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抗大精神

延安抗大精神,即為崇高理想英勇奮鬥的精神,這是毛澤東構建的延安精神的主線與靈魂。

延安精神在延安時期是以原生形態的形式存在的。主要有為崇高理想而英勇奮鬥的抗大精神、實事求是的整風精神、只見公僕不見官的公僕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白求恩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張思德精神和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南泥灣精神等。

延安抗大精神對當今中國發現還將起到巨大的作用。

為了給抗日戰爭造就一大批傑出人才,延安時期,我們黨曾先後創辦了20多所院校,其中最有名、辦得最早的兩個學校,一個是中共中央黨校,另一個就是抗大。1937年,黨中央進駐延安城,抗大也從保全縣與中央機關一起遷到延安城內。1938年3月,在抗大成立3周年之際,毛澤東到抗大演講。他給抗大提出了三句話,規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針是: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和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5月,他再一次去抗大,又給抗大題寫了八個字的校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
抗大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十分艱苦,“認字就在背包上,寫字就在大地上,課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蓋上”是當時情況的寫照。但是,學校雖然學習、生活非常艱苦,因為大家有理想,有目標,受遠大的革命志向和崇高共產主義理想的鼓舞,所以抗大到處洋溢著朝氣蓬勃、愉快向上的歡樂氣氛。所以,當時來到延安的人,中途逃跑變節者極少,絕大多數後來都成為我黨我軍的領導骨幹。
延安後來辦起了許多幹部學校,成為革命的大熔爐。在這個大熔爐里,黨始終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把成千上萬的革命青年培養、鍛鍊成為全心全意為民族、為社會的解放而英勇奮鬥的抗日幹部和共產主義戰士。
延安是中國革命的聖地,也是延安精神的誕生地。延安精神就其內容來說,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第一,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延安精神的靈魂;第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這是延安精神的精髓;第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這是延安精神的本質和核心;第四,獨立自主、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這是延安精神的標誌。
革命年代,延安精神引領我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今天,我們進行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同樣需要延安精神激勵。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延安精神仍是我們凝聚人心、戰勝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法寶。
延安抗大精神可簡稱為抗大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