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相下自然村

弄相下自然村

弄相下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平原鎮勝龍行政村,屬於壩區,位於平原鎮西南邊,距離勝龍村委會1公里,距離平原鎮1.6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弄相下自然村
  • 別名:弄相下
  • 行政區類別:自然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平原鎮勝龍行政村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自然資源,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該村國土面積囑葛笑有0.92平方公里,海拔820米良境嚷龍,年平均氣溫18℃,年降水量1793.1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404.07畝,其中人均耕地2.91畝;有林地312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3戶,有鄉村人口143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8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人。該村以傣、漢族為主(是傣、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42人,漢族1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42人,參合率99.3%;享受低保6人。其中農業人口143人,勞動力73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70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種植業、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1.94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68.44%。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0.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52元。該村不屬於貧困村,照達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馬鈴薯、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404.07畝(其中:田 395.7畝,地9畝),人均耕地2.91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2畝;水面面積200 畝,其中養殖面積無畝;草地無畝;荒山荒地124畝,其他面積335.22畝。有水等資源。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0.5元,其中:種植業收入73.28萬元,占總收入的81%,畜牧業收入12.9萬元,占總收入的14.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8頭,肉牛無);漁業收入0.32萬元,占總收入的0.3%;林業收入0.39萬元,占總收入的0.4%;第二、三產業收入0.25萬元,占總收入的0.3%;其他收入3.36萬元,占總收入的3.7%,工資性收入無,農民人均純收入405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0.9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44.37萬元,有固定資產2.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8.71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甘蔗甘蔗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水、通電話,無路燈。有32戶通電,沒有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33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3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3戶(分別占總數的103%和71.9%)。該村到鎮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恥巴漏煉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8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擁有汽車無輛,拖拉機21輛,機車26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395.07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95.07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84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1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沒有居住於其他結構住房的。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莊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縣醫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縣醫院1.6公里。該村沒建公廁 ,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3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民居民居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乘估堡總面積404.07畝(其中:田 395.7畝,地9畝),人均耕地2.91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2畝;水面面積200 畝,其中養殖面積無畝;草地無畝;荒山荒地124畝,其他面積335.22畝。有水等資源。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踏葛挨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種植業、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1.8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馬鈴薯、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探懂求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2戶,共鄉村人141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78人。其中農業人141人,勞動力7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人。該村以傣、漢族為主(是傣、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40人,漢族1人。到2010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6.5%;享受低保6人,五保戶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縣醫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縣醫院1.6公里。該村沒建公廁 ,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2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莊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7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財務公開 。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0.9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7.07萬元,有固定資產2.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5.5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公廁,無拉圾堆放地,無路燈,無護堤壩、道路未硬化,缺乏資金。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如:洋芋60畝、香料煙30畝、甘蔗160畝、豬150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404.07畝(其中:田 395.7畝,地9畝),人均耕地2.91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312畝;水面面積200 畝,其中養殖面積無畝;草地無畝;荒山荒地124畝,其他面積335.22畝。有水等資源。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種植業、養殖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1.8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83%。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馬鈴薯、甘蔗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2戶,共鄉村人141人,其中男性63人,女性78人。其中農業人141人,勞動力7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9人。該村以傣、漢族為主(是傣、漢族混居地),其中傣族140人,漢族1人。到2010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6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36人(人員名單附後),參合率96.5%;享受低保6人,五保戶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縣醫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公里,距離縣醫院1.6公里。該村沒建公廁 ,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2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莊完小,中學生就讀到第二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公里,距離中學2.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8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7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 個、

村務公開

全村村務公開項目主要有村務、財務公開 。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90.98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總收入7.07萬元,有固定資產2.5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5.5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無公廁,無拉圾堆放地,無路燈,無護堤壩、道路未硬化,缺乏資金。
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如:洋芋60畝、香料煙30畝、甘蔗160畝、豬150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