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健康損害定量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

《建築工程健康損害定量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是依託清華大學,由李小冬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築工程健康損害定量評價體系與方法研究
  • 依託單位:清華大學
  • 項目負責人:李小冬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建築工程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環境排放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建立系統、客觀的健康損害評價體系和方法,是正確識別健康損害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保護措施的前提。課題擬基於生命周期評價理論和建築工程單元過程分解方法,綜合環境衛生學的理論和研究成果,通過對主要建材生產階段、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的健康損害因素識別模式和表征研究,建立健康損害類型指標體系,以及環境排放與健康損害類型指標之間的量化關係模型。並通過貨幣化的權重研究,最終建立環境排放→基於健康效應的損害類型→健康損害綜合量化值的評價體系和方法。在此基礎上,形成支持廣泛套用的建築工程健康損害評價指南和資料庫系統。本課題對於拓展和完善建築工程環境評價理論,客觀、科學評價建築工程以及建築工程技術的健康友好程度,有效指導設計和施工方案的調整最佳化,切實在建築業中建設科學的HSE管理體系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價值。

結題摘要

建築工程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環境排放對人體健康具有重要影響,建立系統、客觀的健康損害評價體系和方法,是正確識別健康損害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健康保護措施的前提。課題基於生命周期評價理論和建築工程單元過程分解方法,通過對主要建材生產階段、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的健康損害因素識別模式和表征研究,已經初步建立了包括全球變暖相關損害、呼吸系統損害、循環系統損害、致癌作用在內的四類健康損害類型指標,健康損害物質→基於效應的健康損害歸類→健康損害綜合量化值的評價框架。通過貨幣化和目標距離法的權重系統研究,不僅實現了將健康損害評價與已由環境評價體系評價終端(生態破壞、資源耗竭)的集成,也使得評價結果兼具經濟和政策目標含義。結合典型工程,將理論研究成果套用於產業化住宅、室內裝修項目、典型房屋建築、砌體結構、混凝土材料等的實際測評,對工程建設項目的健康損害及其在環境總體影響的規律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同時理論模型的適用性也得到了較好的驗證。除了上述針對清單類排放的健康損害研究外,還圍繞典型項目的土方工程、主體結構和裝修工程,開展了非清單類排放主要環境影響因素-施工粉塵和噪音監測和評價工作,目前施工粉塵監測和評價獲得大量的數據和分布規律。除了上述研究外,課題組立足於大型承包商,針對大型企業勞務工人職業健康保護、企業的環境責任、海外勞務風險進行了大量的問卷調查研究,為拓展課題研究和新研究方向提供了較好的基礎。正在構建建築過程環境影響排放資料庫平台,希望可實現工程數據與環境影響數據的自動轉換,為未來本研究提出的理論模型和案例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和分析平台。基於課題組多年研究積累編制的《建築工程可持續性評價標準》(JGJ/T222-2011)已在2012年5月正式實施。本課題成果對於發展拓展和完善建築工程環境評價理論,客觀、科學評價建築工程以及建築工程技術的健康友好程度,推動工程建設的健康風險與其他目標的協調和集成管理,切實在建築業中建設科學的HSE 管理體系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理念具有理論和實際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