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1949~1958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1949~1958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1949~1958》是劉文瑞創作的政治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1月。

該書以國家與社會的互動關係為研究視角,以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歷史進程為線索,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詳細論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過程、路徑、方法及意義,深入分析了土改農業合作化等社會變革與農村基層政權建設之間的內在關聯與相互作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1949~1958
  • 作者:劉文瑞
  • 首版時間:2019年1月
  • 字數:241千字
  • 類別:政治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詳細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路徑、方法及效果,深入分析農村基層政權建設過程中各項歷史事件的內在機理與背後動因,力圖歸納總結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內在規律。具體而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第一,把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放到黨的經濟社會發展大戰略中加以考察,梳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基本思路,研究探討農村基層政權建設與黨的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之間的內在關聯,進而剖析農村基層政權建設背後的深層次動因;第二,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路徑與方法,釐清國家權力下移農村社會、控制農村資源、動員農民民眾的渠道和步驟,客觀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的組織體系與運作機制;第三,考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社會面對國家政權下移時的反應,揭示土改及合作化運動中農民的態度變化與行為取向,分析這些現象背後的真實動機。同時,進一步了解黨和政府在面對農民牴觸時的基本態度與處理方法,並總結這些方法的利弊得失及對未來產生的影響。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五章 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基本目標的成功實現(1955.7—1958.6)
第二章 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前期探索(1927.8—1949.9)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章 農村基層政權體系構建的基本完成(1949.10—1952.12)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基本任務的重新調整(1953.1—1955.6)
索引

創作背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既是民主革命時期黨的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理論與實踐演變的必然結果,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基層政權格局形成與變遷的邏輯起點,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研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無論是在學術層面還是現實層面,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基於此,《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1949~1958》詳細回顧這一時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歷史過程。

作品思想

首先,該書用一章的篇幅簡要論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方面的理論探索與實踐活動。在民主革命時期,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客觀實際相結合,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義政權建設理論,並成功領導了根據地的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一是,必須充分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民眾的力量,夯實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民眾基礎;二是,必須符合中國國情,走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權建設之路;三是,必須始終以解決民生為根本點和立足點,增強人民民眾對民主政權的滿意度,密切黨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這些經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農村基層政權建設提供了有益啟示。
其次,該書用三章的篇幅詳細考察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歷史進程。其中,第三章主要論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過接管建政和土地改革,構建農村基層政權體系的過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中國共產黨實現了工作重心的戰略轉移,提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初步構想,完成了政治體制的頂層設計,這些共同構成了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理論基礎。在實踐中,黨採取逐步過渡的辦法,通過接管舊政權、廢除保甲制度、發展基層民主等步驟與方法,基本構建起了農村基層政權的組織體系。同時,黨在新解放區領導開展了土改運動,對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一是奠定了農村基層政權的經濟基礎,二是改變了農村社會的權力結構,三是強化了農民群體的政治認同,四是重構了農村基層的組織體系。通過土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農村基層政權順利獲得了廣大農民的支持與認可,成功構建起了合法性基礎。
第四章主要論述了土改結束後黨重新調整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基本任務,開啟基層政權建設新進程的基本情況。土改後,農村社會出現的階級結構“中農化”、階層發生新分化、農民要求“發家致富”等新情況,使得黨和國家的領導層產生了對農民個體經濟積極性將會導致農村“自發資本主義傾向”的擔憂,因而改變了關於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最初構想,提出了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在此背景下,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基本任務也轉向了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為此,黨在農村領導發起了農業合作化運動,通過基層政權的助推、統購統銷的推行、階級路線的貫徹、農村黨組織的建設等,初步開啟了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政權建設新進程。同時,在黨的領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召開了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啟了中國民主政治進程的新篇章,為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奠定了堅實的民主法制基礎。
第五章主要論述了合作化運動後期黨加快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成功實現基層政權建設基本目標的全部歷程。從1955年下半年開始,黨和國家的領導層改變了農業合作化的指導方針,加快了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進程。在黨的積極倡導和基層政權的大力助推下,全國形成了迅猛發展的農業合作化浪潮,中國農村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從互助組到初級社再到高級社的轉變,農村基層政權也實現了對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建設目標。對於農民來說,雖然農業合作化的發展已經突破了他們思想觀念所能承受的底線,但是,出於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發展生產的需要、對美好未來的憧憬以及面對壓力時的“從眾”心理等多方面的考量,他們最終選擇接納了國家政權的改造意圖。合作化完成後,為應對部分地區出現的退社風潮,鞏固農業合作化成果,黨領導開展了整頓合作社運動和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農村基層政權建設面臨的困境。但是,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也造成了基層政權自我調整進程的中斷,對農村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最後,該書總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啟示。歷史意義主要有四點:一是,建立了上下統一的政權組織體系,實現了農村社會資源的有效整合,為中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創造了有利條件;二是,獲得了農民的政治認同,構建了政權的合法性基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政權的鞏固提供了根本保證;三是,完善了民主法律制度,普及了民主政治觀念,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制度與思想基礎;四是,樹立了良好的社會風氣,培育了高尚的社會道德,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現代啟示主要包括:第一,堅持黨的領導地位,切實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是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根本保證;第二,堅持主權在民原則,大力發展基層民主,是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核心內容;第三,堅持為民眾謀利益,提高農民自主參與意識,是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的成功經驗。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問題研究:1949~1958》
2019年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7954-3

作者簡介

劉文瑞,男,1975年10月出生,河北保定人,法學博士,講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社會工作碩士教育中心副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