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雜技

建湖雜技

建湖雜技是一種產生和流傳於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境內的漢族傳統雜技藝術。歷史上,該縣慶豐鎮所屬八十三華里方圓內的十八個村莊,統稱叫作:“十八團”。這裡的雜技藝術源遠流長。它跟河北吳橋、山東聊城齊名,是中國雜技藝術三個發祥地之一,以具有獨特的漢族文化風格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而飲譽中外。20世紀以後著名的江蘇省雜技團、鹽城市雜技團均就源於“建湖十八團”。2008年,入選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湖雜技
  • 遺產級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批准日期:2008年6月7日
  • 項目編號:Ⅵ-48
  • 申報單位江蘇省建湖縣
歷史淵源,藝術特點,傳承情況,代表劇目,保護措施,

歷史淵源

建湖縣是中國雜技發祥地之一。這裡的雜技歷史悠久,源源流長。它跟河北吳橋、山東聊城齊名是中國雜技藝術三個發祥地之一,以獨特的漢族文化風格和精湛的藝術技巧而飲譽海內外。
早在公元1-7世紀時(漢唐時期),“十八團”(建湖慶豐鄉所屬八十三華里方圓內的十八個村莊,過去統稱“十八團”)一帶百戲藝人的角牴、沖狹、跳丸、尋橦、走索以及吞刀、吐火等技藝,就常在京城樂棚表演,有時還為宮廷演出,聲譽頗佳。

藝術特點

建湖雜技在其長期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它獨特的藝術風格。
圖2 建湖雜技表演圖2 建湖雜技表演
首先在節目的類型上,建湖雜技以技巧型、柔韌型節目為主。這類節目最適合在舞台上演出,其內容也源於江淮人民的生活,只是經過了一番藝術的加工與提煉罷了。如《走索》、《串蘆席》、《拋球》、《蹬技》、《手技》、《鑽桶》、《耍花壇》等,無一不是從生產、生活中提煉而來。以《頂碗》與《滾杯》為例,《頂碗》起初只是對俏皮青年茶餘飯後將碗頂在頭上作耍的簡單模仿,現今已從一人頂發展為雙人頂,再發展為多人頂與多人疊羅漢頂;碗也從一隻發展為一疊;不只是在頭上頂,而是腳、手、口(通過器械)都能頂了。這類節目因為源於生活,貼近生活,又需要高難的技巧,令人嘆為觀止,頗受觀眾歡迎,因此能久演不衰。至今,鹽城市雜技團已擁有《對手頂碗》、《雙層滾杯》、《咬花》、《扛翻梯》、《雙蹬技》等技巧型、柔韌型雜技節目200多個。
其次,在節目的表演上,講究細膩柔美,力求把高、準、險的雜技動作揉進輕鬆快捷的表演之中,讓觀眾從演員的表演上體味生活的情趣。例如《轉碟》,原是簡單的轉盤子表演,經過不斷創新,加進了轉身、下腰、踢腿等優美的肢體語言和疊羅漢的驚險造型,便成了十分叫好的節目。又如《空中飛人》和《走鋼絲》,動作驚險高難,動人心魄,現今在高空動作中增加了敦煌飛天的優美造型,使人耳目一新,於緊張的同時又觀賞到了南派雜技的柔和之美。再如《咬花》這類節目,全國各地雜技團都能表演,只是北派以剛勁有力見長,而鹽城市雜技團則充分發揮了南派細膩柔美的獨特風格,由舞蹈教練與造型師根據演員腰軟肢柔的特長,設計優美的身段,安排精美的造型,演員在輕歌曼舞中分別就位,最後分為四層咬花定格,展現優美的肢體功夫。根據這一特色精心編排的十二人集體柔技節目《春江花月》,榮獲1995年全國第四屆雜技大賽銀獅獎,是典型的南派雜技藝術的代表之作。
圖3 建湖雜技表演圖3 建湖雜技表演
第三,在綜合藝術上,注重音、舞、光、技的完美結合,努力打造高、新、美的藝術境界。雜技藝術發展到今天,原生態的硬功、氣功和各種肢體技巧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觀眾的觀賞需求。鹽城市雜技團在向廣州、上海、武漢等兄弟團體學習、不斷創新節目的過程中,十分重視服裝、道具的設計與運用,注意把音、舞、光、技巧妙結合起來,以提高雜技節目的藝術性、觀賞性。例如《車技》,過去只有獨輪、雙輪、高車等單項表演,鹽城市雜技團按照“構思奇、服裝靚、姿態美、聲光變、技巧高”的原則,重新對《車技》作了精心設計與編排,創作了《孔雀開屏》這一嶄新節目。表演時,十多個女演員身著盛裝、頭戴雀翎,逐一攀上一部飛速繞圈行駛的腳踏車,而後在伴奏音樂的高潮聲中,同時張開手臂,腋下的彩袖迎風飄逸,恰如一隻開屏的孔雀,徜徉在不斷變幻的舞檯燈光之中。此類節目,由於有了聲與光的配合、服裝與道具的增彩,使雜技與舞蹈渾然一體的表演更顯得靚麗多姿,帶給觀眾極高的藝術享受,因而獲得觀眾與行家的一致好評。

