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革命烈士陵園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落成於1992年,建築面積6165平方米,在全國現有的革命烈士陵園中是占地規模最大的,並被國家列為全國革命傳統教育100個重點基地之一,是中宣部命名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之一。

延吉市從2012年5月20日至9月2日將對延邊革命烈士陵園紀念館進行全面維修改造,同時展館內部重新布展,在此期間將暫時休館。9月3日起面向社會開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延邊革命烈士陵園
  • 地理位置:延吉市廣播電視局附近
  • 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
  • 建築面積:6165平方米
  • 總投資:1363萬元
陵園簡介,建設歷史,地理位置,主要展覽,建立原因,

陵園簡介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是1992年經州委、州政府研究,報請省委、省政府批准,在延吉市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擴建而成,座落在延吉市人民公園北側,大門是一座牌樓,牌匾上“延邊革命烈士陵園”由時任中顧委副主任宋任窮題寫。
牌樓北側,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碑身高19.28米,代表延邊從1928年開始在黨的領導下走上革命道路;四面紅旗代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革命四個歷史時期;“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題寫。
紀念碑兩側,有兩座大型雕塑,東側雕塑反映了延邊抗日軍民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場景,西側雕塑反映了延邊各族人民踴躍支援前線的場面。
紀念碑北側,是延邊革命紀念館。時任省委副書記、州委書記張德江、州人大常委會主任曹龍浩分別用漢文、朝鮮文題寫了館名。
紀念館正廳,是以長白山為背景的大型英雄雕塑,反映延邊各族人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精神。
展館展示的內容分九個部分
第一部分 《先驅者的足跡》
第二部分 《星火燎原起征程》
第三部分 《抗日烽火燃神州》
第四部分 《迎接抗戰勝利曙光》
第五部分《共築鋼鐵長城》
第六部分 《戰略反攻解放東北》
第七部分 《五星紅旗迎風揚》
第八部分 《眾志成城抗美援朝》
第九部分 《和平時期湧現英模》
紀念館北側,矗立著21塊英烈牆,上面刻有全州八個縣市各個歷史時期的17733名英烈的名字,英烈牆整體是群山連綿的造型設計,由21塊花崗岩組成。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為英烈牆題詞:延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中央,矗立著一塊寫有“千秋正氣”四個大字的石碑。1946年,延吉警備一團團長朴洛權在解放長春的戰役中英勇犧牲。延邊人民為緬懷朴洛權等延邊籍烈士,立下了這塊紀念碑。
紀念碑北面,是烈士墓群。這裡安息著各個歷史時期600位烈士的英靈。
在烈士墓群的北側,是老幹部骨灰堂,為延邊的繁榮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幹部骨灰安放在這裡。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解放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灑滿烈士鮮血的金達萊故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全州各族人民沒有因時代的變遷而遺忘歷史,延邊革命烈士陵園寄託了一代代後人對革命先烈的無限深情。陵園擴建以來,每年有6萬餘人前祭拜革命先烈;每逢重大節日,各機關團體、學校、部隊,事業單位等到這裡開展各種主題活動。1995年,延邊革命烈士陵園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中共中央宣傳部授予“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榮譽稱號。它是省、州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也是全州最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建設歷史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是1992年初經延邊州委、州政府研究並報請省政府批准,在延吉市革命烈士陵園的基礎上改擴建而成的。陵園占地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165平方米,總投資1363萬元。園內建有牌樓、烈士紀念碑、紀念館、骨灰堂、烈士墓等。園內建築結構嚴謹、規模宏大,充分體現和展示了民族風格和特色。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延邊革命烈士陵園
早在抗日戰爭結束後,周保中就決定在延邊修建抗日烈士紀念碑,並準備了金條,但因緊接著的解放戰爭開始、建國後又抗美援朝而沒能建成。1964年國務院批准並撥出專款 250 萬元,修建了延邊抗日紀念碑,後因文化大革命的衝擊而停建。再次修建延邊革命烈士陵園,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 1992 年 4 月4日江澤民總書記為延邊革命烈士紀念碑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宋任窮同志題寫了園名“延邊革命烈士陵園”,體現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老區人民的厚愛。
烈士陵園的修建,受到了省、州、市、縣各級黨和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全國部分地區、特別是全州各界人民、駐軍部隊官兵的鼎力相助。在財力緊缺的情況下,省政府撥出專款 230 萬元,州和縣市拿出 840 萬元,投入到陵園建設,廣大人民民眾、部隊官兵和機關企事業單位有錢的出錢、有物的捐物、有力的出力、表現了極大的熱情,全州共捐款捐物 293 萬元。這些資金為陵園的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迎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成立五十周年, 2001 年 7 月 4 日,州委、州政府在延邊革命烈士陵園組織召開了現場辦公。經專家們認真的分析論證,決定對陵園進行徹底維修。確定由州、市財政及民政部門共同籌集資金 450 萬元,於 2001 年 8 月正式啟動對紀念館的維修工程。2002年 5 月 8 日又相繼進行了路面硬化、庭院綠化和美化工程。2005年中央宣傳部給陵園撥款200萬元,用於2006年陵園維修與建設。2006年3月26日,陵園在紀念館內鋪設了地毯;2006年7月20日,為加強教育功能,提升陵園的吸引力,陵園請地方知名專家設計初稿,中央美術學院修改完善,由山東省萊州市漢威雕塑藝術中心製作了反映抗聯時期艱苦鬥爭生活的“雪地行軍”和反映解放戰爭時期延邊各族人民,尤其是朝鮮族人民“並肩戰鬥”的兩座大型花崗石雕塑。維修後的烈士陵園環境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盛開的鮮花、蔥綠的樹木與周圍建築交相呼應,融為一體,為觀眾營造了一個視野開闊、賞心悅目、舒適優美的良好參觀遊覽環境。
主體工程維修的同時,聘請了有經驗的老專家對紀念館進行了重新設計和布展。此次展覽總面積 945 平方米,展覽延長米為 160 米。展出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和資料,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這四個時期的事跡來突出烈士。並增加了聲光電設備和VCD現代化電教手段來表現戰爭場面,還採用了玻璃鋼雕塑,銅板刻字,模型,沙盤等多種陳列方式,特別是應廣大烈士家屬的要求製作了刻有 16000 名烈士名單的烈士名錄碑。使陵園的展覽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為延邊革命烈士陵園的烈士褒揚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機。
現在的延邊革命烈士陵園經過重新整修、美化和布展成為了一個現代化、園林化的具有紀念、瞻仰和教育等多種意義的重要場所,在州、市各級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必將在延吉乃至延邊州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命烈士永垂不朽。宋任窮同志題寫了“延邊革命烈士陵園”。
2001年月7月,州政府籌措資金450萬元,對紀念館進行了改造。在對路面、庭院等硬體改造的同時,對紀念館等軟體也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重點突出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事跡突出的烈士。增加了聲光電和影視等現代化設備,還採用了玻璃鋼雕塑、模型、沙盤等多種陳列方式。在烈士家屬的建議下,製作了刻有16000名烈士名單的英名錄碑。改造後陵園的展覽水平上了一個新台階,成為吉林省黨史教育基地。

