶(當時英國劇場禁止女性演出)貝里奇發燒昏倒,後來死亡。莎翁本人不得不親自登台試演此角。
其後近一個世紀,這齣戲很少演出。1703年在倫敦復演,那天英國受到歷史上最猛烈的暴風雨侵襲。因為這齣戲的內容褻瀆神明,所以大家把暴風雨造成的災害歸咎於它,女皇下令全國祈禱一周,在這周內所有劇院停業。
此後兩個世紀,災禍繼續發生。1849年,在紐約市阿斯特廣場騷亂中死的人尤其多。英國藝人麥克里迪演出《弒君記》時,其對手美國藝人福里斯特的捧場者與警察大打出手,死了22人,傷了36人。
因《弒君記》而遭殃的名人,大概不是藝人而是一位美國總統,大家猜出他是誰了嗎?
對!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林肯!《弒君記》是林肯最喜愛的戲劇。1865年4月9日,他乘“河後”號遨遊托瑪克河時,曾朗誦《弒君記》中的對白給朋友聽。他所選的正好是國王鄧肯遇弒後的片段,五天后,林肯也遇刺身亡。(真是邪門得無以復加!)
到了20世紀,還有許多關於《弒君記》的不幸事件記載下來。1920年初,名演員巴里穆飾演馬克白,給劇評家指為“一無是處”,從此終生沒再在百老匯登台。
1937年,奧利佛在老維克劇院排演《弒君記》,舞台頂棚處突有重物墜落,差點兒就砸中30歲的奧利佛。幾乎斷送了他的演戲生涯。後來導演和扮演麥克德夫夫人的女演員在往劇院途中發生車禍,排演又告中斷;更倒霉的是,彩排時,戲院老闆因心臟病突發猝死。
1953年,赫斯頓在百幕達露天演出《弒君記》。按照劇情,兵士攻入馬克白城堡後,縱火把城堡夷為平地。在首演那天晚上,火燒城堡時突起大風,把舞台上的火焰吹向台下,嚇得觀眾四散奔逃,險些釀成“麥加大朝拜踩踏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