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丘成桐, 陳原, 高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廿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
- 作者:丘成桐、陳原、高錕
- 出版時間:1998年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 ISBN:9789620762789
- 裝幀:Unknown Binding
- 售價:HK$68.00
《廿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丘成桐, 陳原, 高錕
《廿一世紀的中國與世界》是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丘成桐, 陳原, 高錕內容簡介由於高科技一日千里的發展,以及全球經濟趨向一體化,人類文明得以進入了自工業革命以來最具規模、最全面的變革。因此,廿一世紀...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下)》是2019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常謂:立國之本是文化。中華民族歷經千年萬載,文化淵遠流長,在新世紀到來之初,世界瞬息萬變,炎黃子孫又該何去何從?本書為南懷瑾先生於廿一世紀初應各方邀請之講課記錄,內容涉及廣泛,但終不離文化之根本;除凸顯眾...
《李澤厚對話集·廿一世紀(一)精》是2014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澤厚。內容簡介 著名思想家李澤厚2000—2006年對話錄的最新全集 為什麼要讀《廿一世紀(一)》?2000—2006年,李澤厚以人類視角、中國眼光,橫談美學、哲學;以拳拳之心、摯愛之情,縱論家國、天下。《李澤厚對話集?廿一世紀(一)》主要收錄了著名...
是學生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安梧 內容簡介 林安梧教授於二○○○年四月間往訪中國大陸、廣州、武漢、北京、上海、廈門等多處高校暨研究單位。本書《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中國哲學之未來》乃是當年在武漢大學哲學系與郭齊勇、鄧曉芒、歐陽康等位教授的對談,並加上了多篇相關論文而構成的論述,值得一讀。
《李澤厚對話集·廿一世紀(二)》是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澤厚 內容簡介 2007—2014年, 李澤厚這位“寂寞的先知”並不沉默。 他一如既往, 仍堅持中國發展“應走自己的路”, 仍殷盼中國哲學登場。 《李澤厚對話集•廿一世紀(二)》主要收錄了著名哲學家、美學家李澤厚先生在2007—2014年...
《廿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是2013年人民東方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講述從遠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脈相承的中華民族文化、歷史、教育、生活以及與政治、經濟互動影響所產生的演變。內容介紹 二十一世紀初,有感於文化教育之重要,南先生親自撰成《中國文化教育的自訴》一文,講述從遠古夏商周至清代一脈相...
《廿世紀革命之特色》是張君勱所著作品,出自於《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作品原文 今世界各國可分為三類:一常態國家,二變態國家,三由變態進於常態之國家。國家健全與否之最強試驗,莫如戰爭,健全者雖經對外戰爭,責人民以種種負擔,而人民安心忍受,此其內部同心協力之表示也,英、法、美等在戰爭...
《佛教與廿一世紀-第四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是法鼓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聖嚴法師..內容簡介 二○○二年召開的第四屆國際佛學會議,以「佛教與二十一世紀」為主題,旨在探討佛教在二十一世紀中所應重視的修行問題、社會關懷、資訊科技的咼與結合。在議題方面,為因應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的來臨,增加了佛學與資訊科技的...
儒學與廿一世紀 《儒學與廿一世紀》是2000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孔子基金會。儒學與廿一世紀(上下)
《廿一世紀始初的感嘆》是紅出版讀書會在2011年7月出版的書籍。作者是何小湛。作者介紹 作者何小湛於上海出生,香港成長,並在上海、香港及英國受教育,在香港經商及參與公共服務多年。 身為熱愛香港,「心懷祖國、放眼世界」的夾心人,作者懷著「仁人之心」,透過本書抒發回歸後特區管治水平的進退失據、積極不干預...
“中國要承擔貿易大國的責任”中國-東協自貿區:多邊世界裡的雙邊寓言 尋求國家自我 “偉大的社會”:一條路線的堅持 一萬億命題:外匯儲備財富悲喜 中國:世界穩定的力量 重回柯林頓路線 開放的良治 有良治,才有利益和諧 中國投資的“戰略遠端和近端”金融創世紀 工行“拿來主義”胡祖六披露高盛入股詳情 廿四載...
54. 《和合學:新世紀的文化抉擇—關於一種文化戰略選擇的訪談》,《開放時代》,1997年1月號 55. 《全球視野之中國文化新課題》,《文化中國》(加拿大)1997年3月號 56. 《中國哲學範疇生命,模式,基礎的探討》,《哲學與文化》.(台北)廿四卷第五期,1997年,五月 57. 《儒家倫理與思想道德文化建設》,《中國文化...
清代書法淺論 清代思潮 漢學探析 吳、皖、揚、浙 ——清代考據學的四大學派 乾嘉史學大師錢大昕 四、中外文化交流 開展中國文化史研究重視中外文化的交流 引進外國智力的歷史經驗 《四庫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文明對話與和諧世界 五、從歷史展望未來 從歷史展望未來 中西文化的抉擇 面向廿一世紀的華人文化 ...
《亞非會議日記》,世界知識社,1955年,與張彥合著 《亞非會議日記 日內瓦會議通訊》,中國新聞出版社,1986年 《崩離與整合:當代智者對話》,東方出版中心,1999年,與王元化、杜維明合著 《中國的道路》,南方日報出版社,2000年,與何家棟合著 《廿一世紀的憂思》,香港明報出版社,2007年 出版圖書 人物影響 從...
邵宗海,“中共對一個中國原則的看法”,“第八屆國防管理”學術暨實務研討會(台北:國防大學國防管理學院主辦,2000年)。邵宗海,“兩岸外交角逐與政治角力”,“邁向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主辦,2000年)。肖沖海說:“的可能性,兩岸的政治談判”,“大陸改革二十年:...
11.林安梧,2003年8月,《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困結》,台灣學生書局印行,計388頁,台北。12.林安梧,2003年11月,《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的中國哲學》,台灣學生書局印行,計242頁,台北。13.林安梧‧2005年10月,《儒家倫理與社會正義》,中國北京言實出版社印行,計328頁,北京。14.林安梧,...
24、《從“三教”關係看傳統文化的“人學”特質》,載《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廿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1月 25、《法門寺與中國佛教文化》,載《首屆國際法門寺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26、《惠能南宗禪學思想辨義與新探》,載《世界宗教研究》(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