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建水州志》(重印)《重修土主廟碑記》載:“廟碑因毀”,故“創無可考”,重建時間為明正統七年(1442)。
建築格局
綜述
建水土主廟坐北朝南,有兩進完整院落,現存山門、正殿、後殿、四廂、六耳總計39間,占地約3200平方米。土主廟沿縱軸線左右嚴格對稱分布。
山門
原布局在山門前還有兩座當街相對而立形制不甚大的過街木牌坊。山門位於縣城桂林街,當街建於0.5高的台基上,三開間,單檐歇山屋頂,五架梁,抬梁式木結構,通面闊13.8米,通進深8.6米,兩側八字牆分立,兩次間設定“眼窗”,前後檐額枋板上飾雕刻、彩繪,為清代建築。
正殿
正殿建於1米高的台基上,是土主廟的主要建築,單檐歇山屋頂,前出廊,抬梁式木結構,三開間,三進間,通面闊11.5,通進深11.5米,平面為正方形。
正殿明間柱距為4.65米,均按放大明間開間設計,使明間寬闊,次間緊湊,為迴廊式建築。金柱、檐柱間經抱頭梁、穿插枋等轉接、連線,組成結構緊密的框架柱網結構,具有中國木結構古建築特有的獨立的整體組合結構特徵和較強的抗震性能。正殿斗拱為“品”字形,粗大緊密,古樸大方,不事雕鑿,古色古香。前檐、兩山外出單翹單斜昂斗拱,後檐僅出單翹斗拱,無昂;內挑部分則出三踩斗拱,承托里拽枋等,故正殿出檐不深但舉架陡峻,具有曲線優美的歇山屋頂。檐柱、金柱的外出部分均出單翹(昂)斗拱,內挑部分檐柱為三翹斗拱,金柱為二翹斗拱。檐柱斗拱承托的主要是檐枋,金柱斗拱主要是承托井口趴梁,它們形制相同,但卻是作用不同的兩種結構完整、構造完善、製作精密的斗拱形式,是明代斗拱的典型特徵,從而使正殿的組織結構科學、嚴謹,張揚和突出了明代建築的典型風格。正殿建築體量較小,但殿內密置,層出的“品”字型斗拱,築結構形式稱為“外虛內實”“藏而不露”。正殿梁架、斗拱結構為土主廟建築的精華部分。
正殿對屋頂的處理採用井口天花頂棚,其露明部分與梁枋、斗拱等均以彩畫形式裝飾。整個正殿雕樑畫棟,彩繪圖案豐富色彩古樸,色調協調。正殿彩繪色調以暖色為底色、為基調。井口天花以六角形龜裂紋等蜂房圖案為主,兼有方形菱形圖案,各自組合在大圓形圖案之中,外飾蝙蝠祥雲、瑞草等富貴圖案;斗拱圖案為祥雲、蓮花等;梁枋圖案則更為豐富。
後殿
後殿三開間,單檐硬山屋頂,五架梁,抬梁式木結構,前出檐,通面闊3.8米,通進深12.8米,土主廟最大的單體建築,前檐額枋板上飾雕刻、彩繪,為清代後期重建。後殿前檐左側院中種植有一株明中後期的植物羅漢松,已有500餘年歷史,為建水古城內僅存的兩株羅漢松古木之一。
土主廟是建水縣城內唯一供奉土主(本地神)和土主崇拜的廟宇,其土主神像(彩繪紅臉)為檀香木木雕,衣服也呈紅色,這與其它地方“黑煞神”臉孔的土主神像明顯不同。
文物遺存
建水土主廟正殿內的彩繪以暖色為底色、為基調,是建水古建築中原汁原味保存的明代彩繪藝術信息的充分展示。
文物價值
建水土主廟正殿自明代以來保護較好,未進行過較大規模的維修工程,基本保持和沿襲了明代的結構風采和彩繪裝飾藝術的原狀特徵,是建水古建築彩繪藝術的重要資料,同時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價值。
保護措施
2003年12月18日,建水土主廟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建水土主廟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
臨安鎮永寧社區關帝廟街。
交通信息
自駕:自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人民政府開車前往建水土主廟,路程約6.4千米,用時約1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