傳承情況

公元14世紀時(明初),朱元璋實行移民墾殖,蘇州有一部分雜技藝人被遷至“十八團”,加上原在京受戲曲排擠的當地雜技藝人,陸續回故鄉安居。從此“十八團”即成為雜技家族聚居之地,計有二百多戶,其中高、吳、周、徐、陸、萬、夏、董、廖、張十大姓,人丁興盛,身手不凡,當時被稱為“雜技十大家”。
“十八團”附近,牧草茂盛,設有兩淮馬政牧馬場。明永樂年間,“雜技十大家”紛紛買馬,增添馬術、馴獸等新的表演項目,人們始稱有馬的雜技班為“馬戲班”或“馬戲團”,沒有馬的則稱“把戲班”。
清代,蘇北廟會盛行,“十八團”馬戲班經常應邀表演,項目日益豐富。氣功、頂技、蹬技、飛叉、桿子、爬桿、走索、舞獅、馬術、戲法(幻術)等技藝,不僅形象優美,難度較高。康煕年間,“十八團”舉辦馬戲會,每年重陽節前後為會期,時間半月,會址設在古基寺(今慶豐鎮、近湖鎮交界處),屆時凡流散在外地的“十八團”藝人都回原藉參加,群英興會,各顯其能,觀者逾萬,盛況空前。在此期間,全國各地有不少雜技藝人和雜技愛好者,前來觀光或者拜師學藝。清代中葉,“十八團”馬戲班已發展到二十個左右,足跡遍布沿海各省,享譽大半箇中國。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捐稅如毛,民不聊生,“十八團”雜技藝人流落江湖,形同乞丐。有的則飄洋過海,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謀生。
20世紀40年代解放初期,建湖一帶建立民主政權後,“十八團”馬戲班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枯木逢春,大部分馬戲班成員被有關省、市和軍區雜技團所吸收,在全國一些著名的雜技團中,不乏有“十八團”馬戲班藝人。如晚清時期的高同寶一家,不僅在國內很有名氣,在日本、蘇聯演出時,還被譽為“高藝寶”。新加坡著名的大王球馬戲團,即是建湖“十八團”籍的雜技藝人組成的。廣州雜技團演員戴文霞,在1981年第五屆世界明日雜技馬戲比賽中,榮獲金獎第二名,她的教練崔良玉即是“十八團”籍的藝人。五十年代,建湖境內的雜技事業也進入新的興盛時期,雜技由農村田頭走進了大棚。六十年代,又由大棚進了劇場,開始從江湖把戲步入真正的藝術舞台。建國初(1954年),建湖縣人民政府將流散的雜技藝人組成雙福、江河、勝利、新民、得勝、大眾、新藝、人民等八個民間藝術團體,合併組成“建湖縣雜技團”。1959年“建湖縣雜技團”更名為“鹽城地區雜技團”,繼後又更名為“鹽城市雜技團”。

代表劇目

建湖十八團繼承了漢族雜技的優良傳統,吸取了現代舞蹈、藝術體操等藝術門類的精華,形成了獨特的南派雜技風格,以精湛的藝術技巧,排練出一批批新穎高雅的雜技節目。《對手頂碗》、《雙人鋼絲》、《滾杯》、《扛翻梯》、《高車踢碗》、《雙人花壇》、《敦煌造型》、《變臉》、《春江花月》等是建湖雜技的傳統節目。《對手頂碗》、《滾環》、《軟鋼絲》、《芭比與托比》、《太空暢想》、《春花秋月》等傳統節目先後在華東和全中國獲獎。《春江花月》獲第四屆全國雜技大賽“銀獅”獎,《軟功》獲第六屆全國雜技大賽“銅獅”獎,《對手頂碗》被列入影片《雜技精英》,在海內外放映。專題片《雜技故鄉新苗壯》、《沃土上的鮮花》先後在江蘇省中央電視台播映。先後多次次赴日本、加拿大、斯里蘭卡、孟加拉、波蘭、新加坡等國家訪問演出和參加國際雜技藝術交流活動,並多次在為各國訪華官員、企業家招待演出。2004年5月中央電視台《走進中國——鹽城》欄目組對鹽城的雜技藝術作了專題介紹。

保護措施

21世紀初,“建湖雜技”先後列入江蘇省、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正式進入雜技與競技類名錄,以“十八團”為基礎的鹽城市雜技團健全了辦公室、演出部、培訓部,有近百名演職員工,其中,國家一、二級演員16名,三級演員23名;專職文化教師4名,生活後勤老師3名。培訓部(即少年隊)是以提高技藝、訓練、學習為主,融驚險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的雜技表演隊伍,受到了各級領導、各界人士及外國友人的高度評價和熱情讚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