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1949~1957

建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1949~1957

《建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1949~1957》是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益元

基本介紹

  • ISBN:9787806818336
  • 作者:陳益元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年6月
  • 頁數:325
  • 定價:35.00元
  • 裝幀:平裝
  • 叢書:革命與鄉村
內容簡介
民國時期:醴陵國民黨的政權建設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要解決長期軍閥戰爭所帶來的財政壓力;二是要應付1920年代興起的共產黨蘇維埃運動。為此,國民黨企圖通過兩條渠道來達到國家權力的下移。在制度層面上,它構建了區的組織、鄉的建制。同時,為加強對農村基層的層層控制,又建立了形式多樣的防匪組織。清鄉隊、團防隊、保全團、守望隊、常備隊等組織,都是想在區、鄉建制基礎上進一步使基層控制的野心。困擾國民黨的是,它無法解決保甲制與鄉民自治兩者之間的緊張。   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作為新政權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為了對農民進行充分的社會動員,就需要進行鄉村社會的動員和重建工作。開始,通過征糧支前、雙減反霸、減租退押等運動,打破了舊有鄉村中的傳統勢,保甲制衰亡了。之後,党進行了民主建政和劃鄉建政。這樣,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貧僱農分子發動起來了,鄉村社會舊有的宗族、家庭...(展開全部) 民國時期:醴陵國民黨的政權建設面臨兩大難題:一是要解決長期軍閥戰爭所帶來的財政壓力;二是要應付1920年代興起的共產黨蘇維埃運動。為此,國民黨企圖通過兩條渠道來達到國家權力的下移。在制度層面上,它構建了區的組織、鄉的建制。同時,為加強對農村基層的層層控制,又建立了形式多樣的防匪組織。清鄉隊、團防隊、保全團、守望隊、常備隊等組織,都是想在區、鄉建制基礎上進一步使基層控制的野心。困擾國民黨的是,它無法解決保甲制與鄉民自治兩者之間的緊張。   1949年醴陵和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作為新政權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為了對農民進行充分的社會動員,就需要進行鄉村社會的動員和重建工作。開始,通過征糧支前、雙減反霸、減租退押等運動,打破了舊有鄉村中的傳統勢,保甲制衰亡了。之後,党進行了民主建政和劃鄉建政。這樣,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貧僱農分子發動起來了,鄉村社會舊有的宗族、家庭社會文化網路被瓦解,國家權力下移到了鄉村。   “組織起來”,是要通過互助合作的方式來引導、組織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在互助運動發展進程中,國家實際已面臨著上級政策如何同基層相結合的問題。醴陵縣互助運動較為清晰具體地呈現了地主基層幹部和農民對國家力量下移的不同思量。從它的實際發展看,國家通過黨員規模的擴大、黨支部的監控、基層幹部工作隊等渠道,逐漸在宣傳的話語優勢、互助組長人選的擇定、互助組織的功能定位、互助運動的發展方向等方面,取得了領導權。 陳益元,男,1966年9月出生,湖南省攸縣人,民革黨員。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博士後。1995年開始擔任湖南工業大學師專校區人文社科系副主任,2005年擔任湖南工業大學師專校區科研處處長。2007年被破格評為歷史學教授。陳益元教授是湖南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圍化碩士點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會會員,湖南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社會學會民俗學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南省教育學會教育規劃與管理委員會常務理事,株洲市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船山學刊》、《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編委,株洲市政協第五屆政協委員、第六屆政協常委,民革株洲市委副主委。陳益元教授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