地理位置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坐落在延吉市西北,煙集河以西、人民公園以北的西山。總投資 1 ,699 萬元,占地面積 90000 平方米,建築面積 6165 平方米。

主要展覽

園內建築有牌樓、烈士紀念碑、紀念館、骨灰堂、烈士墓等,整個建築結構嚴禁、規模宏大、錯落有致,充分表現和展示了民族特色。

建立原因

延邊是具有光榮傳統的革命根據地之一。曾經是抗日戰爭的東滿根據地,解放戰爭的可靠後方,抗美援朝的前沿陣地。在歷次革命戰爭中有 16300 多名各族優秀兒女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創建了不朽的功勳。著名詩人賀敬之同志來延邊視察時寫下的“山山金達萊、村村烈士碑”這一著名詩句,就是延邊革命歷史的真實寫照,也反映了延邊人民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業績的心愿,新中國成立後,全州各族各界人民特別是參加過革命戰爭的老同志、革命烈士家屬、革命榮復軍人紛紛要求修建一處革命烈士陵園,紀念革命烈士,用烈士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教育和激勵後人,進行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
獲得榮譽
10 多年來烈士陵園始終以“紀念先烈、教育後人”為宗旨,先後舉辦了“全州烈士事跡展”,紀念“勿忘九·一八”,和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革命烈士事跡展”等多次大型展覽,共接待包括日本、韓國、新加坡、朝鮮等國家以及全國各地觀眾 40 多萬人次,得到很高的評價,尤其對未成年人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成為延邊地區最大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我們還在加強服務質量和教育效果上下功夫,採取座談、放映錄像、流動展覽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烈士的英雄事跡和高尚品質,使烈士形象深入人心,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延邊革命烈士陵園 1995 年以來相繼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民政部、省、州、市等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999 年 9 月被吉林省宣傳部、共青團吉林省委命名為“吉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1 年 6 月,又獲得中共中央宣傳部頒發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的榮譽稱號; 2003 年被評為“省精品工程”、全州民政工作先進單位; 2004 年被吉林省委、延邊州委分別命名為“吉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延邊州黨史教育基地”。2006年8月4日,被國家民委命名首批27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2006年10月11日,烈士陵園被延吉市委評為“延吉市第十五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模範集體”;2006年12月28日,烈士陵園被延吉市民政系統評為“民政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1月,被吉林省檔案局命名為全省第7批機關檔案工作標兵單位。
十多年來,陵園管理處以“紀念先烈、教育後人”為主旨,每年都舉辦“烈士事跡展”和專題展,採取座談、影像、圖片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烈士的英雄事跡和高尚品質,對幹部民眾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陵園在1995年以來相繼被評為市、州、省、國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1年又獲得了中宣部頒發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