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門內大街

建國門內大街是一條位於中國北京市東城區中部的大街。該大街西起東單北大街南口,東端在建國門橋建國門外大街銜接。該大街因位於北京內城建國門內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建國門內大街
  • 地區:北京
  • 時間:1945年
  • 朝代:明
建國門內大街,明朝時為“觀音寺胡同”之所在,因胡同內有觀音寺而得名。觀音寺建於明朝初年,又稱“靈藏寺”,明朝正統十一年(1446年)、天順元年(1457年)重修。該寺遺址在今棲鳳樓胡同春雨胡同中間,已無存。清朝宣統年間,該胡同分稱“東觀音寺”、“西觀音寺”。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日本占領北平期間,為興建東郊的工業區和西郊的“新北京” ,在今建國門復興門之處各拆除了一段城牆,形成豁口。當時未顧及建設城門,僅安裝了簡易的鐵欄桿(一說為鐵門)。 1940年代初,日偽當局曾擬過新開豁口城門的名稱,初定東豁口名“啟明門” (寓意“旭日啟明”),西豁口名“長安門”,但遲遲未正式使用,人們仍稱這兩處為“豁子”。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1月,改啟明門為“建國門”。但仍未建正規的城門。建國門於1969年興建北京捷運時拆毀。1977年,在建國門原址處興建建國門立交橋。過去,胡同狹窄,東單牌樓為東長安街的東端終點,再向東行就必須繞道裱褙胡同蘇州胡同觀音寺胡同等小胡同,再經建國門城牆豁口赴城外。1958年,新辟馬路,拆除了東、西觀音寺胡同南側、筆管胡同等,使東長安街得以向東延伸。1965年整頓地名時,該路段改稱“建國門內大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